查看原文
其他

超全防癌重点!建议收藏!🤗

佛山疾控 2023-10-21




2023年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为“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应及早行动,做到以下3点:


PART.1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肿瘤的发生发展受遗传、精神、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其中,遗传因素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而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造成的恶性肿瘤占了大多数。


癌症的危险因素



行为因素:主动吸烟、二手烟暴露、饮酒、缺乏锻炼等。



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Hp)、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E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嗜T-淋巴病毒1型、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华支睾吸虫等。


饮食因素:水果、蔬菜、膳食纤维、全谷物摄入不足,红肉、深加工肉类和腌制类食品食用过多,摄入被黄曲霉毒素、砷等致癌物污染的食物和水等。


代谢因素:超重/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环境因素:职业危险因素暴露、室内外空气污染物暴露、电离辐射及紫外线过度照射等。



因此,我们要做到:



维持健康体重:有研究指出,超重与多种癌症有关,如食管腺癌、胃贲门癌、结肠直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子宫体癌、卵巢癌、肾癌、甲状腺癌。


积极运动: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很少运动或不运动会导致结肠癌、女性乳房癌、子宫体癌的发生。



营养饮食均衡: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和200-350克的新鲜水果,多吃粗粮,少吃熏、腌、煎炸食品,少吃过烫、过硬、烧焦食物,减少进食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少吃含添加剂的肉制品,不吃发霉食物。低水果摄入与口腔癌、喉癌、肺癌有关,低蔬菜摄入与口腔癌、喉癌有关,低膳食纤维和红肉摄入与结肠癌有关,加工肉类摄入与结肠癌、胃癌有关,腌制菜与胃癌有关。



不吸烟或戒烟:吸烟可导致多种癌症,如肺癌、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直肠癌、肝癌、胰腺癌、子宫颈癌、肾癌、输尿管癌、膀胱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二手烟会导致肺癌的发生。


限制酒精摄入: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成年人如饮酒,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50度的白酒30克)。酒精使用与口腔癌、食道鳞状细胞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喉癌、女性乳房癌有关。



消除感染性因素:例如接种乙肝疫苗、HPV疫苗等,使用公筷进食,安全性行为等。感染因素与多种癌症有关,如幽门螺杆菌与胃癌,乙肝病毒与肝癌,丙肝病毒与肝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肛门癌、卡波西肉瘤、子宫颈癌、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人乳头瘤病毒与口腔癌、口咽、扁桃体和舌根癌、肛门癌、子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EB病毒与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华支睾吸虫与胆管癌,人类疱疹病毒8型与卡波西肉瘤。


做好职业防护、减少致癌物的职业和环境接触:PM 2. 5可导致肺癌的发生。


避免长时间强烈阳光照射:紫外线辐射与皮肤黑色素瘤的发生有关。



PART.2
重视身体早期“报警信号”



血:人体不明原因出血,如咳血、尿血等;


块:出现结节是癌症早期第一个最有效的信号;


痛:身体某些部位有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如头痛、胸痛等;



烧:不明原因持续发烧,时间超过一周,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


减: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消瘦、乏力。



PART.3
进行防癌体检


防癌体检是早期发现癌症的最重要的途径。专业的防癌体检是代价最小、痛苦最少、最值得提倡的方法。防癌体检,不同于一般的健康体检,特指肿瘤专家结合体检者的自身情况和个体需求,做相应部位的防癌检查。如防肺癌体检,体检时注重肺部CT检查;怀疑有胃癌或有高危胃癌家族史的病人,可重点做胃镜检查;肛门指诊是普查直肠癌的简单方法,长期便血或者大便习惯异常者必查。主要推荐的检查项目包括:


(点击查看大图)



 喝预开口的椰子进急诊室!还可能致死?紧急提醒→

● 一天狂刷十几个景点!“旅游特种兵”火了!

 收藏!做到这几点,50%癌症都可预防!

 明确!这三类情形或场景仍应戴口罩!佛山疾控最新提醒




佛山疾控微信团队编辑整理

供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科

编辑:谭泳欣
责编:周志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