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连文旅局局长荣梅 :“浪漫大连”的文旅叙事 | 创新者说9

付萍 小荣说 2020-09-06

编者按

 

城市是游客出行目的地抉择的第一参照,也是旅游业发展的聚变核心。城市管理决策者的创新意识和魄力,推动城市旅游革新增效。

【小荣说】推出【“创新者说”系列访谈录】,与城市旅游管理决策展开深度对话,探讨城市旅游创新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思路,分享中国旅游改革发展的地方新经验和新模式。

      【第9期访谈】

大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荣梅

大连的槐花开了,晶莹洁白,清香四溢,给这座以“浪漫”著称的城市,平添了一份无处不在的浓郁香甜。

“三十而立”,大连“赏槐会”已走过30个年头,从最初单纯的以赏槐为主、融经贸文娱为一体的旅游节庆活动,升级为具有复合功能的东北亚国际旅游文化交流周,搭建起中外旅游文化交流的“花花世界”。如今,成为大连文化和旅游及经贸等融合发展的品牌节庆。

2019年5月25日,第三十届大连赏槐会正式启幕,30年的赏槐会,折射出海滨城市大连的旅游经济发展轨迹,肩负着大连在文旅融合新时代的发展使命。“以花为媒”,借第30届大连赏槐会契机,我们采访了大连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荣梅,请她分享大连市文旅融合的创新之路及未来愿景。

1

文化和旅游,都是一种深度的体验


付萍:大连一直在城市旅游创新上有自己的思考,这几年,从全域旅游建设发展,到文旅融合体制创新,大连文旅取得了怎样的新成绩?

荣梅:全域旅游建设这块,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大连有着独特的区域资源和城市氛围,我们的瓦房店市、庄河市先后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山区、金普新区、旅顺口区,虽然不是示范区创建单位,但也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来整体优化推进。

现在的旅游消费体验跟过去相比,游客对深度体验、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显著提高。过去是整个团队拉到那看看风景拍个照为主,偏重于“游”。现在的年轻人体验多元,需求更加细分,不走常规游线,喜欢泛体验,比如渴望跟当地居民有一些互动交流,体验地方民俗,品尝特色美食这些,所以全域旅游理念的市场背景应该是旅游的泛化。

今年1月25日,大连文化和旅游局正式挂牌,机构合并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在文旅融合层面,我们一直在做思考和探索。常常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其实不管是文化也好,旅游也罢,都是人的一种深度体验。从体验的层面来讲,文化和旅游对人的情感的世界、知识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提升,这也是老百姓有钱有闲之后,消费升级的一个重要表征。

这次大连的第30届赏槐会,就是文化和旅游融合交流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赏槐会的由来,你可能也知道了,改革开放初期,大连为了加强对日交流,招商引资,创建了赏槐会。当年有很多日本人曾经在大连生活,甚至在大连出生,他们对大连有很深厚的感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著名作家清冈卓行,他创作的小说《洋槐树下的大连》,获得了日本芥川文学奖,由于这个奖,大连在日本非常有名。

我们这几天会见的日本官员,其中有几位都不约而同的提到这部小说,他们都大约在六十岁左右,学生时代对这部小说印象深刻,也有人读过小说,但是第一次来大连,感触很深。

大连槐花盛开的季节非常漂亮,空气都是香甜的,和小说里的一样美。我们每年的赏槐会期间,都能有成百上千的日本人到大连来,包括日本各界人士、官员和商贸界,还有游客,所以赏槐会三十年来,确实搭建了中国对日交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

付萍:小说是感性的精神文学的媒介,节会是文旅和经贸平台的媒介。想必每年的赏槐会都会有递增式的经验积累或创新,今年的赏槐会与往年比,有哪些不一样的亮点?

荣梅:今年的大会内容延展更广泛,内涵更丰富了,尤其是中日文化旅游交流大会上十项大数据发布,有来自中国旅游研究院、日本观光厅、中航信移动科技公司、联通大数据的,还包括中国铁路网络、中国银联的数据统计专家和企业家们。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博士就中日旅游经济发展情况、赴日的游客分布进行数据分析,强调了中日互为重要客源地和目的地,还要在便利化、营销、产业对接等方面加大合作;日本观光厅的课长分析赴日旅游数据后,说未来日本要重点针对中国自由行的游客推出多样化的活动,满足体验度的需求;中国银联企业家建议要挖掘大连二三线地区的旅游潜力......

这些都表明了我们的论坛越来越精准专业,更倾向于文化旅游在经济和互联网科技大数据方面的重视和投入。

现在开的“市长圆桌会议”,就有8个日本的城市市长,和11个中国的市长围坐在一起做交流,大家就自己的自然资源、文化和产业等深度交流,互通有无,非常有意义。这次中日文化旅游交流大会还紧密结合着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像冰雪论坛、康养医疗论坛,这都是围绕当下新兴业态来展开,紧跟着国际生态文明战略、体育休闲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要求来的。

不论是赏槐会也好,交流大会也好,我们基本的想法是希望聚集更多的国家和国内各省市,聚集各行各业的朋友们,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加强交流与合作,然后吸取大家的意见和想法,争取把大会的策划做得更好。我们这几天还就日本的“北前船停泊港论坛”和他们进行深度交流,这个论坛你可能也知道,它是日本民间最大、级别最高的旅游论坛,去年它第一次离开日本本土,来大连举办。我们希望和他们讨论建立这种论坛的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到大连举办,他们也非常感兴趣。

文化和旅游是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希望他们的论坛到我们这里来举办,他们希望我们能组织更多的中国企业、民间团体到他们那去交流,这样通过一个平台为双方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个也是对城市品牌建设的一部分,我们大连“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城市品牌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

城市的面孔,与历史记忆身份认同


付萍:我记得前阵子“五一”小长假,大连新推出的研学线路很受游客欢迎,以“行走课堂”的形式串联出一系列的旅行活动,这些城市线路背后有哪些深层的寓意?

荣梅:对,就在不久前,我们和大连市旅游协会研游学旅行分会还有相关单位,共同推出了6大主题的28项研学产品。包括“近代文明密钥,探访城市文根”、“探寻海洋文化,传承历史使命”等主题的研学活动。大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发展潜力,不光是山海之城,也是历史人文之城,这些都是大连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大连人骄傲的地方。

建筑是凝固的记忆,是城市的历史见证。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说过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

大连的老建筑是我们非常宝贵的城市资源。大连始建于1898年,当时沙俄租占大连湾与旅顺口,在一片荒凉低洼的青泥海滩开始建港筑市,还取名为“达里尼”,“达里尼”是俄语,是远方的意思。

后来“日俄战争”,日本人赶走俄国人,并在俄国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扩建城市,日俄均吸收欧洲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并保留了典型的俄式、日式风格。所以,学建筑的人都愿到大连来,认为这里是“露天建筑博物馆”,中西各时代的建筑风格都有。

除了城市建筑,还有工业遗产,大连在殖民统治时期和共和国建设时期,工业基础非常雄厚,当时全国机械行业所有领先的工厂都是编号的,大部分先进技术工厂都在大连。这些企业后来由于不断搬迁改造,遗留下的老厂房、老设备就成了重要的工业遗产,这是我们宝贵的工业旅游资源。工业旅游其实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基于工业遗产资源的旅游,一个是现代化的大工业,也是一种旅游。这两个方面的旅游资源我们都在深入地打造。

人们都说,大连很漂亮、很“洋气”,文化和艺术积淀着开放的海派风格。改革开放之初,大连有全国第一支农民管乐队——大连德胜农民管乐队,50多名乐手,演奏中外名曲信手拈来,你都想象不到,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后来北京电影制片厂还专门以他们为原型,邀请德胜乐手们拍了《迷人的乐队》的电影。

农民都有管乐队,可见当时根植于这个城市土壤里的文化艺术基因。在1945年到1949年日本投降后的这段时期,大连成为特殊的解放区,凡是重要的对外演出、接待外宾等重大活动,都会派大连文工团去演出。

当年大连还为解放战争输送大炮弹。大连生产的武器弹药曾支援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还有抗美援朝战争,粟裕将军讲过,“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人民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这些都是宝贵的红色历史,我们会在这些方面做更深的梳理,让它被更多的群众、更多的游客所了解。

还比如说,我们的甘井子区营城子地带,一大片地下全都是汉代墓地,以及普兰店区的张店汉城遗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政治和外交上的考古价值,从它出土的文物就能证明当时中央政权对这个地方的行政管辖痕迹。

旅顺的鸿胪井碑,就记载着唐朝中央政府对东北地区管辖的证据。那块石刻碑后来被日本人盗走,放在皇宫里,谁也看不见。这块碑、这些文物,沿着它的文脉梳理,就可以发现当年包括大连在内的东北地区都是在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内,证明当年这块土地的完整性。

旅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丰富,里面有古丝绸之路文物,如新疆木乃伊、金石文物、陶瓷器、书画等,尤其是馆藏甲骨,两千多片。这些都是大连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都需要我们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去解读它。通过传播这种核心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让更多的人去知晓,让人们从情感上,从历史的证据上,了解这块地方发生过什么事,我们从哪里来,随之提升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

付萍:文物古迹是最直接的历史证据,可以唤起人们对这方水土的认同感或自豪感,这其实是一种城市人文精神的凝聚力。大连是如何去梳理和保护这些文物的?

荣梅:文物工作方面,前期的普查工作非常有必要,如何让文物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它们活起来是工作的重点。我们根据国家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具体的规划方针,推进了98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实地落位工作。

还组织专家对文物进行鉴定,建立文物专家库,组建文物志愿者,对文物的看护人也有定期的信息检查和报送的机制。等于说对文物队伍的建设有一套规划的纲要。

文物保护的工作不仅仅和旅游挂钩,还延展到文化创意产业、生态资源的融合,以及文化惠民、服务社会等方方面面。所以,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是文化旅游人的使命,很光荣,也非常重要。

3

城市空间的延展,特别的蓝色叙事


付萍:大连因港而兴市,海洋作为城市重要的旅游空间延展,今年对大连蓝色产品打造上,有哪些新的规划或拓展?

荣梅:大连的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从城市的角度来讲,大连是中国城市蓝色海岸线最长的,达2211公里,是一个狭长的半岛伸到海里,三面都是海,岛屿众多。

而且大连这个海岸还很特别,礁石很特别,悬崖也特别。很多电影、电视剧的外景拍摄都愿意到这来。季风也很特别,是山东半岛都没有的季风,风力很强,而且到那个时间准来,所以这是搞体育赛事、帆船运动最好的地方。

你要是去大连的老铁山,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景观,老铁山有一座百余年的灯塔,现在还在使用。老铁山对面是山东半岛的蓬莱角,这条线就是黄渤海分界线,你站在老铁山灯塔那个地方就能看见这边的海水是黑的,那边的海水是黄的,一边是渤海,一边是黄海,地理景观非常独特。

付萍:一直听说大连海滨景区多,景观奇特,还真是神奇!

荣梅:所以你看,不论是我们的海、滩、沙、景,或是山、岛、礁、路,蓝色资源的组合优势非常明显,再连同我们的渔乡文化、民俗,市里面正在做未来发展的愿景规划,积极地梳理关于海的文章、海的产业和海的旅游。

就像前面说的,大连的历史因港兴市,如今我们在特色海洋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分别将重点放在海洋生态观光、海洋休闲度假、海洋文化体验、海洋节庆会展、海鲜养殖品鉴以及海洋体育等方面。

付萍:蓝色旅游场景的拓展刚好和城市旅游空间相对应,蓝色风光、蓝色风情、蓝色风俗、蓝色风味,代表蓝色风俗的渔人节,我听说延续了一百多年了。

荣梅:对,早在2010年年底的时候,旅顺渔人节就入选了大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依旧在升级这些特色的海洋节庆活动,还包括金石滩国际沙滩文化节、长海县国际海钓节,主要是依托各个沿海景区、沿海城镇,进一步开发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特色主题节庆和会展活动,希望提升大连海洋节庆会展产品的知名度和国际水平。

除了节庆活动,海洋文化体验产品上,就是打造大连文化创意旅游聚集区,挖掘各个海岛的资源特点,开发摄影游、水上运动中心、海上集体婚礼、龙舟赛事、游艇、帆船体验这些主题文化旅游产品。“一岛一品”,深耕培育10个特色海岛,进行差异化塑造,突出大连在避暑天堂、度假群岛、极品海鲜上的比较优势。

付萍:海岛——海岸——海港,这之间的海上交通是如何实现便捷度的?

荣梅:没错,交通是海洋旅游的生命线。你看,陆地与海岛、海岛与海岛、海岛与远洋,这些点和线还有交通工具都得重点升级,通过跨海大桥、游船快艇,岛际游船巡游线路以及直升机和海底隧道等,海陆空立体化去达到交通的便捷度。

另外一点,就是你这个交通不光要满足功能性,还要有休闲舒适性,这样才能丰富旅游者的海上旅游体验。


采访手记



与荣梅局长的采访在下午进行,访谈氛围轻松又愉悦。她徐徐地讲述了很多大连的历史文化,包括大连特色的旅游体验,言谈间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与一方水土的深情。

她笑着将第三十届赏槐会的会徽赠予我,这是一枚外形精致、设计简洁又不失内涵和大气的纪念徽章,如五角钱硬币大小:徽章的底色是沉稳内敛的砂质灰色,右边洁白的槐花在翠绿叶子的掩映下呈现出半弯的月牙,左边“赏槐会”字样上方铭刻着“30th”。

小小的三十年纪念章承载着沉甸甸的重量,赏槐会已走过的三十个年头,给大连带来美景的同时,美丽的槐花里还包含着大连开放革新、锐意进取的故事,以及大连多元与包容的人文情怀、时尚浪漫的海滨城市气质。文旅融合,在“一城一会”的见证下,大连旅游新时代的浪漫与闪耀,将继续在城市旅游品牌目的地征途上绽放光芒,期待大连呈现更精彩的文旅叙事。

— End —



“小荣说”往期三说人物专访系列:

戴学锋:全域旅游是基层政府改革的“创业样本”

魏翔:以非常态思维破局文旅难题

王琪延:高品质休闲需求促使休假制度改革

王功权:让人文度假回归心灵关照

吴必虎:苛刻的消费者才能催生出优质的旅游产品



更多作者原创文章回顾:

文旅融合:回归源头的逻辑探究 

大运河文化传播:以文学记忆串联起的时空叙事

以符号化和场景活化,重塑运河居民的文化认同

土地制度与乡村振兴,没有公平,难有振兴

文化是如何诞生并形成群体记忆的?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