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时间

其他

“想进哈佛?那她必须不能是个女人。”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在哈佛大学这样的顶级学术圣地,女学生因穿得“太女性”而被教授直呼为“斯通小姐”;男学生可以加入导师的社交俱乐部接受指导,女学生被拒之门外,甚至在毕业时被导师明言“从未给女人颁发过博士学位”;女性教授被逼离开自己热爱的领域……我们通常熟悉的第二代女性大学毕业生的模样,经常出现在托德·海因斯那些关于五六十年代美国郊区中产的电影画面里,她们要么从事办公室打字员的工作,要么成为精致、得体的中产主妇,毕竟“如果你1960年从大学毕业,你还是会穿着围裙、高跟鞋和裙子出现在厨房里,你得待在家里,不会出去工作”。“为了来嫁人的,不是吗?学位夫人”——哈佛教授对女学生发表赤裸裸的歧视言论;“你的工资的确不公平,但生活本身就不公平”——面对性别歧视,女性教授申诉无门;“我从来都不觉得身为女性完完全全是一种阻碍”——即使面对歧视,女性学者依然坚持奋斗。《风雨哈佛路》剧照全国范围的调研显示,女性会在教学、行政管理和委员会的职责上耗费更多的时间,并且会花更多时间准备讲稿。此外,有研究发现,女研究生普遍花更长时间读完学位,这表明她们相比男学生获得的有效指导更少,以及,女性教授通常在系里承担更多的行政工作和事务性工作,这压缩了她们本来能够花费在学术上的时间,使得她们在学术上、管理上的话语权更低。1969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无论是终身教职还是副教授,均没有一名女性。2017年10月,《纽约时报》和《纽约客》报道数十名女性声称数十年来遭到米拉麦克斯影业和韦恩斯坦电影公司联合创办人、电影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性骚扰、性侵。#Me
9月19日 下午 1:20
其他

杨素秋×郭初阳×林子人: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阅读?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这份工作这么难,为什么还要这么投入?生活这么累,为什么还要读书?在当下社会,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阅读,我们需要怎样的阅读?8月18日下午,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内座无虚席。《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作者、高校教师杨素秋与深耕语文教育多年的中学语文老师郭初阳以及文化记者林子人,一起聊了聊关于图书馆、关于阅读的故事。在此分享活动部分精彩内容。
9月18日 下午 1:31
其他

老师,请做个人吧!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校园欺凌一直是日本严重的社会问题,悲剧总是一再上演。然而,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统计,1999年至2005年间,欺凌自杀事件的数量却是“零”。这反映了学校和教育行政当局应对欺凌问题时重私利轻责任,瞻前顾后、束手无策,因而一味粉饰太平。学校是表面社会。“学校里不能有欺凌”这种表面上的原则,使得学校即使发现欺凌也会去隐瞒。不是以存在欺凌为前提,积极考虑应该如何解决,而是不承认存在欺凌,掩盖真相,这简直就像是对癌细胞增殖视而不见、自欺欺人的行为一样。记者镰田慧在《欺凌自杀》中四处走访自杀孩子的父母,是想了解那些受到欺凌的孩子的感受。因为被害者已经不在人世,我们无法直接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但是,通过多次去拜访那些受害者的父母,聆听他们的悲叹,将孩子逼至自杀境地,或者说是未能尽到挽救他们生命责任的当代学校,以及残酷凉薄的孩子们的世界,逐渐浮现在眼前。在沉重的悲剧发生后,质问受害者不够坚强是何等虚伪自大。要阻止悲剧发生,只有杜绝欺凌行为本身。这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去努力。以下摘自《欺凌自杀》作者:(日)镰田慧翻译:吴松梅现在的学校已病入膏肓“我决定去死。这不是自杀,是他杀!!”在自己房间里上吊自杀的的场大辅同学用红色签字笔,在一张张小纸片上写下了最后的呐喊。其父的场孝美先生,把这些纸片平铺在供有佛龛的房间里的桌几上,不停念叨着。人生在初中就结束了,可怜的我的孩子。想象着,一直遭受欺凌的,我的孩子的痛苦。没能早日留意到,没能对他伸出救援之手,身为父母,真是悔恨莫及。不愿承认存在欺凌的学校,毫不负责。对实施欺凌的孩子们,我满怀怨恨。坐立难安。可是又无能为力,实在是痛心。还有,周围的人在背后说着我们的坏话。被害者被视为地方的耻辱。“他们拿了补偿金”,诸如此类不着边际的传言四起。想向法院起诉,又害怕因此而被当地人孤立,孝美先生的内心很纠结。究竟怎么办才好?悲伤和迷茫在他们心中翻滚。这些心绪,化作父母们长长的独白,喷涌而出。我采访过的欺凌自杀者的父母,几乎都是一旦开了口就停不下来,滔滔不绝地诉说他们的悲伤。对父母而言,没有比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悲痛的事了。更何况,孩子还是自杀的。而且,即使查明加害者是谁,倘若对方是孩子的同学,那真的是毫无办法。迄今为止,我已经走访了12个家庭,倾听遗属的控诉。这些父母压抑着内心的痛苦,积极协助我的采访工作。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不要再有孩子因遭遇欺凌而自杀了。“儿子死之前,我一直十分信任学校。”这句话饱含着对学校深深的绝望。学校是不值得信任的,这是12个家庭的共识。我偶然见到了几名自杀者的班主任,他们只是一味强调自己“没注意到发生了欺凌”。教师是学校这个组织的一员,是墙壁,是石头,是决不会表露出人类的感情的。教师对欺凌现象视而不见,这是一种选择抛弃弱者的自保之策;他们想要尽快忘记自杀者,这是学校这个组织的逻辑,也是只关心活着的人的逻辑。“老师,请做个人吧!”来自遗属的这种呼声,是从根本上进行的控诉,希望老师能作为一个人,去面对孩子的死亡。“我想报仇。”的场先生说。他说的报仇,并不是指要报复加害者。他认为消除校园欺凌,是唯一一种祭奠死去的孩子的方式。其他很多遗属也提到了“祭奠”。其中,有的遗属为挽回孩子的名誉,制作了大量的文件,坚持不懈地寄给学校和学生家长。只有从心底里真正面对这些父母的悲痛,学校才能重生。
9月12日 上午 11:48
其他

当取卵生子成为一门生意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女性的卵巢能把生命带到这世上,同时又是一个蕴藏近300万颗卵子的金矿。当取卵变成一门生意,事情会变成什么样?《人体交易》书中展现了这一隐秘又残酷的交易的真相。在这门生意里,有好心的医生、流水线上的庸医、绝望的夫妻和不太像样的企业家,他们全都在争夺一个原料来源——育龄妇女。当来自穷国的贫穷妇女将卵子卖给有企业家干劲的医生,医生再把卵子卖给富国的有钱人,不免引发了一连串引人注目的伦理议题:把妇女当成母鸡,给她注射类固醇,借以取得她的卵子卖出,这样真的可以吗?在窥见种种不忍卒睹、荒诞离奇的现象之余,不由得思考其中的道德困境,以及这一鲜为人知的产业对当下和未来人类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下文摘自《人体交易》[美]
9月6日 上午 9:59
其他

学术界的厌女症:一桩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女学生被害案

Williams)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后者是皮博迪博物馆的负责人、人类学系系主任。“两个人都因为身陷轰动全国的曝光而心烦意乱。”《纽约时报》的波士顿记者罗伯特·莱因霍尔德(Robert
9月3日 下午 3:47
其他

二战时,欧洲为何走向种族迫害的深渊 ?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雅斯贝斯在《罪责论》一书中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不是历史上偶然出现的一个邪恶的民族所犯下的偶然的罪行,而是在人性的根本缺陷中有其根源。自1880年以来,在民族主义和社会危机的推动下,西欧和东欧地区的反犹太主义愈演愈烈,引发了许多悲剧。“历史学堂”系列最近推出的新书《欧洲反犹史:1880-1945》,首次将现代反犹太主义作为一种跨国现象进行考察。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利在不减轻德国历史罪责的前提下,说明了竞争和嫉妒、歧视和大屠杀如何在许多地方为驱逐犹太人和种族灭绝埋下伏笔,最终导致二战期间纳粹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本书以泛欧洲的视角,对大屠杀的历史成因进行了全新的剖析。《欧洲反犹史:1880-1945》译后记陶卓(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硕导)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600万犹太人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从此,人们将反犹主义与希特勒政权紧紧捆绑在了一起。所幸,德国人的认罪态度十分诚恳。1970年12月7日,前西德总理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此后,历任德国国家领导人如施罗德、高克、默克尔都呼吁人们铭记历史,引以为戒。不过,种族屠杀这样的暴行真的只是由德国人独自实施的吗?通过研究,本书作者格茨·阿利首次将现代反犹主义作为一种跨国现象提出,说明了自1880年以来,在民族主义和社会危机的推动下,竞争、嫉妒、歧视是如何在欧洲多地为对犹太人的驱逐和种族灭绝埋下伏笔的。因为正如作者所言,“没有这些国家行政官员、警察、政客、同谋的为虎作伥,这个庞大的屠杀工程就不可能以令人窒息的速度实现”。这种泛欧洲的视角是对大屠杀一次全新的剖析。《
9月2日 上午 11:33
其他

NHK:出租公寓里的“无缘死者”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没有关联的社会,各不相干的社会,这不就是无缘社会吗……”在《无缘社会》中,把尸体无人认领的孤独终老称为“无缘死”。无缘死人群,是高龄、少子、失业、不婚、被城市化等造就的一个社会现象群体。日本NHK《无缘社会》录制组在调查全日本市镇村公费火葬和埋葬的尸体总数的同时,就“无缘死”发生了多少起、为什么会发生,进行了全面的现场采访。录制组根据死亡现场遗留的极为细微的线索来探寻一个个死者的人生轨迹,简直就像刑警在追查案件。
8月29日 上午 11:45
其他

量子力学,谁是浮士德?谁是魔鬼?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1932年4月,哥本哈根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约四十名科学家在这里荟萃一堂,在人人敬爱的导师的目光下无拘无束地讨论物理学的未来。他们要谈论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因为无论是对科学,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还是对他们各自祖国的历史而言,这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科学家称1932年为“奇迹之年”,因为这一年不但见证了中子和反物质的发现,也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工诱导核嬗变。这些重大发现预告了核时代的到来和大科学的出现,然而就在科学家们为此欢欣鼓舞的同时,欧洲也正势不可挡地坠入极权主义和战争的深渊。不到一年,希特勒登上权力宝座,改变了这些科学家的命运,也让1932年这次集会无忧无虑的氛围再也不可能出现。《哥本哈根的浮士德》以主导了哥本哈根会议的七名物理学家的职业生涯和生活为中心,其中玻尔、埃伦费斯特和迈特纳三人已过知天命之年,是成就斐然的老一代科学家。海森堡、泡利和狄拉克三人才刚刚而立,但已经在物理学名人堂占有一席之地。七人中最年轻的是二十五岁的马克斯·德尔布吕克,这次会议结束时上演的滑稽短剧就是由他执笔的。这出短剧是歌德巨著《浮士德》在物理世界中的演绎,青年物理学家在剧中对长者们各种插科打诨,而剧中的情景竟然也预示了很多后来发生的事情,令人细思极恐。谁是浮士德?谁是魔鬼?这本书让你真正理解量子力学背后的人,一出好戏似乎在预演核时代的到来。量子力学:谁是魔鬼?谁是浮士德?——《哥本哈根的浮士德》推荐序
8月27日 下午 12:07
其他

无法颁奖的2018年,瑞典文学院究竟发生了什么?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2018年5月4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当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诺贝尔文学奖曾因战争或缺少合适的候选人而取消或推迟颁奖,因丑闻暂停颁奖史无前例。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是“揭开盖子的第一人”。她于2017年11月21日在瑞典最大的日报《每日新闻报》刊登调查报道,以18名女性的证词,揭露一名“文化大咖”的性侵丑闻,之后进一步指认此人便是瑞典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的丈夫、著名文化人让-克洛德·阿尔诺。阿尔诺和瑞典文学院关系密切,他不仅有一名院士妻子,还与多名院士是亲密的朋友。丑闻持续发酵,引发瑞典文学院内部的激烈冲突,多名院士愤而离席,声明不再参与文学院的任何活动……瑞典文学院面临成立之后最大的危机。近日,译文纪实推出了瑞典记者玛蒂尔达·福斯·古斯塔夫松直击瑞典文学院性侵事件的著作《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一书中文版,今天为大家分享该书编辑常剑心的编后记——瑞典文学院如何跌下“神坛”——《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背后的故事文
8月21日 下午 3:02
其他

我是个年轻人,我不想谈恋爱

“单身”市场》和《问问“单身王子”》(以上两本为日经出版社),以及《草食系男子、“娘男”改变日本》(讲谈社)、《“男损”的时代》(潮出版社)、《年轻人的新常态:度过新冠的Z世代》(日经
8月13日 下午 1:07
其他

迪拜行动:以色列毒杀哈马斯军火负责人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以色列除了多项全球领先的武器技术,还有一种用来对付最严重威胁的手段亦令世人侧目,那就是定点清除。全球追捕纳粹分子,解决频发的劫机事件,诛杀认定的恐怖分子,刺杀敌方的核物理和生化学家等危险人员……迄今以色列已针对大小敌人使用了无数次定点清除。定点清除需要跨部门协调、精密的策划和安排,行动人员也必须十八般武艺在身。即便如此,面对面的刺杀也会出现客观意外,亦可能因行动人员的瞬间迟疑而功亏一篑。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定点清除行动的执行者变成了无人机,操作人员可以像普通上班族一样走进写字楼,面无表情地按下按键,了结人命……罗南·伯格曼在《先发制人》中深入以色列最隐秘活动的核心,在本书中再现了一次次重大定点杀戮行动的规划、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成败得失。“迪拜行动”,就是摩萨德一次广受国际关注和谴责的“定点清除”行动。2010年,摩萨德在迪拜策划并执行的一起暗杀行动,目标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高级指挥官马哈茂德·马巴胡赫。
8月6日 下午 3:21
其他

杀手来电:“你女儿还活着......”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被称为“心灵猎人”的约翰·道格拉斯,是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特工,也是美国顶尖的犯罪心理画像专家,FBI行为科学调查支援科创建人,现代犯罪调查分析的开创者。继《心理神探》《顶级悬案》《坐在我对面的杀手》《杀手的影子》之后,译文纪实系列近期又推出了一部道格拉斯作品:《杀手来电》。译者李昊在译后记中说:“《杀手来电》以及约翰·道格拉斯和马克·奥尔谢克的任意作品,是(“真实罪案”)这部百科全书里最黑暗的篇章。”“如果从译者的身份抽离,变成一个非常仔细的读者,《杀手来电》就有了不一样的面相:它让我害怕,恶心,无法原谅。”事实上,《杀手来电》中的拉里·吉恩·贝尔案也是道格拉斯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案件之一。它清晰展现了通过精确的犯罪行为画像进而控制杀手心理对侦破案件的重要性。受害人莎莉的家人冒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风险引诱杀手现身,这也是约翰·道格拉斯和联邦调查局将犯罪画像技术推向极致的一次尝试……是的,这一次凶手抓住了。《杀手来电》译后记文
7月26日 下午 3:19
其他

电子烟的潘多拉魔盒,还能不能盖上?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为了让成年吸烟者戒掉传统香烟,以“最清洁最安全的方式”获得“满意”的尼古丁摄入量,美国食药局(FDA)对电子烟可以说是鼓励的。问题是,一支烟中应该允许含有多少尼古丁才能使其不具有成瘾性?FDA该如何计量呢?这个量会不会同样让香烟对青少年不产生成瘾性?FDA不能凭空回答,于是用猴子做起了尼古丁实验。而与此同时,全美各地在进行一场更大规模的尼古丁实验——美国疾控中心宣布,到2016年春,有300万初中生和高中生报告在使用电子烟。本文摘编自《魔鬼的剧本》,有删节文
7月24日 下午 3:57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一个中国记者的唐人街探险记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饮食男女》剧照来英国的第一年,我一度失去了味觉。这个发现令我震惊。就像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里的厨师,我的味蕾莫名其妙退化,对食物的反应迟钝,香臭咸淡傻傻分不清。我本来就是乏味之人,现在食不甘味,生命又少了一大乐趣。实际上,初来乍到英国,我即发现了味觉衰退的迹象:跟中国同样的烹饪手法,在伦敦的家里面做出来的中餐却味同嚼蜡,怎么也做不出原来的味道。我最拿手的两道家常菜:西红柿炒蛋和红烧排骨,以前是压箱底的绝活儿,现在烧出来却味道寡淡,排骨有股挥之不去的腥骚味。于是我开始拼命多放调料,油、盐、糖、鸡精,一通招呼,以求味道浓郁,结果适得其反,家人撇着嘴,把碗筷推开,用埋怨的目光瞪着我,表达抗议。一个家庭的分裂是从饭桌上开始的。在中国的时候,我控制着饭桌上的话语权,在灶台上像个国王,煎炒烹炸、收放自如,威风八面,自以为掌控一切,现在却发现:在英国,过去的一切全都归零。——《唐人街之味》杨猛曾经在国内做过20年的记者,出版过《陌生的中国人》、《不平静的江河》等非虚构著作。2016年一家三口搬到英国伦敦居住,他希望通过写作来记录和反映海外华人的生活,出版了《伦敦的25封来信》(上海译文出版社)。初来乍到,他本人经历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甚至食不甘味,对号称荒漠的英国食物完全无法接受。特别在疫情爆发初始,很多西方媒体把矛头对准中国人和中国食物,英国媒体报道了许多中餐馆被骚扰、涂鸦,华人遭歧视、乃至被当街辱骂殴打的极端事件。这让他开始关注和思索英国(海外)华人的经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是如何漂洋过海的?又是如何在异国立足生存的?他决定探寻华人的足迹和心路、为英国华人社区立传。
6月26日 下午 12:06
其他

全民医保,“奥巴马医改”十年之战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如果奥巴马医改成功,美国就会有全民医保,将惠及2000多万国民,是过去半个世纪美国涉及面最广也最重要的立法,牵动了普通人的心,当然也触动了许多行业、团体、个体的利益。然而,医保从来就不单单是政策问题。说它是这个时代美国人的一场意义重大的政治斗争也不为过。《十年之战》呈现了几十年来关于美国医疗保健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争论,也讲述了美国一项重大政策出台所要经历的两党、两院并有媒体参与其中的政治斗争史。故事,要从参议院讲起。引子
6月24日 下午 3:13
其他

这个老外这三十年来也吃得太好了吧!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扶霞的新书《君幸食》上市一段时间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是抽时间回了成都吃吃吃,并跟她的“金牌译者”何雨珈在播客“绕城外”里谈了谈这本新书。让我们看看她们聊了些什么精彩内容,文末扫码可收听完整节目。播客中还为大家奉上了两个彩蛋,不要错过哦!扶霞表示,这本书可以说是花了3年,也可以说是花了30年的时间写完的。因为具体来讲,她是从2020年春天开始写作的。那时候因为疫情,没办法来中国,她心里很难过。一直以来,她都想要写一本比较深刻地走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作品。疫情让她在英国特别想念中国,想念中国朋友,想念中国美食。因此,这本书被赋予了很特殊的感情,寄托了她渴望早日“回”到中国的心愿。扶霞与雨珈分别拿着《君幸食》中、英文版从另一个角度看,扶霞希望在《鱼翅与花椒》的基础上,继续想象、思考中国的美食,提出一些更本质的问题:中国菜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餐、如何吃中餐?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讲,如何真正地欣赏中国美食?书里面的很多想法,她很早就开始形成,书里面呈现的观点可以说已经比较成熟了。她现在有150多本笔记本,30年间不断地记录在中国的经历和想法,和中国人对她说的很有意思的一些事情。她收集了很多资料,参考了很多书,从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来看西方对中餐有什么误解、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样打破偏见让人们重新了解中餐具体是什么。这是非常大的主题,一本书根本写不完。“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
6月19日 下午 3:11
其他

何雨珈:扶霞落在了我的舒适区

Water)……其实我都还蛮喜欢的(脸红),霞姐说她也蛮喜欢的(开心!)。好的,你喜欢就是我喜欢。她也跟我说了,自己最喜欢的英文版标题是“Tasting
6月12日 下午 3:01
其他

电子烟的故事:拯救烟民的初衷,为何造出了一个魔鬼?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传统香烟一直恶名在外。于是,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学生设计了一款新型电子烟,取名为朱尔(Juul),希望以此挑战当时的烟草巨头,并通过帮助老烟民改用技术含量更高、致癌性较低的产品来造福世界。在硅谷风险投资的推动下,两名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除了研发电子烟的装置部件,并分拆外包到中国等国家生产,还请来顶级化学家调制出了琳琅满目的烟油口味。这是朱尔吸引年轻人的诀窍之一,另一个则是雇大量的网红和年轻艺人来营销推广。因此,朱尔迅速成为市场上销量最高的电子烟,其公司也成了硅谷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独角兽”公司之一,员工年终奖平均每人为130万美元……与此同时,烟草巨头、万宝路的制造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身陷反吸烟运动,并且长期诉讼缠身,它将电子烟视为救星,不顾一切地收购了朱尔。然而,朱尔的众多口味及营销行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不仅政府多部门启动监管和旷日持久的调查,而且从2018年开始,爆出了一系列和电子烟有关的死亡病例和严重肺部损伤病例,令舆论哗然、民众恐慌,引发了近年来最具爆炸性的公共卫生危机……记者劳伦·埃特所写的《魔鬼的剧本》是一部关于电子烟的深度报道,深入调查了电子烟、尼古丁成瘾和企业贪婪造成的威胁。本文摘编自《魔鬼的剧本》文
6月6日 下午 4:09
其他

天国与地狱,一场事关人性的犯罪纪实

2013-2022“犯人也有他可悲的故事。”记者“无冕之王”的时代,反叛者的挽歌被忽视的病灶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6月5日 上午 11:40
其他

赌命:如果不确定性是生命的必然,我们该如何应对?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文
5月28日 下午 12:06
其他

这本书,能“下饭”!

2013-2022我最想去的厨房,是扶霞在伦敦的小小厨房“吃东西”才是春天该做的事伦敦厨房里的豆瓣酱,两千多年前的藏红花,我都尝到了那一碗销魂的担担面跟着扶霞吃点儿好的!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5月22日 上午 11:47
其他

跟着扶霞吃点儿好的!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中餐到底是什么?在扶霞看来,中餐是技法,也是哲学;是治愈身心的良药,也是文明与荒蛮的分界。中餐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美食,也是人们最不了解的烹饪传统。三十年来,扶霞在世界各地品尝美食,与当地的食材商、厨师和美食家交流,在典籍和食肆中体味中餐的独韵。无论是稻米与大豆的重要渊源、舶来原料的美味诱惑还是佛教素食的悠久历史,你都能在扶霞的观察中读到中餐传统的独有智慧,回应时代的提问和挑战。中餐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如果中餐有世界观,一定是食物在灶火、天地、庖厨和餐桌间往复流转。这一次,扶霞以一如既往的幽默笔触、前所未有的精彩视角,从三十道菜出发来谈论中餐的起源、食材、技法乃至思想,仿若一场宴请、一段旅程、一次告白。《君幸食》汇集了扶霞·邓洛普三十年来的中餐历史和实地研究,堪称对中国饮食里程碑式的致敬。现在,让我们跟随扶霞的眼睛来一场美食之旅,祝君吃好喝好。文
5月17日 上午 11:23
其他

离开原生家庭,只是他们获救的第一步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谈及家庭内的儿童虐待问题,最常听到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母?”“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女孩》作者黑川祥子在采访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时,也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医生的回答简短有力:就是存在这样的父母,我们只能接受现实。人们总想用因果关系来解释大部分问题,从根源上阻止不幸的发生。如果深究上文的两个“为什么”,会发现很多不合格的父母自己也有不幸的童年,虐待的“根源”似乎有迹可循。但要是进一步思考如何中断虐待的代际传递,往往会被无力感包裹。因为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设计出一种具有可执行性的事先筛选“失格父母”的机制。新闻往往止于受虐者被解救、施虐者被惩罚,却很少提及孩子们被解救之后面临的困境。自闭、丧失现实感、无法抑制暴力冲动等等,受虐后遗症可能困扰孩子们一生。精神创伤产生的影响之深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对此没有足够认知的救助者很可能怀着满腔热血而来,最终在焦头烂额中崩溃。长期接触受虐儿童的医生想法很现实:把重心放在孩子们的心理康复上,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受到医生的启发,黑川祥子决定改变视角,从孩子的立场审视虐待现象。在《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女孩》中,我们将跟随黑川祥子的脚步,走访家庭式抚养机构“家人之家”,进入受虐儿童“被解救之后”的世界。以下摘自《不知道自己生日的女孩》结语(日)黑川祥子
5月7日 下午 1:52
其他

北欧真的是“躺平”的天堂吗?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今后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2012年4月,第一份《全球幸福指数报告》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发布。基于2005年至2011年中进行的调查研究,该报告显示,世界上最幸福的前三个国家均地处北欧,分别为丹麦、芬兰和挪威。时隔十二年,在今年的3月20日,联合国发布了2024年度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北欧五国均排名前十,继续保持最幸福国家团体的地位。其中,芬兰已连续第七年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丹麦、冰岛、瑞典紧随其后,挪威位列第七;与之相对,美国排名首度跌出前二十,从去年第十五名跌至第二十三名,其主要因素在于三十岁以下美国人的幸福感大幅下降。那么,芬兰以及北欧国家究竟做对了什么,可以使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民拥有如此稳定的高幸福度?这一成果究竟取决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历史因素,还是来源于良好的决策、制度和处世方式?换而言之,“通往幸福之路”是否可能被学习、借鉴乃至迁移至其它国家和地区呢?这一切正是《北欧向左,美国向右》旨在探讨的问题。文
4月30日 上午 11:02
其他

当一名医生决定让病人有尊严地死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都快进棺材了,病人却还在治疗。”——外科手术、透析、放疗、疼痛、痴呆、紧急医疗、人造营养等,该如何应对生命中的意外和自然衰老所带来的挣扎和折磨?如何与医护人员更好地沟通?马蒂亚斯·特恩斯从1998年起担任姑息治疗和麻醉科医师,如今他是北威州在德国姑息治疗协会的发言人,也是德国联邦议会法律委员会临终关怀问题专家。特恩斯博士呼吁,人人都可以为更体面、更有尊严地去世而提前做准备。他总结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强调生前预嘱、寻求第二医疗意见的重要性,提倡在生活能够自理的时候合理安排自己的后事。当一名医生决定让病人有尊严地死德国临终关怀专家提供给普通人的生前预嘱指南
4月29日 下午 12:16
其他

医生也信“命”?!真的信。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无论你选择化疗、X光检查还是心脏移植,每一个医疗决定,都是一种风险。从三百多年前人类的第一次输血到现如今的新冠疫苗开发,风险,伴随着每一种新治疗手段的出现。输血、麻醉、化疗、疫苗、抗生素、X光检查、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生物制剂,保罗·奥菲特医生(《疫苗的故事》作者)这一次在《赌命》中从现代医学九种伟大成就入手,讲述每一种医学进步背后的风险故事。20世纪,美国人的人均寿命整整增长了30年,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现代医学的进步。同时,每一项医学突破都伴随着胜利与悲剧。我们是否要接受,以及何时接受新技术?面对这种医疗的不确定性,我们的老朋友、《病人家属,请来一下》等书的作者王兴医生这样说:“事实上,尽管当下大多数技术风险已然非常可控,但风险的概率依旧不是零,更何况新技术上的探索。你会发现,当社交媒体上出现一种新型疗法时,最淡漠的其实是医生。不是因为他们不接受新事物,恰恰是因为他们理解新技术背后的不确定性。医生的工作,就是在知晓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努力打出对患者最有益的一张牌而已。这,才是医生所相信的'命'。”《赌命》推荐序
4月25日 下午 5:51
其他

被忽视的病灶

https://www.moj.go.jp/keiji1/keiji14_00015.html《43次杀意》[日]石井光太
4月17日 下午 3:46
其他

漫长的季节如何收尾?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人生不仅是场角色扮演游戏,人生的角色注定了它有成长,它必然有一个“老”的结局,以及看得见的终点。“当一个人上了年纪无法过独居生活、无法表达自己的意志后,纵然有心去解决这个问题,也必将面对进退维谷的艰难选择。因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在陷入这种困局之前,认真考虑‘自己老后准备在何处、与谁一起、如何度过’,提前做好老后规划——这才是守护自我人生的唯一办法。”文
4月12日 下午 3:48
其他

弗洛姆:人类的目标就是要克服自恋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受毁灭、支配、控制、扼杀生命的愿望驱使,这从心理学上来说也是“理想主义”。——艾里希·弗洛姆《常态病理学》为心理学大师艾里希·弗洛姆关于“人学”的理论结晶,在这本书里,他深入分析了现代人的常态病理学:包括何为精神健康、当代文化中的宗教真空、对生产与消费的崇拜、快乐与安全的关系,等等;明确阐释了精神健康的概念和人文主义的人学理论;并在最后部分试图从社会经济、科学、神经心理、动物实验、人类的天生被动性等多重角度回答“人是天生懒惰的吗?”这一经典问题。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犹太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占有还是存在》《人心》等。此外,弗洛姆还试图在本书中给出如何克服不健全的社会、自恋、异化、恋尸癖等精神疾病的解决方法。今天,与大家分享他分析自恋的文章,弗洛姆认为,心理健康在于最低限度的自恋,但是精神病正是出于完全的自恋,不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群体,人类的目标就是要克服自恋,能够去关爱他人,能克服对自我的崇拜。克服自恋✦✦摘自《常态病理学》艾里希·弗洛姆
4月10日 下午 2:45
其他

从“鬼畜美英”到“麦克阿瑟万岁” ,战后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在东亚地区,日本长期稳定的亲美意识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源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更与日本民众对美国的多重认知有关。美国对于日本战后社会大众而言,既是解放者又是征服者,既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恐惧的源头。尽管经历了1960年代反基地斗争、安保斗争以及日美经济摩擦,大多数日本人依然认为战后经济的繁荣归功于美国的庇护,美国的社会富足是日本发展的理想模式。这种背景下,日本逐渐忘却与亚洲的联系,通过“拥抱”美国来寻找新的自我认同。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此条约不仅构成规定日本从属美国的法律依据,而且使美国可以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历史学堂”最近推出了日本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学院大学教授吉见俊哉的《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的政治无意识》一书。该书从社会文化研究和媒体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自19世纪“黑船来航”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在日本社会中的形象变迁。从幕末到明治大正时期的理想化憧憬,到帝国主义阶段将其视为敌国,再到占领期及之后的复杂情感,这些变化也折射出了日本政治、社会、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者指出了二战时日本帝国主义与战后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历史连续性,强调战后日本与美国的“拥抱”关系既是美国霸权体系的产物,也与日本大众对自我认同的构建紧密相连,并认为日本应超越“亲美”与“反美”的对立框架探索自身的主体性,深刻反思与亚洲、历史以及多元复合自我的关系。亲美的社会、反美的幽灵文
4月3日 下午 10:18
其他

躺平还是996?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芬兰记者阿努·帕塔宁2008年搬到美国,她本来是充满自信的人,有成功的事业和充实的社交生活,可是来美国后不久就变得谨小慎微,充满自我怀疑。她发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从购买一部手机到为教育和儿童保育进行税务申报——和自己的北欧老家相比都更复杂和充满压力。起初,她把自己严重的焦虑归因于自己难以适应自由的新环境。但是随着越来越了解更多的美国人,她发现他们也和她一样倍感压力。为了理解美国和芬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她开始仔细观察这两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从政经文化、育儿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健保、两性关系、工作税制等政策差异优劣,在清晰详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给出具体建议。阿努·帕塔宁她澄清了那些说北欧国家是“大政府”“高税收”“福利国家养懒人”的常见误解,指出美国社会的金钱至上原则造成公民生活更大的风险性和更强的依赖性,普通人维持基本生计的成本也远比北欧国家更高。北欧生活方式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自由,这也说明了人类追求卓越的愿望并不像美国人对利润动机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样脆弱和软弱。也许生活比金钱更重要,这在全球各地都是一致的。原载2016年7月19日《华盛顿独立书评》Q=莎娜·威尔逊,A=阿努·帕塔宁翻译:黄梦滢《北欧向左,美国向右》的作者阿努·帕塔宁在芬兰赫尔辛基的郊外长大,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做记者,直到她遇见了一位来自美国的作家。坠入爱河后,她定居到美国。尽管纽约的新生活令人兴奋,但她还是感到焦虑,因为她要面对美国复杂的保险、税收和医疗体系。她这才意识到,自己以前在芬兰有多么幸运。芬兰非常重视为全体公民提供平等又没有门槛的社保结构。所以,在书里,用她的话来说,她“披露了常见的关于北欧社会神话的真相”,展示了北欧在21世纪多方面的成功,希望能帮助美国重建美国梦。该书最早获得了前美国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希(Robert
4月1日 上午 11:04
其他

美国总统这个“毕生难得的角色”,一个B级片演员“演”了8年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罗纳德·里根做了两届美国总统,但这其实是他的艺名,在当总统前,他曾是B级片演员,也是美国迄今唯一一位做过职业演员的总统。难怪,后来的多位总统都很羡慕他在镜头前会“演”。白宫8年,他推行里根经济学,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也意外扫了葬有党卫军的公墓,还听任妻子插手人事甚至启用灵媒来安排行程,他在“伊朗门”丑闻中逃过一劫,又在勃兰登堡前叫戈尔巴乔夫去推柏林墙……就像他在告别演说中所说的,对一个B级片演员来说不算坏,真不算坏。本文根据《白宫幕僚长》整理作者:克里斯·威珀,翻译:傅洁莹整理:钟瑾扫了葬有党卫军的公墓1985年,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邀请总统参加二战40周年纪念仪式。作为纪念活动的一部分,科尔邀请里根和他一起向德国的阵亡将士公墓敬献花圈。精心安排这次行程是迪弗离开白宫前的最后一项重任。2月,他和他的先遣小组在一个名叫比特堡的地方选了个地点。“墓地我去看过了,非常理想,”他回忆道,“上面覆盖着漫漫冬季留下的皑皑白雪。”但迪弗不知道,新雪覆盖下的不仅有德国士兵的坟墓,还有纳粹党卫军的墓。白宫宣布,里根访德期间,将“本着和解的精神”参观一座二战军人墓地。消息一出,引起了公愤。犹太人和退伍军人团体对此感到震惊。国会一片哗然。但是,里根已经答应了他的朋友科尔,因此拒绝让步。“我认为参观那个墓地没有什么不对,”他对着一群广播电视主持人不肯松口,“这些年轻人是纳粹的牺牲品,即便他们穿着德国军装作战,为实现纳粹的邪恶目的而应征入伍。他们跟那些集中营里的人一样,也是受害者。”里根总统和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总统这种不三不四的比较,引发了更多的抗议。美国希伯来会众联合会的拉比亚历山大·辛德勒谴责了总统的言论:“把决意征服世界的德国军人的命运和600万犹太平民——包括100万名无辜的儿童——的命运相提并论,这是歪曲历史,颠倒是非,是对犹太人群体无情的冒犯。”当那座墓地埋有纳粹党卫军的消息传出后,南希·里根敦促其丈夫取消这次访问。随着这场灾难的波及面逐渐明朗,白宫幕僚长雷根打算推卸责任。雷根指责迪弗事先没有查清有党卫军的坟墓。里根似乎对这些尖刻的言辞泰然处之,他把一切都归咎于怀有敌意的媒体。南希责怪雷根让她的丈夫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她委婉地责怪自己的丈夫用人不当,以致雷根把他害成这样。最终,他还是去比特堡公墓献了花圈,尽管他只在那里待了8分钟,并去之前先到附近的纳粹集中营遗址悼念了被纳粹杀害的受害者,再三强调“不忘纳粹的罪恶”,但此行成了他政治生涯的一大污点。赫尔穆特·科尔和罗纳德·里根在比特堡军事公墓(1985年5月5日)第一夫人:确保总统日程安排与行星一致里根在面试雷根时,连问题都没提一个。事后,雷根才得知他的任用已得到“白宫人事主管”、第一夫人南希的事先批准。里根总是在上午9点来到椭圆形办公室。而南希会在8点55分的时候打电话给幕僚长,告知他一些他俩刚刚谈论过的事,或者他们那天早上在报纸上读到的东西。这样他就可以开始思考,或者让手下人开始工作。如果总统头天晚上没睡好,有时她也会提醒幕僚长,略微调整一下他的日程安排。南希会说:“他必须出席所有那些会议吗?”或者“让罗尼在这里稍微休息一下”。然而这一次,南希的雷达失灵了。雷根习惯于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大声发号施令,搜罗各种象征权力的东西。在他与总统的第一次出行中,雷根加了一个新的礼仪——在他进房间之前,会有人宣布:“女士们,先生们,美国总统的幕僚长驾到!”1986年7月1日,罗纳德·里根总统在幕僚长办公室与幕僚长唐纳德·雷根交谈“他之所以想要这份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这对他有好处:他会成为明星。”汤姆·布罗考回忆道,“雷根完全误解了幕僚长这份工作的职责。”1985年春,里根做了结肠镜检查,显示有一个息肉;他的医生计划在7月进行手术切除。手术过程中,医生在结肠一侧发现了一个高尔夫球大小的肿块;必须要再做一次手术将其拿掉。抓紧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没想到南希·里根说手术可能会推迟一天半。据雷根说,这次“推迟”是因为里根任期内严守的一个机密:第一夫人当时正在咨询一位占星家。南希受其好友、好莱坞脱口秀主持人默夫·格里芬的怂恿,从1965年开始涉足占星术;1981年3月的刺杀未遂事件之后,她开始更加倚重她的“朋友”,一个叫琼·奎格利的灵媒。在解释为何咨询灵媒时,南希道:“没几个人能理解遇上这摊子事的感受:丈夫遭到枪击,差点没命,然后让他一直暴露在人海、成千上万的人中,其中任何一人都可能是个带枪的疯子……。我在尽一切办法保护我丈夫,让他活着。”与南希商量后,确保里根的日程安排与行星保持一致的差事归迪弗管。在第一个任期内,这个秘密被严防死守,连贝克的手下都不知情。直到有一天,白宫的记者团因为一次海外访问的行程闹翻了天。媒体都在问,你们他妈的为什么要让我们凌晨三点从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出发?里根住院期间,幕僚长雷根更加为所欲为。为了让全世界知道谁在主事,他不惜跟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媒体透露一些不该说的。此外,幕僚长频频使用总统的直升机“海军陆战队一号”去医院探病。更糟的是,雷根在总统手术后急于让其恢复工作。雷根看到里根康复得很好,便认为总统完全可以在病床边接见访客。南希大为光火。
3月25日 下午 3:27
其他

比起暴力,他们更害怕孤独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近日,一则“3名初中生杀害同学”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河北邯郸市肥乡区的3名初中生将一名同班同学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废弃的蔬菜大棚内。案件的详细情况还在调查中,媒体已披露了一些细节:受害人很可能遭受了霸凌;嫌疑人与被害人均是留守儿童。曾埋着受害者遗体的废弃蔬菜大棚。新京报记者
3月20日 下午 3:35
其他

为什么你拼尽全力,还是那么穷?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这是被人们遗忘了的美国。洗车工无车可开,银行职员的户头只有2.02美元,医学教科书女编辑十年的收入,也赶不上一个牙医。《穷忙》讲述的就是他们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们的家人,他们梦想,他们的失败。而比他们更失败的,是他们的国家。尽管美国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尽管美国宣扬“劳动致富”的信条,低收入人群的问题却令这一切饱受质疑。对于书中写到的大部分人来说,愤怒是一种奢侈。他们苦苦挣扎,筋疲力尽,找不到出路。他们的工资没有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脱离贫困,相反,他们为生活所累。人们常常用“穷忙族”来形容他们,而这个词本身就是个矛盾。在美国,辛勤工作的人不应该是穷人。美国的经济起起落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贫困人口的生活除了更显艰辛之外,基本没有改变。最富有的和最贫穷的家庭之间的资产净值差异加大,形成两级分化的局面。富人学区与其他学区的资源差距进一步扩大。因哮喘缺课的孩子更多了,享受不到医疗保险的人更多了,忍饥挨饿的人更多了,遭受牢狱之灾的人更多了,做底层工作的非法移民更多了。美国人普遍不了解贫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该如何解决贫困问题。他们信仰美国梦,认为即使是出身最贫寒的人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这也让人们找到了责备穷人的借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工资低是工人本身的错,因为工资低不过就是说明他的劳动价值低。在美国的大环境中,贫穷总是带有原罪的气息。作者戴维·希普勒说,他并不追求代表所有人群,但本书中大部分的穷忙族都是女性,这与整个国家中大部分穷人都是女性的情况一致。她们未婚生子,收入微薄,自己养育的孩子需要的东西又很多,因此往往身负重担。她们的劳动对这个国家的兴旺发展和安居乐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她们越穷越忙,越忙越穷。下文摘自《穷忙》作者:[美]
2月7日 下午 4:13
其他

成功预测大流感的“现代疫苗之父”:一个追寻消灭致命疾病的传奇

翻开这本书,才了解他们为何而哭霍乱:可致死,但也易预防的疾病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废墟狗”为好友第一时间了解新书资讯与优惠消息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1月31日 下午 1:34
其他

在今天,建一个图书馆,肯定比苏轼建一个喜雨亭,难很多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对于一个爱阅读的人来说,看到一本书,它的标题是:《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这个没有问号的问句,其实是一个天问。说它是天问,并不因为它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而是因为,它的答案之多,是难以穷尽的。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多多少少,肯定会有不同。杨素秋也有自己的答案。杨素秋的答案,其层次和含义也是丰富的;而她获得这个答案的过程,又是那样的曲折,充满着欢欣与困难的交织,因而,就特别的迷人。写一本书,记录一座图书馆的诞生文
1月30日 下午 12:45
其他

“他太爱她了,一时冲动才杀害了她”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这长相、这学历、这职业背景,放在哪儿不是抢手的男神?”用冰冷的双拳将妻子置于死地之后,陈立人却收获了大量这样的评价。每当家庭暴力犯罪事件发生时,人们往往以丈夫、男友或情人的身份来评判凶手,而不是把他们视作危险的罪犯。当凶手被摘下面具时,我们往往感到震惊。“他是一个很不错的家伙。”周围的人会这样说。人们倾向于认为,假如遇到一个杀人犯,我们一定会认出他,会有一个可辨认的“该隐的记号”。事实上,亲密伴侣凶杀案在全世界导致大量女性死亡。在英国,每四天就有一名妇女被其伴侣或前伴侣杀害,家庭凶杀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杀手不会突然失控,而对于家庭暴力,人们惯常的态度却是:既视而不见,又拒不相信。在亲密伴侣凶杀案中,女性构成了受害者的82%。对于女性,危险极有可能来自与她保持或曾保持过亲密关系的男性。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通过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构造出凶手的画像以及他们杀害妻子、伴侣甚至孩子的动机,并从中发现凶手往往遵循情感操纵的模式。然而,情感操纵往往难以察觉、令人费解,或隐蔽至深。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如今在英国,情感操纵已经是一种刑事犯罪。史密斯教授的工作致力于找到帮助个人、慈善机构、警察部门和司法机关指认和识别情感操纵模式的方法,追踪潜在受害者的风险是如何逐渐升级的。她将这种逐渐升级的风险分为八个阶段,即“凶杀时间轴”,写进了《致命爱人》这本书中。没有记号,但有模式。什么样的人可能成为“致命爱人”?希望每个人都读一读这本书,尤其是女性。该隐的记号——文森特的故事摘自《致命爱人》,内容有删改作者:简·蒙克顿·史密斯(英国犯罪模式学家、家庭暴力犯罪研究专家)翻译:尹晓冬谋杀,或许复杂于任何其他犯罪,它是普通人的犯罪。文森特很普通。他从未想过与众不同。他的半独立三居室住宅位于一座美丽的北方小镇一条宜人的城市街道上。房子维护得很好,他那辆有了年头的四门客货两用轿车也是如此。这是他心目中任何人都能指望过上的生活的珍贵象征。他索取了他应得的权利,仅此而已。然而,他站在这里,在黑暗中默不做声、纹丝不动,并且心怀不满地凝视着平淡无奇的办公大楼,等候着。他手中紧攥着一把长长的、锋利的刀。这会儿她随时可能从那门里出来,而他已经准备好。唐娜步履轻快。在走出工作的大楼之前,钥匙就一直握在她手里了。她不想在昏暗的停车场里磨蹭,在包里摸索钥匙;她很自信,但也很谨慎。她摁了一下电子钥匙,看到她的车灯闪了闪。她松了一口气,到车子边上了,安全。不过还没等她打开车门,文森特就捅出了第一刀,他把刀深深地插进她的胸膛。唐娜很快就死了,而文森特还在继续。一下又一下,在她身上造成了三十八处刀伤。激情犯罪的神话几千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使杀害配偶的行为合理化,认为这是“由于激情而犯罪”,也就是情杀。这个想法巧妙地解释了令人费解的对至爱亲人的杀戮。它鼓励我们相信,人们可能会在某些发现之后——比如婚外情或者可怕的背叛,出于嫉妒或者愤怒而冲动地杀害他们的情人或配偶。这似乎是说得通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被拒绝过,或者经历过一段特别痛苦的感情的结束。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或许会丧失理智,由于做了某些完全不符合性格的事情而“啪地断了线”或者“怒不可遏”。这显然是许多这一类凶杀案在媒体以及凶案审判中得以解释的方式。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相信,那些经常性地在似乎无法控制的怒气中殴打伴侣的人,有一天可能会做得太过火:结局可能会是死亡,即便并非出于故意。电影《她和她的她》剧照一旦我们不再认为这些谋杀是冲动的,我们就能开始挑战这样一种观点,即他们是不可预测的,或者超出了调查分析和法医的理解。实际上,亲密伴侣凶杀是凶案中相对容易预测的形式。这种可预见性构成了我的八个阶段凶杀时间轴的基础。然而,根据我的经验,在亲密伴侣凶杀案中,媒体报道经常从同情的角度来解释所发生的事情(“他太爱她了,一时冲动才杀害了她”),而这正是文森特所期望的。不幸的是,受害者的故事往往在官方记录中缺失——她们的经历不为人知,因为她们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不再能分享她们的故事。“她毁了我的生活,却没有人在意。”文森特告诉我。“你的生活是怎么被毁掉的?”我说道。“她想要离开我,而且她并不在乎那会怎样影响到我。”或许可以有一个明摆着的问题:“杀了她怎么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呢?”但他杀害唐娜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尽力改善他的处境,他是在纠正一个察觉到的错误。这是一种惩戒。《婚姻故事》剧照文森特并没有试图掩盖他的罪行,这一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文森特打电话给警察自首,对他的所作所为,他看上去是承担了罪责。不过,承认做过某事与承认你所做的事情是不对的,并不是一回事。文森特一直在期望人们会认为他是对的,会将心比心地和他站在一起。他觉得自己情有可原。他的不公正之感比唐娜的命更重要。文森特没有精神疾病——他像其他人一样会找理由,行为举止也别无不同。甚至他的信仰体系也并没有与他所生活的社会有显著的不同。他对杀害唐娜的解释也不离奇古怪;实际上,它们是我们在媒体报道和法庭辩护中一直能看到的。它们混合了文森特认为会引起同情的东西以及他自己对受害者没有把他的需求放在首位的愤怒。这个男人没有经常性的暴力行径,所以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观察这些凶手其他的共通行为。对我来说,和文森特谈话只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我已经发现,当涉及识别危险迹象和辨别模式的时候,死者和袭击者周围的人拥有一些极有意思也很有帮助的信息。出于这一原因,我花了大量的时间与凶手以及受害者的家人和朋友交谈,也与警察和缓刑监督官员——任何在凶手行凶之前就知道他们的人——交谈。我所了解到的是,危险迹象并不总是我们所预想的那样。三个问题一旦确定了一段关系,我们对某些事情感到不太对劲的直觉往往会被最小化。对每一个可能的危险迹象,似乎都可以有看似合理的解释——这些解释诱导我们去质疑它们到底是不是危险迹象。正如已故的受害者权益维护人艾伦·彭斯所明确表述的,在考虑一段关系中某人的行为是否出了岔子的时候,有三个问题可以问:第一,这些行为是某种模式的一部分吗?第二,这些模式会改变一个人日常的习惯和抉择吗?第三,有人会因为这些模式而感到恐惧吗?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文森特的家人告诉我他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其中有一条他们全都提及了:他特别喜欢肥皂剧,有一部尤其受他青睐。他克制不住地要看它。不过,他坚持让家人和他一起观看。在主题音乐响起之前,每个人都必须待在家里,他们必须一起看,他们必须待到剧终。第二个问题,我们了解到为了安抚文森特,唐娜不得不更改她每天都要做的事,来适应文森特的那一套规矩。在文森特喜爱的那部剧开始的时候,她确保自己总是在场,不管她正在做什么别的事情。第三,唐娜害怕挑战文森特所造成的后果。她照办了,因为不服从并不值当。他们全都照办了,好得到安生。电影《婚姻故事》剧照没有报告显示他曾经殴打或猛揍过唐娜,尽管我们不是很肯定。唐娜从未说过任何暗示这一点的话,也没有任何不明原因的伤痕。然而,他有不止一次的自杀威胁——当它被用来操纵人们的时候,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举止。仅仅因为文森特没有摆在明面上的暴力,并不意味着唐娜对他毫无惧意。有一次,大概在唐娜离世前十年,她说她想要离婚。她告诉了几位朋友,不久之后,她的车子就开始出问题了。有一位朋友发现刹车似乎被人动过了手脚。她把车子开出去修好了,但她并没有报警。她确实和别人讲起过,她觉得那是文森特干的。她告诉文森特,她已经修好了车子,从现在起会定期检查车子,因为她担心这种情况会再三发生。她对他说,她感觉这是当地的年轻人搞的事;她并没有指责他。她的车子没有再出过别的状况。不管她的恐惧是否有根据,这证明在她心里他有能耐故意伤害她。唐娜的恐惧很有可能源于他以前的经历,她知道他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本领。电影《婚姻故事》剧照我不可能从文森特这里获得那些信息——那些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不得不卑屈地服从他那一套规矩,并且每天都被监控的事实。如果他对她的刹车动了手脚,他决不会透露分毫。我问他是否记得唐娜的车子被动了手脚。他表示没有一丝印象;实际上,对于我明晃晃的暗示,他显得很受伤。这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挑战。尽管文森特声称没有人听取他的想法,但他却是那个在法庭上拥有一名辩护律师的人——只为他辩护,陈述从他的角度出发的故事——并且,如果有必要,去诋毁唐娜的性格。唐娜因死亡而沉默。根据我的经验,受害者的家人很少有机会澄清真相,或者让他们至亲的故事为人所知;受害者的家人会被指责缺乏客观性,但这种指控很少是针对凶手的。是文森特,被认为更耐人寻味、更值得发出声音。这是真正的不平等,给试图防范未来的凶杀制造了困难。刑事司法系统并不总是公布受害者的陈述,或者使她们的声音成为诉讼的核心,而我则坚信通过倾听她们的心声,我们会找出真正的危险所在。朋友和家人都知道文森特和唐娜的婚姻并不美满,他们不幸福。在事件发生之后进行复盘通常能揭示某种模式和风险,在事后看来,它们似乎都会变得格外地清晰。但事后诸葛亮和先见之明只是一枚硬币的不同面:它们分享的是同一种信息。区别在于这一信息是在何时被识别或者确定的。因此,鉴别一场婚姻只是不合适还是很危险的迹象,往往就在那里,等待着被发现。当然,许多人都认为文森特和唐娜的婚姻非常糟糕,不过这并没有揭示真相。真相是文森特的婚姻很糟糕,而唐娜的婚姻很危险。同情的合理化和受害者有罪论是很常见的,会影响我们对操纵和暴力事例的解读和响应的方式。在我们的法院系统中,诉讼只有两方当事人:被告和国家。受害者没有具体的代表。人们指望国家会代表受害者,但国家在陈述时受限于能讲述什么以及所讲述的方式,因为必须保持一定的客观性。我们不应当轻易地认为国家和主要受害者是一回事。这实际上使得受害者没有特定的辩护律师,而被告却拥有一位,并且对抗辩律师的限制也要少得多。这也是施暴者的故事和辩护更容易为人所知的一个原因。危险在于,我们在法庭上的陈述往往会被当作官方的事实记录,然后我们试图从那些几乎没有实际依据的东西里探寻真相。这就是为何我要和文森特以及其他一些凶手展开对话的缘由——去探索他们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解释,而不是关注这些解释本身是否可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凶杀时间轴文森特经历了构成凶杀时间轴的八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人注意到一些情况,并不一定是那些他们可以形容为很危险的情形,然而这些事情却令他们感到不安:第一阶段:操纵和跟踪的历史——发生在两人相遇并确立关系之前。了解对方是否之前就有过操纵他人的历史,判断对方是不是一个有极强控制欲的人;第二阶段:旋风般的承诺——当一个有操纵欲的人发现了想要交往的对象,他们会试图迅疾地推进这段关系。操纵者期待的是迅速获得对方对自己一辈子的承诺;第三阶段:生活在操纵之中——操纵者通过嫉妒法则和忠诚法则让伴侣生活在操纵之中。嫉妒法则表现在严重限制伴侣自由;忠诚法则要求伴侣拒绝外界“不良影响”,只听从操纵者一人;第四阶段:触发——操纵者感到自己认为理所应得的东西正在发生改变。伴侣提出分手是操纵者感到权力感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五阶段:升级——操纵者会为了防止变化发生而无所不用其极:乞求、哭泣、侮辱,甚至以自杀相威胁等方式都屡见不鲜。跟踪骚扰也是家常便饭;第六阶段:想法的改变——操纵者开始相信必须毁掉受害者才能恢复自己的地位。他们从试图挽留伴侣保持关系转变成为防止伴侣离开而决定将其杀害;第七阶段:计划——大部分凶手都对谋杀做了计划,这无疑戳破了“一时冲动”“激情犯罪”的虚假神话。从分手到杀人之间的平均时间是一个多月;第八阶段:凶杀和/或自杀——这类凶杀往往伴随着持久暴力。这一过程充满愤怒:几乎没有一刀身亡、一枪毙命或一拳致死的情况,受害者大多在生前遭受过骇人听闻的操纵和虐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命爱人》(英)简·蒙克顿·史密斯
1月29日 下午 2:52
其他

“如果背弃了妻子,我的全部哲学都毫无意义。”

2013-2023为什么德国对战争罪行的反思比日本深刻?大逆事件:“日本近代最大思想恐怖事件”的背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废墟狗”为好友第一时间了解新书资讯与优惠消息点击关注“非虚构时间”👇👇👇
1月25日 下午 2:10
其他

英国因何崛起,又何以衰落?从一位英国绅士的故事说起

King)。油毡布大王詹姆斯·威廉森发家致富以后,他投身政治,加入自由党,代表兰开斯特选区,当选为国会下议院议员。功成名就以后,他被晋封为国会上议院贵族,封号是来自阿什顿的阿什顿男爵(Baron
1月19日 上午 9:11
其他

译文纪实系列 | 2013-2023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译文纪实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于2013年创立的一个子品牌书系,也是国内首套集中出版非虚构作品的开放性丛书。译文纪实的选书标准,是“用故事,进入真实”。故事是进入一个世界的最好方法。用非虚构的方式写作故事,意味着在他人的世界里,激发个体观照自我,去追问存在的意义。译文纪实涉及的领域众多、题材丰富,以下是译文纪实系列迄今为止的完整书目,它们涵盖了不同领域的故事,用文字记录真实,用叙述把握脉搏,用数据传递声音,与读者共同直面人间万象。2013年-2023年出版书目
1月17日 上午 10:21
其他

百年前畅销的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在今天仍有回响

H.Tawney,1880—1962),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批评家、教育家。曾先后任教于格拉斯哥大学、牛津大学,并担任伦敦大学经济史教授。其代表作有《16世纪的士地问题》(The
1月16日 下午 2:22
其他

哲学的本质在于“练习死亡”,练习如何生活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人应当如何生活?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又该如何与世界相处?这些问题,或许我们能在哲学中找到答案。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在《哲学的生活方式》中这样写道:“生活在我们所在的唯一时刻,即现在,而不是生活在未来。”阿多认为,我们应当将每一天都视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那样来认真对待,并以一种极度珍惜的态度来度过当下的生活。尝试践行一种哲学的生活方式,对于每一个希望认真理解生活、努力生活的个体,都意义非凡。文
1月11日 下午 12:19
其他

希特勒的恶魔丨译著联合书单,2023年度推荐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译著联合书单”的前身为“我是编辑我推荐”,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国内的优秀译著类新书。书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发起,力邀国内众多知名出版机构和品牌参与,定期整理发布,向读者推荐有料、有趣、有颜值的翻译作品。此外,我们也欢迎更多阅读类自媒体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译著联合书单建设成为一个连接译者、编辑、媒体和读者的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神话、占星术、巫术、江湖骗子、狼人部队、吸血鬼、奇迹武器……纳粹的疯狂令人难以想象∣希特勒的恶魔[美]埃里克·柯兰德∣著
1月5日 上午 9:58
其他

毛利小八郎的年度之书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时钟滴答滴答地走,来到了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今天文章的作者来自“毛利小八郎”,也就是译文社科编辑室的8个人(7个图书编辑+1个营销编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7个和1个为出版更多好书持续努力着。在即将作别2023,迎接2024之际,我们每人评选出了一本自己的2023“年度之书”,一起去看看有哪些书是编辑们的心头好。如果你还没有“看见”过它们,那么今天可以一键下单了,编辑们的推荐都是很有诚意的。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身体健康!也欢迎在后台与我分享你的“年度好书”。我们明年见!编辑:范炜炜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世上为什么要有书?| 译文社科2024年新书目录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2023年还有五天,回顾这忙碌的一年,有收获也有失落,但盘点出版书目时,仍然有一种满足和自豪之感。2024年,我们希望能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多好书。2024年除了译文纪实、译文科学、译文坐标、译文经典、历史学堂等老朋友,还将有新的丛书“火与风”与大家见面。译文纪实将重磅推出扶霞·邓洛普的新书《君幸食》,扶霞祝君吃好喝好。我们持续关注女性的困境:无法颁奖的2018年,瑞典文学院发生了什么?《诺贝尔文学奖消失之日》讲述来自18名女性的控诉,揭穿“文化人”的伪装。《追凶》关注学术界内部的性别不平等,一位女性决心揭开四十年前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一桩女性遇害案件的黑幕。《疫苗的故事》作者保罗·奥菲特的新书《赌命》聚焦医疗风险。《魔鬼的剧本》讲述电子烟的故事,一个硅谷科技创新如何被华尔街资本裹挟,最后酿成灾难。《北欧向左,美国向右?》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人,什么才是幸福的生活?《拯救老街》是关于拯救小微企业,拯救小城镇的生活方式的故事。历史学堂有关于罗马世界骑士等级的全面历史《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以色列前驻美大使、著名历史学教授迈克尔·B.奥伦聚焦美国和中东200多年外交关系的《权力、信仰与幻想》,日本民众史大家色川大吉扛鼎之作《何谓明治》全景展示日本国家黎明时期的真实面貌,等等。译文科学将推出德斯蒙德·莫利斯的《裸女》,英国作家J.O.摩根的科幻小说《装置》。译文坐标带来《日本人为什么不再被狐狸骗了?》,重新发现“看不见的历史”。弗洛姆作品系列将新增三部著作:《富足与厌倦》《常态病理学》《爱、性欲与母权》。“让历史感同身受”推出联合国首任秘书长特里格夫·哈尔夫丹·赖伊的回忆录《为了和平》,美国国务卿回忆录《雅尔塔内幕》。还有青年学者林垚的文集《空谈》。新丛书“火与风”将与大家见面,这个系列聚焦原创历史写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火与风”意寓文化之火,生生不息。2024年将推出历史学者、作家杨斌的《江南以南》,从严州到建德的两千年,“被湮没”的家乡史;历史学者、媒体人李礼的《失败:1891-1900》,全球视野下的清国覆灭史第一部;世界史研究者、译者陆大鹏《巴比伦怪物:魏玛德国罪案集》聚焦一手历史材料,展现魏玛共和国时期光怪陆离的社会;作家郭建龙的《穿越百年中东》,一本书完整了解中东乱局的来龙去脉。世上为什么要有书?这个世界还需要书吗?有时也会感到困惑。或许就如《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的作者杨素秋所说,对于这个书名提出的问题,答案就在她所写的这本书中,我们的答案也藏在我们所做的书中。你最期待哪本书呢?欢迎分享这份书目,也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文社科编辑室2024年新书目录(信息会有改动,具体以出版时为准。)
2023年12月26日
其他

哲学新书联合书单 | 2023年第11期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哲学新书联合书单2023年11月哲学新书联合书单,由国内各出版单位联合发布,推荐每月最值得关注的哲学思想类新书,本期是第23期。罪责论Die
2023年12月22日
其他

黑暗年代,一个普通人能有几种活法?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这是一个发生在动荡年代的故事,如勒卡雷的间谍小说一样精彩,也如《辛德勒的名单》那般扣人心弦。1937年,十六岁的尤斯图斯·罗森堡在家乡但泽目睹了纳粹暴行。身为犹太人,他被父母送往巴黎读书。三年后,纳粹进攻法国,他再次处于危险之中。于是,他逃离巴黎,一路南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来到马赛的美国记者瓦里安·弗赖伊,后者领导着一个秘密抵抗网络,帮助许多人逃脱纳粹的魔爪。其中包括汉娜·阿伦特、马克·夏加尔、安德烈·布勒东、马克斯·恩斯特在内的传奇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凭借精通多种语言和对德法文化的深入了解,罗森堡受训成为特工和游击队员。他在纳粹眼皮底下,黑市买护照,侦查逃跑路线,收集军事情报,引渡名流,打游击战,为难民寻找藏身之所,从集中营逃生……他凭借才智和技能幸存下来,并帮助了更多的人。尤斯图斯·罗森堡,马赛,1941年(照片来源:尤斯图斯·罗森堡)二战结束后,罗森堡移居美国,在大学教文学,影响了几代学生的精神生活。2017年,法国驻美国大使亲自任命罗森堡为法国荣誉军团的指挥官,以表彰他在二战期间的英勇行为。2020年,年近百岁的他出版了回忆录《抵抗的艺术》。2021年10月30日,他在纽约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身为波兰裔犹太人,罗森堡亲历那个动荡年代,参与了法国抵抗运动,多次死里逃生,可贵的是他的笔下没有仇恨,一直对他人怀有强烈同情心。书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和积极。抵抗是生活的主线,也是生命的机遇。我们需要这样的勇敢和智慧。近60年来,尤斯图斯·罗森堡一直是一位深受爱戴的文学教授,他穿着他熟悉的粗花呢夹克,在巴德学院教授法语、德语和俄罗斯古典文学,并以“震撼世界的十部戏剧”等热门课程而闻名。但几十年来,他对自己的过去秘而不宣。直到1998年,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设立的大屠杀基金会对他进行采访时,他才首次谈论起自己在战时的功绩。他的太太卡琳·罗森博格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遇见她的丈夫,多年来,她对他的战争经历一无所知。“当他终于谈起这件事时,我问,‘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他告诉我,‘哦,我就是不想吹嘘。’有一次我们去法国度假,他指出了一切发生的地方。他躲在山里的一个小镇。”她补充道,“我相信他是英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对他来说,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有时,罗森堡的学生们会追问他的过去,渴望了解他在战争中的事迹,但他更愿意关注当下。不过,如果他们坚持,而他又恰好有心情讲故事时,可能就会坐在教室的桌子上,讲述他的故事。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曾经辉煌的英国为何衰退?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历史学堂系列最近推出了日本历史学家川北稔撰写的英国近代史入门作《英国近代史讲义》。在该书中,作者从社会经济史出发,将近代英国家庭、人口、城市化等课题与“世界体系论”相结合,给我们带来了有别于国内传统史学话语体系的多维视角、历史细节及专业认知,提出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比如,与国内传统上作为定论的圈地运动造成农民因丧失土地而涌入城市的历史解释不同,川北稔认为“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与近代英国人独特的“生命周期”和绅士阶层的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对于一些经典的问题,川北稔也提供了自己的解答,比如:为什么同时期以中国、印度(莫卧儿王朝)等为中心的“帝国系统”没有演化为世界体系,而欧洲走了出来?今天,与大家分享《英国近代史讲义》译者何睦的译后记——文
2023年12月11日
其他

圣雄vs英伦绅士:你所不知道的印巴领袖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漫长的八月》是第一部关于印巴之争这个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棘手的冲突之一的权威历史著作。1947年8月,英属印度分裂为独立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时,正值集体大屠杀,一方是印度教教徒和锡克教徒,另一方是穆斯林,超过75万人被屠杀,1200万人逃离家园越过新边境寻求庇护。然而,那个8月似乎至今仍未结束。在《漫长的八月》中,著名历史学家迪利普·希罗对印巴关系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描述,追溯了导致次大陆分裂的里程碑式事件,以及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间有争议关系的演变。而且时至今日,争端仍难以得到合理的解决,克什米尔控制线仍是世界上防御最严的边境。在印巴分治背后,有两位关键人物:圣雄甘地,和巴基斯坦“国父”真纳,两者在印巴分治前的十多年里尝试了诸多手段,但仍旧无法完成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和解,因为他们面对的局面太过复杂。
2023年12月8日
其他

英国书单丨近代英国如何影响今日世界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第一时间看到「非虚构时间」推文。英国在近代跌宕的命运为我们诠释了历史的起伏,展示了权力的巅峰和低谷。从工业革命到大英帝国的建立,它作为一个全球强国的形象是满怀抱负、创新和坚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冒险与战争,开疆拓土的荣耀,日不落的世界帝国,一切欣欣向荣。然而,曾经的霸主也会自满,不管多么强盛的国家,失去机遇后也无法挽回。一战与二战的创伤还未修复,很快,变革的浪潮就席卷全球,帝国的解体和战后时代的挑战将这个国家推向了衰落的边缘。随着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它崛起与衰落的故事成为了现代世界政治变化的一个重要参照。在旧帝国辉煌褪色的同时,也有很多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对历史的追忆之中。但一切远没有结束,这个经历过兴盛与衰落的古老国度,将在21世纪的新秩序中书写什么样的历史呢?今天,我们联合其他出版单位,给大家送上一份英国书单:《英国近代史讲义》[日]
2023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