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信息 | 《外国文学》投稿须知与体例说明及2019年1-3期目录



《外国文学》简介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主编:金莉

副主编:姜红,马海良

编辑部主任:李铁


电子邮箱:Email:wgwx@bfsu.edu.cn


期刊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微信公众号推荐  


欢迎关注

《外国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投稿须知

1、作者保证投稿作品非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上述问题,由作者承担全部责任。


2、自编辑部收稿确认函发出之日起九十日内未收到进一步答复,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编辑部不办理退稿。


3、投稿作品被本刊采纳,即表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编辑部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该作品著作权中的纸介质和数字化制品形式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上述权利的许可使用权。作者本人可以在后续作品中引用该作品或将其汇编在非期刊类文集中,但需注明该作品首次发表于我刊,并将该作品后续使用情况告知编辑部备案。若对此条有异议,须在稿件刊发前向编辑部特别声明。


4、本刊不收取版面费用;除约稿外一般不支付稿酬。


5、编辑部在稿件刊发后向作者寄赠样刊两本。


《外国文学》体例说明


【此体例只为作者提供较简略的说明和示例,有其他情形这里不能备举者,可参考美国现代语言协会的MLA 文体手册和新闻出版署“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所有已通过我刊初步评审的论文,要求作者根据此说明逐项修订全文体例,并力求完善精审。我刊提醒:如修订稿体例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将直接影响论文登载时限;问题严重者将不予登载。】

※ ※ ※


1. 文章标题 提供中、英文文章标题。无论文章标题还是文内小标题,应尽量简括。


2. 内容提要 提供中、英文内容提要。中文内容提要篇幅为200—300字;英文内容提要为100—150个英文单字。内容提要要求充分说明文章论点、论证方法及研究价值,并做到文字精确、通顺。


3. 关键词 中、英文;3—8个。


4. 正文 正文统一使用Word文档、通栏、宋体、五号字著录。正文内凡第一次出现的专名,包括外国人名、作品名、地名、机构名等等,除非特别普通并无参考文献者,一律括注原文,此后再出现可省略。正文内出现的阿拉伯数字,以及英(西)文及英文提要与英文参考文献,全部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不空格。


5. 引文 引文超过150字换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缩进4格,以下各行缩进2格。夹注置于最后一个标点符号之后。引诗超过8行换行另起,规则同上。


6. 参考文献 除非必要的说明性文字,一般不使用脚注或尾注。凡有注释,均以文末参考文献的方式反映,并在正文中相应括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形式以MLA文体手册为标准,同时参考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通用规范。排序为先外文文献,后中文文献;外文文献按人名字母排序,中文文献按拼音排序。

6.1.英文文献 出版城市如有一个以上,只著录第一个。出版社只著录出版商主词;冠词,Co.、Corp.、Inc.、Ltd.等商业性缩写词,及House、Press等图书公司名称皆省略;大学出版社简写为UP或U of …P。

6.1.1.单个作者

Harvey, Davi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1989.

6.1.2.同一作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献 按文献字母排序,忽略标点符号和冠词。

Lewis, Wyndham. The Apes of God. Santa Rosa: Black Sparrow, 1981.

---. Blasting and Bombardiering. London: Eyre, 1967.

6.1.3.合著 第一个作者姓氏提前,第二个作者的姓名按常规书写;作者如有两个以上,只著录第一、第二作者,其余用et al.表示。

Jakobson, Roman, and Linda R. Waugh. The Sound Shape of Language.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79.

Gilman, Sander, et al. Hysteria beyond Freud.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1993.

6.1.4.析出文献 所有析出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码。

Heinemann, Margot. “The People’s Front and the Intellectuals.”  Britain, Fascism and the Popular Front. Ed. Jim Fryrth. London: Lawrence, 1985. 157-85.

Blackall, Jean Frantz. “Point of View in ‘Villette’.” The Journal of Narrative Technique 6.1 (Winter 1976): 14-28.

6.1.5. 编译 所引文献如为编著或译本,在作者名后加逗号,用ed.(eds.) 或trans.表示;如强调原作品本身,编者或译者著录于原作品后,姓氏不提前,用Ed.或Trans.表示。

Clark, Jon, et al., eds. Culture and Crisis in Britain in the Thirties. London: Lawrence, 1979.

Dostoevsky, Feodor. Crime and Punishment. Trans. Jessie Coulson. Ed. George Gibian. New York: Norton, 1964.

6.1.6. 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的著录标准与印刷出版物的著录标准基本无异,只需在出版信息表明“Web.”,并著录访问网站的年月日。已经出版的需著录相关出版信息,未出版的需著录电子版的出版时间及主办机构名称。

Barsky, Robert F. Noam Chomsky: A Life of Dissent. Cambridge: MIT P, 1997. Web. 8 May 1997.

Sperry, Stuart M. “Keats and the Chemistry of Poetic Creation.”  PMLA 85 (1970): 268-77. Web. 4 Jan. 2009.

6.1.7.其他西文文献 其他西文文献著录标准与英文文献相同。

Görner, Rüdiger. Rainer Maria Rilke. Im Herzwerk der Sprache. Wien: Zsolnay, 2004.

Fues, Wolfram Amlte. “Schwere Transporte. Überlegungen mit der achten Duineser Elegien.” In: Wolfram Groddeck (Hg.):  Interpretationen. Gedichte von Rainer Maria Rilke.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1999. 157-80.

6.2.中文文献 中文文献著录基本格式为:“作者:作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所有中文文献需译成英语或其他西文,译文格式与英语文献相同;译文置方括号内,空2格紧随该条文献之后。如文献为译本(译文),书名(篇名)需按照原著还原,其他信息与中文文献对等,其中出版社译名需根据该社标准译名翻译并简写;如文献非译本,需自行翻译。译文内所有信息只能采用一种语言。

6.2.1.单个作者

殷企平:《推敲“进步”话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Yin, Qiping. The Discourse of Progress. Beijing: Commercial, 2009.]

奥斯丁:《理智与情感》,武崇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Austen, Jane. Sense and Sensibility. Trans. Wu Chonghan.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2008.]

黄梅:《<理智与情感>中的“思想之战”》,载《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第175-92页。[Huang, Mei.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the War of Ideas.’”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1 (2010): 175-92. ]

6.2.2.同一作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献 按文献拼音排序,姓名不省略。

王佐良:《英诗的境界》。北京:三联书店,1991。(译文从略)

王佐良:《英语文体学论文集》。北京:外研社,1980。(译文从略)

6.2.3.合著 文献为两人或两人以上合著(编)时,只著录第一、第二作(编)者,其余以“等”字替代。

王佐良、何其莘:《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北京:外研社,1996。(译文格式参见6.1.3)

王佐良等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北京:外研社,1994。(译文格式参见6.1.5)

6.2.4.析出文献 所有析出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码。

王佐良:《弥尔顿》,载徐序编《王佐良文集》(北京:外研社,1999),第92-120页。(译文格式参见6.1.4)

王佐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英国文学》,载《外国文学》1992年第3期,第23-33页。(译文格式参见6.1.4)

6.2.6.其他西文文献 如以其他西文翻译文献,译文应始终采用同一种语言;译文格式与文献著录格式相同。(参见6.1.7)


7.夹注 正文中的夹注应与参考文献相关条目对应,置于括号内、标点符号前,必要时可置于句子中间。同一出处的引文第一次出现时,应著录全部相应信息(见以下各例);以后只著录页码。

7.1.夹注中人名与页码之间空1格。所引文献超出1页时,页码之间用英文连字符连接。例:

……也批评了劳伦斯的哲学思想“坚持将愚昧当作令人钦佩的必要品质”(Wientzen 104-05),及劳伦斯作品“对无意识的弗洛伊德式的强调”(梅尔斯 144-45)。

7.2.同一作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文献时,需著录书名或书名简写;英文书名简写忽略冠词。例:

“……今天几乎没有人会发表不同意见或异议” (Rude Assignment 211-12)。

“……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空间的,现代主义是关于时间的”(《文化理论》 243)。

7.3. 人名、书名和页码全需括注时,在人名与书名之间用逗号隔开;英文夹注用英文标点,中文夹注用中文标点。例:

(Borroff, Wallace Stevens 55)

(王佐良,《英诗的境界》 55)

7.4. 如上文中已括注作者名和书(文章)名,则夹注中无需再出现作者名和书(文章)名,除非不易辨识。例:

爱略特(George Eliot)在《亚当·贝德》(Adam Bede)中得出的结论是,“蒸汽机只是制造了一个真空,让急迫的思想涌了进来”(550)。

7.5.有同姓作者时,著录作者首字母。例:

(A. Frye 55)

(B. Frye 55)


8.项目基金 每篇论文不超过两项;论文经编辑部定稿后一般不接受追加项目。


9.作者简介 文末著录作者简介,形式不限,但需包含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工作单位、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学位、职称、研究领域、近年发表的主要学术著作名称及出版信息等。通讯地址与单位地址有异时,需单独列出。

《外国文学》2019年第1期目录

评论

《失乐园》《弗兰肯斯坦》和《机械姬》中的科学普罗米修斯主义 郝田虎(3-14)

论杰基·凯诗歌的苏格兰性 | 何宁(15-21)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爱情”:从卢克莱修到彼得拉克 | 冯伟(22-31)

《哈姆莱特》中的五种镜子之喻 | 王雯(32-41)

《丹尼尔·德龙达》中对十字军东征的历史想象 | 徐颖(42-51)

《克里米纳博士》中的名人丑闻及功过辨析 | 宋艳芳(52-62)

《瘟疫年纪事》中的真实性书写 | 胡振明(63-71)

发明传统:《巴纳比·鲁奇》中的暴力图谱 | 张秋子(72-80)


理论


西方文论关键词 隐性进程 | 申丹(81-96)

西方文论关键词 自我虚构 | 车琳(97-107)

“屏”之“显现”——自然主义与西方现代文学本体论的重构 | 蒋承勇;曾繁亭(108-120)


文化研究


《礼拜五》的游戏——图尼埃的主体批判 | 任海燕(121-129)

东诗西渐:论美国当代本土裔诗人维兹诺的英语俳句 | 张琼(130-139)

触及生命与爱的个人情感——论罗兰·巴特之《明室》 | 施超(140-153)

1974—2666:波拉尼奥小说中的谋杀与看客 | 晏博(154-161)


书评


共同体的美学再现——米勒《小说中的共同体》简评 | 周敏(162-168)


谈艺录


文学交流与文化多样性的维护——“五洲文学奖”评奖侧记 | 许钧(169-175)



《外国文学》2019年第2期目录

评论


庞德《诗稿与残篇》中的双重突破 | 钱兆明(3-13)

后经典视域下的文化修辞叙事学:以爱伦·坡的《丽姬娅》为例 | 李宛霖(14-26)

玛丽莲·罗宾逊小说中的女性宗教气质书写 | 乔娟(27-34)

欧茨悲剧观之哲学溯源 | 王丹(35-43)

或然历史的幽灵:《米盐纪》的全球史书写、中国想象和后冷战的文化政治 | 王冬青(44-55)

暴力,种族主义与毁灭——评彼得·马修森的《影子乡村》 | 徐向英(56-64)

情感与理性冲突撞击出的诗的火花——彼特拉克《歌集》翻译有感 | 王军(65-73)

帝国边缘的“野蛮人”:奥维德流放诗歌中的“文化殖民问题” | 李永毅(74-83)


理论


关键词与文学研究 | 王晓路(84-92)

音乐批评的现世意义:在时间论阈中对萨义德“晚期风格”阐发的再解读 | 李盛(93-101)

西方文论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 王丽亚(102-111)

西方文论关键词 文化地理 | 刘英(112-123)


文化研究


赛珍珠和冰心:跨太平洋女性文学谱系中的后殖民政治 | 张敬珏;周铭(124-132)

荒城、鬼屋、疯女人和继承人们——从门罗的《乌特勒克停战协议》探加拿大文学的哥特主义暗流 | 周怡(133-142)

“语言非殖民化”——索因卡和非洲文学的语言政治 | 宋志明(143-151)

大屠杀记忆与以色列民族认同建构——格罗斯曼小说《一匹马走进酒吧》研究 | 王静(152-160)


书评

崇高诗学的传承与流变——布鲁姆《神魔知道:文学的伟大与美国式崇高》评述 | 刘晓晖(161-171)

灯之絮语:汪民安论现代电器的隐秘知识 | 安德鲁·彭达基斯;上官燕(172-175)



《外国文学》2019年第3期目录

评论


王佐良的英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批评 | 王宁(3-13)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跨国视域中的“承认”与“成长” | 朴玉(14-22)

从叙事视角的切换看麦卡锡《上帝之子》中的道德取向问题 | 孙杰娜(23-31)

论《尤利西斯》中的动物形象 | 申富英(32-42)

《汤姆·琼斯》中的不可靠叙述与早期现实主义语境——一种文化叙事学视角 | 王悦(43-51)

切萨雷·帕韦塞的“神话空间”|  陈英(52-60)

从薄伽丘和布鲁尼笔下的但丁形象差异看意大利人文主义的转型 | 贾长宝(61-70)


理论


从“小文学”走向“大人文”——“后文学”时代文学新概念的理论探索 | 顾明栋(71-82)

作为视觉范式的透视——达弥施的透视学及其意义 | 柴冬冬(83-94)

西方文论关键词 后人文主义 | 陈世丹(95-104)

西方文论关键词 超文本 | 何书卿(105-114)


文化研究


黑岛传治反战文学思想与其“中国体验” | 张小玲(115-122)

对抗“忘却的政治”——石黑一雄关于日本“战后责任”的思考 | 张勇(123-131)

“奥登同志”与“述说的道德”——论奥登在20世纪30年代的左派立场 | 蔡海燕(132-142)

未竟之旅——简评《电影的虚拟生命》| 张驰(143-150)

母性与语言:克里斯蒂娃的空间理论 | 殷振文(151-160)


书评


数字化时代的创伤叙事——评《“9·11”之后的创伤诗学:数字化当下的创伤再现》 | 梅丽(161-168)

抒情诗的施魅与祛魅——读乔纳森·卡勒的《抒情诗理论》 | 赵元(169-175)

多丽丝·莱辛百年诞辰两岸三地学术研讨会预通知 | 70




相关推文回顾

期刊信息 | 《外语教学》2019年上半年(前三期)目录汇总

期刊信息 | 《外语与外语教学》稿约与格式及2019年上半年(前三期)目录汇总


精彩推文回顾

王宁 | 西方文论关键词:世界主义

殷企平 | 西方文论关键词:共同体

王向远 | 外国文学研究的浅俗化弊病与“译文学”的介入

曹顺庆 | 东西方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合法性与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

谭惠娟 | 拉尔夫·埃利森的生存哲理

陈思和 | 对中西文学关系的思考

郭英剑 | 教学事故

蒋承勇 | 酒神与日神: 西方文学的双重文化内质—— 兼谈文学的人性意蕴

虞建华 | 从外语专业文学教学看高等教育的“用”与“知”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