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谁缓解我们的信息焦虑?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1-03-07

◆ 当今的信息环境:

  • 大多数人选择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信息

  • 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感同身受的信息,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文章比客观陈述事实的文章传播更广,至于信息是否客观真实已不是最先被考虑的因素

◆ 不甘躺在“信息茧房”里,就要主动突破壁垒,以开放、跨界和独立思考态度打破束缚


◆ 此为瞭望抗疫报道“健康的我们”系列之一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苗苗


  每天盯着手机,看微信朋友圈,刷微博、抖音。看到医务人员舍生忘死,热泪盈眶;看到基层治理乱象,气愤不已……疫情期间,身处信息洪流中的每一个人,情绪上仿佛都在坐“过山车”。


  权威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普通民众对疫情的日均关注时长超过3小时,百度、微博、微信、QQ、抖音、知乎六家主要社交平台上的关注量动辄以亿级计。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汤景泰说,如此大规模、长时段地关注同类信息,几乎是空前的传播现象。人们在获取必要信息的同时,也被“信息疫情”所困扰,陷入其中的人,或因假信息做了无效决策,或因信息过载而焦虑不安,难以理性应对疫情。


  是谁蒙住了我们的双眼,束缚了我们的理性?


后真相时代的焦虑


  刷着海量疫情信息,愤怒、恐惧、焦虑、感动等情绪涌上心头,哪个信息里的情绪最能引起感同身受,我们就转发哪个信息,而不问真实与否……


  疫情期间人们接收和传播信息的模式,折射了当今的信息环境:一方面,大多数人选择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信息。另一方面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更愿意相信和转发自己感同身受的信息。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文章比客观陈述事实的文章传播更广,至于信息是否客观真实已不是最先被考虑的因素。


  业内把这种“情绪胜于事实”的信息传播特点称为“后真相时代”,意指“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的一种情形”。


  自媒体勃兴的时代,国内亦是如此。2020年2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6.2%的受访者中过谣言的招。


  疫情中包裹在情绪外衣下的虚假信息不在少数。有传播假疫情的,也有解构崇高的。有人因误信谣言做了错误决策,更多的人则因信息过载而陷入焦虑恐慌的情绪波动中难以自拔。


  后真相时代,一方面人们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多元的信息量,疏解对极速变化时代的不适应情绪;另一方面,信息生态变得空前复杂,信息过载下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



借我一双慧眼


  在信息爆炸时代若想不迷失自我,除了规范信息传播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认为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学会甄别并避免虚假信息,是信息时代民众的必备素养。


  首先,更新信息接收观念,应对谣言升级。汤景泰说,现在一些谣言不仅会打着专家学者的招牌,以“权威发布”“内幕消息”等名义发布,还会以拼接图片、视频等方式制造谣言,如果我们固守“眼见为实”或盲目信任媒体,很可能掉入谣言圈套。


  其次,对哪些领域、哪种情况下容易产生虚假信息要心中有数。《2019年网络谣言特征观察与趋势研判》显示,网络谣言一般高发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社会科学三大领域。此外,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也会激发民众强烈的信息需求,在可靠信息未及时公布前,谣言往往会满天飞。


  再次,要熟悉虚假信息的内容特征,有的放矢击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顾小清说,对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党或夹带私货的信息可直接“排除”。之后再进一步甄别信息来源。相互佐证是另一个可行的办法,比如看看权威媒体有没有跟进报道。如果一时判断不了,不要盲目转发,让信息多“飞一会儿”,虚假信息往往会被“翻转”“识破”。


  此外,互联网辟谣平台等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筛查,也可以在谣言甄别方面发挥作用。


  避免虚假信息外,还要学会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中筛选有效信息。对此,受访专家有四点建议。


  一是用目标牵引信息接触。感到信息过载的人,主要问题在于接触信息时缺乏目标感,当目标明确后,我们可能会发现信息不仅不过载,而且不够。


  二是围绕目标知识框架明确信息源,并对信息源划分不同层次,明确轻重缓急,有选择地接触。信息源要选择权威且可信度高的媒体。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信息获取图谱和习惯,信息再多也难以形成干扰。


  三是丰富阅读习惯,不把获取信息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网上,有意识地保持读书、看报的习惯。网络上的信息碎片化、快餐式的内容多,而书报上的内容相对更系统、全面、深入,有助于我们独立思考。


  四是保持积极的生活状态和应有的节制。如给自己规定作息时间表,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适当控制接收信息的时间,刷视频、看新闻时,多提醒自己不要沉迷其中等。


冲破“信息茧房”束缚


  信息时代给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多样选择,同时也容易让人只选择性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同春蚕吐丝一样,渐渐形成“信息茧房”,被自己喜欢的信息所环绕局限。


  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智能算法的应用,正加剧这种现象。微信等社交媒体兴起后,人们会基于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关系建立各种朋友圈,并主要通过这些“圈子”获取信息,还会通过“不让他(她)看”或“不看他(她)”等设置屏蔽不喜欢的人。这样的行为不断发展,会加剧“信息茧房”,导致不同群体间话语撕裂,社会粘性降低,加大形成社会共识和凝聚力的阻力。


  智能算法技术应用于媒介后,媒介能根据用户的信息偏好,描绘精确的用户画像,推送用户感兴趣的话题。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技术手段如果使用不当,会对“信息茧房”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它会把我们束缚在同质化垃圾信息的孤岛之中,另一方面还会不断“清洗”我们的头脑,通过一类信息的反复强化,让个人不由自主地接受它。



  如果不甘躺在“信息茧房”里,就要主动突破壁垒,以开放、跨界和独立思考态度打破束缚。


  首先是走出小圈子,认识大世界。专家建议,可以多读一些和自己世界观不同的文章,反思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他人的观点是否有可取之处;不囿于原来的圈层和社群;学习不辍,挑战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其次是货比三家、私人定制。信息聚合时代,往往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侧面的报道,看不同媒体的报道,有利于形成多维认知。有些平台优化算法后,用户可以自己设定算法和自选权重,我们可以经常调整偏好关键词,多选择不同的领域就能获取不一样的信息,让自己不被机械的算法绑架。同时,要定制自己专属的信息源,权威人士、业内专家、一线人士都可能带来更可靠的信息。


  最宝贵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坚守。“信息茧房”不是今天才有,只是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被“信息茧房”束缚的概率更大。只有坚持独立思考,清晰自己的信息图谱,才可以“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LW


刊于《瞭望》2020年第11期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延伸阅读


☞ 瞭望丨除了健康码,大数据、工业互联网还能如何助力抗疫?

☞ 瞭望|疫情防控公告该怎么写?

☞ 瞭望|谁的信息公开做得好些?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