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verwolf投资Syn City:“Play-to-Earn”能否成为游戏UGC商业化突破口

东西游戏 共同虚拟 2022-07-31


色列游戏UGC平台Overwolf日前宣布投资Syn City,后者是TRON前业务负责人Roy Liu创立的Play-To-Earn游戏。二者将在Metaverse概念下探索新的UGC机会,包括游戏内物品的创建、共享和货币化。


此前不久,Overwolf还完成了一轮7500万美元的融资,由加密投资巨头a16z领投。这笔资金将用于加强“UGC即服务”的解决方案,让游戏工作室、IP所有者和游戏内创作者能够通过创作游戏获得成功。


在海外,游戏UGC领域已经有不少技术和交互上的创新,但商业模式上还没有相应的突破。而Overwolf的做法更多是从游戏UGC交易机制入手,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创作者商业化框架,进而革新游戏UGC平台的商业模式。


Overwolf最初是一个包含Skype、Facebook、游戏截图和游戏内网页浏览器等功能的游戏内应用程序,目的是让玩家拥有更多的操作体验。在认识到自身生产力的局限性后,Overwolf转型成为一个游戏UGC(包括应用程序、插件和模组)创建、分享、变现的一站式服务型平台。


对于游戏UGC平台而言,现阶段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搭建完善的创作者生态,让创作者能够在平台上赚钱。目前,Overwolf已经拥有超87000名创作者和2000万MAU。


Overwolf认为,游戏行业正在进入一个由社区创造的游戏体验主导的新时代,这是延长游戏生命周期和提升玩家满意度的关键。这个时代由游戏内创作者、新一代游戏内应用创作者和模组创作者推动。


为此,Overwolf选择从游戏创作者角度切入UGC赛道。通过为内容创作者提供工具化、商业化服务,吸引更多的创作者加入,以此建立起自己的生态护城河。




游戏UGC平台Overwolf:

构建以创作者生态为核心的竞争力


Overwolf成立于2010年。当时,创始人Uri Marchand看到了大型游戏中由于功能有限导致体验缺失的情况,希望为玩家设计出一款类似于“瑞士军刀”的多功能插件,从而丰富游戏内的操作和功能。


因而,Overwolf以完善游戏内社交系统为切入点。最初作为一个面向大型PC游戏的内置应用程序,整合了Skype、Facebook、游戏截图和游戏内网页浏览器等多种社交、分享功能,支持包括《魔兽世界》在内的100多款游戏。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无需在其游戏中修改任何代码即可添加Overwolf功能,玩家可以借助Overwolf更好的记录、分享和社交。


随着市场关注度的提升,Overwolf又为windows平板电脑制作了一个触摸控制器,整合了TeamSpeak、商店、游戏内聊天、《英雄联盟》野区计时器和许多其他功能。


在此过程中,Overwolf意识到玩家对于游戏功能的需求永无止境,只靠自己一家公司是无法满足玩家的需求。于是在2014年,Overwolf从9人扩充至20人团队,转向为游戏开发者和第三方创作者构建开发框架。以共创的方式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之后逐渐发展成为游戏UGC创建、分享、变现一站式平台。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工具软件的推出,游戏模组等UGC创作变得更加方便。技术门槛的降低促使更多创作者进入这一领域,并从中诞生多种创新玩法,甚至衍生出全新的爆款游戏。受此影响,大型游戏公司也开始重新审视游戏UGC的价值。


Marchand认为,UGC正处于行业转折点。《Minecraft》和《Roblox》已经让市场注意到游戏UGC赛道的增长潜力,未来UGC社区能够参与到3A游戏的创造和完善中。“这将有利于游戏开发商。随着游戏开发成本不断上升,UGC社区可以让开发商获得力量,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


基于这一判断,Overwolf当下更多是站在创作者角度,通过持续完善平台的商业化模型,围绕创作者生态建立自身的竞争壁垒。


在Marchand看来,UGC的核心是创作者,如何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平台发展的重点所在。在这之中,吸引创作者的关键在于能让创作者通过平台获得更多的商业收益。


为此,Overwolf将自己定位于服务型平台,为游戏工作室提供整合创作者和游戏的能力,并较早采用广告收入模式。“我们承担了所有管理和创建社区的繁重工作,让游戏开发者们更加轻松。”





Overwolf商业模式探索:

从类苹果商店到融入“Play-to-Earn”


不过,Overwolf所处的赛道一直面临着商业变现的挑战,而Overwolf也在尝试解决。


Overwolf采用一种类似于苹果商店的商业模式。通过引入多种创作者工具,先搭建起平台的整体服务体系。然后提供给创作者订阅和广告两种变现模式,平台再从中抽成。


Overwolf于2020年6月收购了Twitch旗下的CurseForge。CurseForge是一家知名的游戏插件网站,涵盖《我的世界》、《魔兽世界》、《暗黑地牢》等众多游戏。


收购CurseForge,实际上让Overwolf拥有了内容审核、UGC运营和创作者支付等更多能力。因而在CurseForge的基础上,Overwolf推出了“平台即服务”CurseForge Core。CurseForge Core支持所有平台,包括Windows、Xbox、PS、Switch、安卓、苹果系统、虚幻引擎以及Unity等,让更多游戏公司和创作者们能够更便捷的接入模组。


而借助CurseForge Core的服务能力,Overwolf引入了广告分成机制。创作者可以根据模组安装量获得一定的广告收入分成。Overwolf称,70%至80%的广告收入将用来给创作者分成。同时,为了不干扰玩家体验,广告不会出现在游戏内。如果玩家不希望在应用界面看到广告,还可以每月付费2.99美元去广告。


目前,Overwolf拥有超过3万名创作者和1200万月活跃用户。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Overwolf平台收入85%来自广告和订阅,11%来自开展品牌活动,其余3%来自移动端广告。前25%的游戏创作者每月收入超过3万美元,其中一些超过100万美元。


但作为游戏UGC平台,Overwolf目前的商业模式仍面临着挑战。

从自身平台来看,考虑到Overwolf的平台工具是为了开发游戏内应用程序、插件和模组,并非制作游戏内容素材,所以仍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这意味着平台用户以成年人或专业创作者为主,而这类人群往往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创作。开发难度加上创作时长限制,使得内容生产效率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商业化体系支撑,创作者很难坚持下去。


从游戏UGC赛道来看,Overwolf几乎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模式。因为目前比较成熟的游戏UGC平台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例如Roblox。用户画像的差异,使得平台之间适用的商业模式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由UGC驱动的经济模式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是,只有极少数创作者能够真正获得收益,“中产”的创作者很少。由于收益向头部创作者聚集,一定程度上弱化了UGC平台去中心化的特征。


因此,Overwolf也在尝试融入新的商业模式,例如Play-to-Earn。




Play-to-Earn能解决问题吗?


在海外,因区块链游戏《Axie Infinity》的火爆,让Play-to-Earn作为一种创新的游戏商业模式受到关注。


Play-to-Earn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玩游戏赚取代币,再通过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将代币兑现,本质上是一种由区块链技术驱动的经济模式。


不同于传统游戏商业模型,Play-to-Earn一定程度上让游戏价值回流至玩家手中。因为在传统游戏中,数字资产交易行为只限于游戏内。当玩家弃游时,其花费时间所积累的游戏内资产也会随之消失。而建立在区块链上的游戏界定了游戏内资产的所有权,让玩家可以通过不断的玩游戏来建立资产库,且可转换为实际的收益。


鉴于Play-to-Earn具备去中心化的特质,因而与走共创路线的游戏UGC平台相契合。由于目前游戏UGC平台仍在探索更高效的商业模型,在创作者商业化上存在掣肘,Play-to-Earn的出现实际上给这些平台带来了新的思路。同时,市面上大多数区块链游戏的金融属性强、游戏化体验单一,与游戏UGC平台的结合也能够激发更多的玩法创新。


Overwolf正在尝试将Play-to-Earn机制引入游戏UGC平台。近日其宣布投资Syn City,后者构建了名为Mafia-as-a-DAO (MaaD)的独特游戏内治理系统,以此来打造Mafia Metaverse。



Overwolf表示,“我们相信游戏的未来是UGC,让创作者能够使用NFT或围绕NFT构建服务是未来的一部分。”


之所以选择Syn City,除了因为Syn City在Play-to-Earn上有深入积累,还因为Syn City的研发团队不只限于加密人士。团队有来自迪士尼、育碧、Roblox、EA、Gameloft、谷歌、雅虎和Twitter等公司的行业专家,因而Syn City更加重视游戏玩法的设计。其构建了日常活动PvE、PvP和跨链锦标赛等玩法,以促进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互动和交易。


但在当前阶段,区块链游戏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受此影响,Play-to-Earn和UGC的结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整个NFT市场尚不具备成熟的环境。一方面,NFT游戏主要由加密行业主导,尽管海外有部分大型游戏公司看好这一方向,但游戏和NFT具体的结合路径还不清晰。另一方面,行业缺乏监管,存在法律和合规问题,贸然引入Play-to-Earn机制存在很大风险。


其次,从海外市场来看,Play-to-Earn和游戏性往往不可兼得,引入Play-to-Earn势必会损失部分游戏体验。现阶段,区块链游戏更多是在Play-to-Earn的基础上进行游戏题材的创新,而在游戏性上的创新还不够。


此外,对于大部分玩家来说,NFT仍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再加上NFT与加密货币联系紧密,会让一些玩家有所顾虑。


由于游戏UGC平台主要面向游戏玩家,因而玩家有限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平台方对于引入NFT的方式。目前,市场上开始有游戏公司、游戏UGC平台尝试将NFT、Play-to-Earn和游戏结合,但还没有一家公司探索出真正可行的模式,意味着Overwolf仍将在此方向上继续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