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浙江大学 启真新论 2023-02-21

促进共同富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推动共同富裕的任务包括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精神生活富裕、社会治理创新等。因此,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议程,高水平、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服务内容的广泛性,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的其他议程有着密切联系。



01

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有重要保障作用

共同富裕首先要富裕。这里的富裕,既有做大经济规模的含义,也有实现各群体增收能力提升的含义。对社会成员个体来说,在收入提高的过程中仍会遇到陷入贫困的风险。事实上,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一旦遭遇风险事故,就可能导致社会成员陷入贫困或者困境。在很多情况下,个体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化解风险,这就需要社会化的基础制度安排。而保障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生存权益,推动困难群体摆脱贫困,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强化“弱有所扶”相关服务,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才能使共同富裕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02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高质量发展

客观地看,当前全体人民的富裕程度还不高。坚持发展,做大“蛋糕”仍然是硬道理。虽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为了推动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更多分享发展成果,但发展与共享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基本公共服务的共享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首先,基本公共服务诸多项目能够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从而有助于刺激消费。其次,发展型的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提升促进创新驱动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最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完全由政府包办,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近年来,在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文化等领域大力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通过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充分挖掘国内市场需求。



03

基本公共服务促成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均等,都会存在人群之间富裕程度的不同。面对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需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因此,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成为重要政策取向。事实上,基本公共服务在再分配、第三次分配调节收入差距方面都能发挥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改善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再分配看,税收、社会保障、财政转移支付是主要实现形式,而社会保障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通过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支出,能够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从第三次分配看,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已然成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实现形式,推动慈善力量和志愿服务参与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的形成。


04

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精神生活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不只是生活的富裕富足,也包括精神的自信自强。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除了能够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还能在推动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富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首先,从满足发展型需求出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设置了公共文化体育服务项目,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享有文化和体育服务成本,丰富了精神生活。其次,诸多基本公共服务厚植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引领精神生活富裕。“以民为本”的民生观在中国源远流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蕴含的民生理念将对其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最后,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满足推动物质富裕,进而有利于精神富裕。每个人的富裕程度由收入水平、财产积累和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决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够推动提升社会成员的整体福祉水平和发展能力。特别是针对部分弱势群体、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群体等,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使其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者介绍

李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原文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2期,有删改,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qztheory@163.com

选稿编辑:孙萌  杨程越

今日编辑:谭慧琳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浙江发布、杭州发布

责任编辑:江宁宁 金云云


往期文章:加速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
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
遗产城市:杭州发展新路径
缩小三大差距的战略政策
抓实过渡期  着眼长效脱贫与发展
高铁助推城市圈经济快速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