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嘉映|人之为观念动物

陈嘉映 勿食我黍 2021-12-24


作者|陈嘉映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一、抽象观念 


据说,人是观念的动物。这话不假,我们谁没有一堆观念? 

按理说,我们的观念是由经验培养的。我找工作,跳槽,看到有的职业辛苦挣大钱,有的工作轻松不挣钱,有的职业轻松挣大钱,逐渐形成自己的就业观念。我们的观念,有时基于真情实感,有时只有稀薄的感觉内容,甚至没什么感觉内容。我们小时候,对资本主义有个观念,而且还是相当强烈的观念,虽然都不知道资本主义真是什么样子;现在我们见到了,经历了,有感觉了,亲知资本主义是什么样子。 

观念的理在于它跟真情实感的联系。观念而合乎观念之理,而跟真情实感相联系,我们会说它是有血有肉的观念。没有真情实感的观念,我们称作抽象观念。总的说来,观念大了,亲知实感的内容就比较稀薄。稀薄到一定程度,观念难免变得空洞、抽象。有的人一脑门子抽象观念。比如西方人不讲孝道啊,比如人和动物是平等的啊,比如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野蛮啊。当然,有人真能体会到人和动物的平等,他或她的这种观念就不是抽象观念。 


一排一排的观念连到一起,ideas就连成ideology,就成为意识形态。我们现代人,抽象观念特别多,一个主要的缘故,是我们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个近代产生的词儿,实际上,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个摩登物事。当然,前人也有观念,只不过,前人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习俗,他们主要从这套习俗中习得观念;今天,习俗荡然,取而代之的,是普及教育(普及教育既是习俗荡然之果,亦复习俗荡然之因)。从前,少数读书人受教育,若说意识形态,他们有点儿意识形态,以“有思想”为荣;普通老百姓把日子过好就得了,其中的佼佼者,有能力,有性格,也就够了,没那么多“思想”。到咱们这个平民时代,教育普及了,人人都识字读报读书,于是乎,贩夫走卒,也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从前人们行事须依于习俗,今人行事,要有上升到一般观念层面的理由。 

所谓“自己的思想”,当然很少有自己想出来的,还不是听来、读来的那些。统治阶级一向关心民众,既然民众希望有思想,他们就会想办法提供思想,制造意识形态就成为他们的一项主要任务。四五十年前,甚至掀起过“全民学理论”的大潮。其实,哪儿有几个民众耐烦去弄明白理论里那些细密或繁琐的论证?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人们记得的,只是其中几个让人喜闻乐见的观念,对民众来说,理论就是几个观念。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当代,所谓读图时代,广告式的宣传,简单明快,才是制造观念的主要途径。倒是大学教授们开始热衷理论,一教授创一个,或一教授创多个,面对四壁书架,顾盼自雄,盘算着怎么用他刚刚煮熟的理论来指导时代的实践。 

二、缘虚假的观念行动 

通常,抽象空洞的观念只是说说而已,“只是个观念而已”,对一个人的行止没有多少影响。有人信色即是空,但他像我们一样遇事权衡、算计、思虑、选择,有时比我们还多焦虑,算计得更精明。具有人性善观念的人不一定都行善事,反过来,很多人抱有“自利是一切行为的动机”这种观念,他自己行事并不因此一定出于自利。 

观念若好听而空洞,我们就不仅说它空洞,而要说它虚假了。不少美国人认真持有反种族歧视的观念,但跟黑人黄人阿拉伯人打交道时,还是一身西方中心。专制国家的革命者,好多都认真怀抱民主观念,可他们做起事来,还是专制那一套,读过现当代史,不能不对这一点印象深刻。 

我说他“认真”,也许用词不当。不过,我想说,这观念虽虚假,倒不是说他要用这观念来骗人。我们所怀的虚假观念,首先是把自己骗住。 

如果空洞观念和虚假观念只是与实际行动脱离,“只是观念而已”,我们原不必太拿它当真。然而,我们不仅会出于真情实感行动,我们也会依循或基于某种观念行动。你喜欢一件衣服,也许因为它漂亮,或穿着舒服,也许只因为它是个著名品牌。你可能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基于环保观念节约用水,你可能不是因为不相信盗版碟的品质而是基于尊重版权的观念而不再买盗版碟。我们改变了关于动物生命的观念,会反对用动物来做实验,不再购买兽皮大衣。我们放弃了土葬接受了火葬,其中涉及一系列观念的改变。 

依循观念行动本身没什么不好,可虑的是,人们也会缘虚假的观念行动,它们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甚至会十分强烈。你十来岁,从来没有历史反革命给过你苦头吃,实际上你一个历史反革命都不认识,可是阶级斗争的观念却驱使你扑上去给他一拳。你心中充满仇恨,这仇恨来得奇怪,它是从观念生出来的。 

异教观念、巫师作祟的观念、反犹观念、阶级斗争观念、狭隘民族主义观念,引发过无尽的人间仇恨,造成数不清的屠杀,其残暴血腥殊不亚于“史前人类”,其规模还远远过之。狗熊就不会有这类仇恨,他不会因为谁是犹太人就扑上去击他一掌。狗熊也不会因为崇拜哪个歌星去谋杀他,或自己割腕。是的,甚至为殉情而死,也不一定足够真实,仍然可能出自空洞虚假的观念。胡平曾说到模仿维特当真自杀了的青年,死似乎证明了他们的爱情是终极实在的,但在福楼拜的解剖刀下,我们也许仍能见到近代爱情观念中的虚幻之处。 

三、何不跟着感觉走? 

我们常有抽象的、空洞的、虚假的、虚幻的、错误的观念。那我们干吗要有观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句话:跟着感觉走。我们干吗不直接跟着感觉走? 

我们无法只跟着感觉走。有时,你没什么感觉;或者,你有太多的感觉,这些感觉又随时随地变化。感觉纷纷杂杂,甚至互相矛盾,你一时感觉他带有敌意,下一分钟又觉得他很友好。说话不能总前言不搭后语,做事不能总颠三倒四,说话做事,多多少少得有点儿统一性。观念本来是感觉的组织,为我们的行为提供统一性。尿憋了,你却不跟着这感觉在繁华街口撒尿——除了尿憋的感觉,你还有别的好多感觉要照顾。 

我不是说狗熊的行为不统一,而是说,人在另一个层面上获得统一。人本是有观念的生物。观念不是处在生活之外那样来影响生活,仿佛我们能够脱离观念生活似的。我们的“具体生活”本来就是充满观念的生活。人不只是动,不只是动物,人行动。而所谓行动,指的就是与观念相联系的活动。惟存在真观念,才可能出现虚伪的观念,否则,它要伪装成什么呢?只有在可能存在更高的真之处,才谈得上犯错误,才谈得上虚假和虚伪。我们的感觉里浸满了观念。我们不可能把观念消除掉,只留下真实无欺的感觉,于是可以放心大胆跟着感觉走。 

习俗破碎了,甚至意识形态也破碎了,不再有什么观念能够“指导”行动,这时候,我们就只能跟着感觉走,虽然不敢肯定这些感觉真实无欺。我们到了个陌生地方,既没有经验,手里又没有地图,于是,我们跟着感觉走。不真实的观念泛滥成灾,整个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一片虚伪,认真的人就会警惕观念、反对观念。反对的是不真诚的观念,单纯观念的东西,脱离了生活经验,脱离了深厚的感觉。跟着感觉走这句口号,主要并不是在选择跟着观念走还是跟着感觉走,而是在反抗占据主导地位的空洞观念。八十年代人意识到了这些,说:十年动乱,十年乱动。旧的观念破碎了,新的观念阙如,我们仿佛不是在行动,而是在乱动。 

四、观念批判 

虚假观念产生虚假感情、促生虚假行动、引导虚假生活,缺乏观念的生活又琐碎无稽,乱动动乱,这让我们如何是好? 

这种两难局面,使观念批判成为一件重要的事情。读书人的天职在于明理,批判虚假观念,以求我们拥有有血有肉的亦即合理的观念。前面说到,宣传是引向空洞、虚假观念的主要途径。满文件满报告都是关于历史和现状的虚假观念,满街、满电视屏幕的靓男丽女和新潮商品,似乎要逼迫人们形成关于美好生活的虚假观念。 

此外,我愿格外加上一点——观念批判还包括:我们行为举止,并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获得观念的辩护。谁不得发发傻、抽抽疯?守其大端可矣。事事都要显得合乎或明或暗的意识形态,是当代生活的重大疾病。我们倾向于把平平常常琐琐碎碎的动机与欲望“上升”为观念。 

但观念批判并不是要也不可能一般地回到纯粹的感觉。观念批判始终是在观念的层面上展开的。但我不大想像哈耶克那样说,我们用观念反对观念,仿佛我们要用另一套观念来取代现行观念。观念批判从根本上说只是否定性的。观念批判这项工作,止于揭露流行观念及意识形态的空洞和虚伪就很好。我一直觉得,今天的读书人,要用一套正确的观念来指导时代,不仅是虚妄,更多是错误。观念转变不能指望观念批判来包办。批判松解了虚假观念的束缚,为真情实感的观念的生长开辟空间;而要生长出有血有肉的观念,所需的不是读书人的指导,而是每个人自己和每个民族自己的经验与实践。 

前面说到,只有存在更高的真之处,才会有虚假和虚伪。反过来,只要存在着更高的真,就不可能根除错误和虚幻。观念批判是无止境的。诸子以来,凡事要讲个道理,跟着就来了自欺欺人。也因此,诚被举为安身立命之本。诚当然要求我们不骗人,但首先是要求我们不自欺。读书人不是先知,不是要用自己的观念取代别人的观念,用自己的观念指导别人的生活。读书人不是世外人,其受虚假观念之制,殊不少于大众,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深入的反省和更严厉的批判,应是深刻的社会批判的前提。 


—End—

本文原载于《新世纪》 (2011年第4期)。特别推荐购买此刊仔细研读。该选文只做推荐作者相关研究的内容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出版机构所有。任何商业运营公众号如转载此篇,请务必向原出版机构申请许可!


点击下列标题,延伸阅读:



----------------------------------

混乱时代   阅读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好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