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终于拿到阿里的小奖状!

小林coding 小林coding 2024-01-01

图解学习网站:xiaolincoding.com

大家好,我是小林。

现在学生求职都挺不容易的,都得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校招,比如你是 2024 年毕业的,得大三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了,然后从大三下开始,就要通过春招实习(2 月-6 月份)->秋招提前批(7-8 月)->秋招正式批(9-11 月)->秋招补录(12 月)->春招(2月-4月)的各个招聘窗口找到合适的工作,各个阶段加起来,能持续 1 年,是一个持久战的过程。

刚开始出去面试,大概率是失败的,认知这一点很重要,失败是常态,成功才是偶然,切忌玻璃心态,不要给自己灌输自己菜是原罪。愿意尝试,愿赌服输,输的时候,不要过往烟云,聚焦当下的问题,要积极去复盘刚开始失败的面试,找到关键的问题点,单点突破,持续一段时间,这样刻意练习的方式,成长是很快的。

今天分享一位 24 届秋招上岸阿里巴巴同学的心得。

背景是末流 211 本,期间的坎坷非常多,最开始面试都是一面就挂了,从 8 月份挂到 10 月份,一直都 emo 的情绪,但好在还在持续面,后面已经认清了面试是玄学,积累了很多面试经验,最终在 11 月份才顺利上岸了大厂。

下面是这位同学秋招的心得,很真诚了描述了自己整体秋招的心态成长和变化的过程,我觉得心态一直保持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现实中的负反馈,得调整自己心态积极面对,坚持面坚持复盘下去,才能拿到正反馈的结果。

普通的坚持

到12月了,不知道大家在泡多少个池子,又在走多少个流程,也不知道你再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拿了心爱的offer准备总结你的秋招,还是在焦虑着自己的未来。

但我还是想说一句话:没关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合适的offer会在合适的时间来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写给你们,也是写给过去的我自己。

我不知道我是属于幸运的还是不幸运的;幸运的可能是我在2023年的11月拿到了喜欢的offer,不幸的可能是我为了拿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offer花了三年的时间,走了三年的弯路,在人生的无数个选择上最终构成了现在的境地。

我在秋招开始的前几个月,就开始每天坚持刷算法了,但并不是每次刷题都能有所收获,有时候会碰到一些很难的题目,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那种感觉真的很郁闷。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知道这就是学习的过程,我需要的就是坚持和耐心。算法这件事情,重在坚持,曾经做过的题目,过几个月不做,很容易忘记,为了保持算法的熟练度,秋招期间都一直在刷曾经做过的题目。

我是一个普通人,是普普通通的背景,也是普普通通的脑袋;我没办法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熟记各种八股文,也不能把他们之间的联系构造在一起。就像一个Redis,是一个内存型key-value的数据库。key之间连不成一个图,还没有持久化功能。

但是有一句话是:以你的努力程度,远远达不到拼天赋。我们的天赋是爸妈给的,我们改不了。

我们能改的就是后天的持久度、专注度、以及一往直前和不去比较的心态。

  • 持久度:一小时内,有多少分钟是在学习?一天内,又有多少个小时在学习?一个月内,有多少个这样的一天?坚持了几个月?
  • 专注度:在学习的时候,是把知识点存进了自己的脑子(A是啥)?还是尝试理解这个知识点(A是怎么做的)?还是将这个知识点和你脑子里已有的知识点相连接(为什么要提出A)?我学到现在,一直觉得我们不应该停留在【A是怎么做的】,而应该尝试进行【为什么要提出A】;这也是我之前提出的——你脑子里所有的key,有没有构成一个图?
  • 一往直前和不去比较的心态:我觉得这可能是我在我的秋招末期调整得最好的一部分,也是我拿到offer的最大原因。所以接下来我都会着重描述这个点。

克制焦虑

大家都是在中国这个不断考试不断比较不断筛选的培养体系中考出来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持久度和专注度。

但与之相对的就是,这意味着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焦虑,会焦虑自己和同龄人的差距,会焦虑自己的未来,甚至还焦虑自己没办法完成自己的初心。

相信有部分同学选择计算机就是想赚一笔大钱一笔快钱,在子欲养而亲仍待的时候,给家人一个好的生活(这也是我自己的初心)。

我知道大多数同学都没办法让自己不焦虑,正如以前的我自己一样。

但事实就是,你越焦虑,你对面试的结果的期待就越高,你面试的压力就越大,面试的表达就会越磕绊,面试时的思考就会越宕机,面试后你就会越焦虑,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

那我们要怎么尽力克制自己的焦虑呢?

1、别无目的地刷牛客。在牛客上你能见到世界的参差,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比人与狗之间的距离还大。你既然都如此焦虑了,你能不懂这个道理吗?过去的二十几年所导致的差距,甚至是从你是一颗受精卵就开始的差距,我们没办法在短短大四/研三这几个月就弥补的。他们的高薪offer都基于他们自身、甚至他们父母共同积累的各种资源而得到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比以前的自己做得更好,这就可以了。

2、立即动起来,无论去做些什么。如果你只是坐在那里动也不动,焦虑会让你陷入内耗,然后你自己就没办法把你自己拉出来了。这只会消耗你的意志力,消耗你对未来的信心,消耗你当下本就为数不多的快乐。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开始焦虑了,动起来,去接个水、上个厕所都好,但尽量不要打开手机软件(太危险了,说不定你就不是内耗了,而是焦虑地陷入小视频等奶头乐里了。)

再讲得具体一点,如何把控好面试的节奏?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非常焦虑非常看重这次面试,大概率会挂,除非你的硬实力非常好能让你过这个面试(例如本身的基础/项目非常优秀或者你有非常傲人的学术/实习背景)。

面试是玄学

面试其实是很玄的,你面试这么久了肯定也遇到这种情况——有些面试回答了90%却被挂,但有些面试回答得一团糟反而到下一面去了。

硬实力短时间之内很难上升,而且特别是现在大家都有一定的八股文基础、大家的项目都千篇一律的秒杀商城高并发、大家都没有实习(或者小厂实习/不对口实习)、大家的学历都不是顶尖的情况下,更多的是看你的软实力,例如↓

  • 你和面试官的沟通气氛怎么样?这意味着你是把面试官当同事、像沟通技术方案那样侃侃而谈;还是把面试官当成自己人生中一个判官、生怕自己回答不完善而错失了自己理想的人生。
  • 你的表达能力怎么样?这意味着你是能击中重点、有逻辑有架构地回答;还是想到什么说什么,磕磕绊绊记忆模糊地乱说一通?
  • 你的精神面貌怎么样?是自信大方、作为一个对面试有一定把控能力的面试者;还是畏畏缩缩、紧张得浑身发抖、回答个问题都要深呼吸的面试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圈,我相信你自己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体现的软实力都是非常OK的。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扩大自己的舒适圈,将【面试】这件事情容纳到自己的舒适圈里,也就是说我们要多多多多多面试。

真实面试难得,那我们就创造模拟面试的机会,在模拟面试中逐渐消除自己的不安感和焦虑感,当然也要有意识地构建自己回答的逻辑结构;而对于真实面试来说,首先就是要降低自己的预期——不关注面试结果,只要和面试官沟通愉快顺利、只要能帮助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次面试就是有效的有用的是成功的。

更何况,秋招的战线是很长的,从今年八月到明年六月,有整整10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太长了,前几个月就能耗死不少人。

现在11月末,你上牛客上有目的地去查查,是不是有不少帖子说自己放弃了面试机会/不想面试了/不想秋招了。

你只要一直坚持、尽力抓住任何和面试官沟通的机会,降低自己的预期(本质上就是降低自己的焦虑感,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尽量恢复自己的软实力),你就一定一定会发现自己的面试通过率提高了。

其实我说的这些也只是希望大家能做到,但大家做不做、什么时候迈出第一步,我都是不知道的,但我希望大家可以迈出这一步。万事开头难,慢慢地就会变好了。

大厂工作感受

以上都是说的【如何拿到心意的offer】,但我现在是在公司的会议上敲下了这篇文章,我还想说说工作的感受。

首先我选的是互联网的赛道,996这个名词看起来觉得自己能接受,但实际上做起来真的太难了。而且我现在还不是996,我有双休,但我还是觉得很辛苦。

辛苦在哪儿呢?我也不知道,我感觉这种辛苦充满了我每天的24小时。可能辛苦在横向沟通的时候,对方的已读不回;也可能辛苦在每天十二小时的开发都完不成的工作任务;还可能辛苦在每天各方同事的催促、出BUG的甩锅、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说的委屈…

结果辛辛苦苦打一天工,回到家了都接近十二点了,洗洗睡了又要开始明天的辛苦循环。我感觉我活着就是为了打工。在工作日,我任何生活上的快乐就好像是剽窃来的一样。

不是想说互联网很辛苦哈,确实互联网的辛苦是众人皆知的,当然相对应的也有高薪回报。我想说的是,可以再好好评估一下自己想要的人生,薪资和生活之间的比例是什么范围的时候,你才觉得自己是个人,而不是牛马。

至于学习心得、面试心得、求职心得,我自己的学术背景和性别可能也并没有很大的普适意义,而且大家到现在这个阶段了肯定也看了不少学习论,在这儿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最后,就祝大家可以拿到自己心目中喜欢的offer。无论如何,秋招这个阶段的回忆,也会和你的高三一样,充满意义且无法再来。

历史好文:

去腾讯面试了,我自信满满!

双 985 同学,秋招拿了什么 offer?

秋招结束,上岸美团!

上岸字节了!分享一些 ide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