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

鼓楼新悦 2023-09-1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JIC书局客 Author 唐骋华



据CBS报道,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最近研制出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疫苗,已在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老鼠身上进行试验并获得成效。虽然该疫苗用于临床还需要几年时间,但无疑为许多受该疾病影响的家庭带来极大希望。


疫苗使人类从上帝手中夺回了与疾病斗争的主动权,然而,隔三差五曝出的“问题疫苗”又令人揪心。我国接种疫苗最大的人群是儿童,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六岁,要接种12种疫苗,共22至25剂次。哪怕有一次出现不良反应,对家长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


 

疫苗为何一方面饱受争议,一方面又一针难求?今天带你读的这本《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普知疫苗的前世今生。作者不仅讲述了疫苗对人类生命安全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揭示了从制备、生产到应用,存在的弊端。相信,这对于普通人了解疫苗,会有很大帮助。



《疫苗的史诗》

让-弗朗索瓦·萨吕佐 | 著 

宋碧珺 |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年1月版



消灭天花

 

所谓“疫苗的史诗”,也是一位又一位科学家、医学研究者的史诗。正是靠这些人的不懈努力,疫苗才能从无到有、从初长成到日渐成熟,造福人类。

 

疫苗史上的第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德华·詹纳(又译琴纳)。1749年,詹纳出生于英伦小镇伯克利,自幼学医,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詹纳生活的时代,天花肆虐。当时的欧洲,每次天花疫情爆发,就要夺走数十万人的生命。据统计,在过去的两千年里,天花至少致死了两亿欧洲人。


所以詹纳立志,一定要征服这种可怕的疾病。



爱德华·詹纳 


研究过程中詹纳发现了一个奇特现象,挤奶女工几乎不会染上天花。这怎么回事?原来,挤奶女工长期接触患有牛痘的奶牛,很容易被感染牛痘。而牛痘,其实是一种轻微的天花。也就是说,感染过天花的人,会拥有对天花的免疫力。

 

这就是传说中的以毒攻毒啊!

 

这也符合人们的经验观察。举个例子,清代的皇帝顺治因天花去世,在选继任者的时候,孝庄太后挑中了八岁的康熙。理由是,康熙得过天花,具备了免疫力。

 

詹纳当然不会知道中国的事情,但挤奶女工的例子是明摆着的。受此启发,他展开了试验。詹纳从挤奶女工的身上提取牛痘疱液,然后找来一名小男孩,注射到他手臂里。很快,男孩感染了牛痘。一年后,詹纳给他注射了天花病毒。结果,男孩依旧活蹦乱跳。



 

试验成功了!就这样,世界上第一种疫苗——天花疫苗诞生了。事实上,“疫苗”(Vaccine)这个词,就是詹纳命名的,本意即指“牛痘疫苗”。

 

天花疫苗发明后,迅速传到世界各地,拯救了无数人。到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天花已被彻底消灭。詹纳因为开创性贡献,被誉为“疫苗之父”。

 

被长出牛角的人群包围的,就是爱德华·詹纳。原画:James Gillray


战胜狂犬病

 

巴斯德这个名字你可能第一次听说,但“巴氏杀菌”,你一定耳熟能详。现在市面上的鲜牛奶,都标有“巴氏杀菌”字样。实际上,鲜牛奶的正式名称就叫“巴氏杀菌奶”,即经过巴氏杀菌工艺加工的牛奶。巴氏杀菌法的发明者,就是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1822年生于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奠基人。他在微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建树,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今天只说跟疫苗相关的事迹。



路易斯·巴斯德 


1880年,58岁的巴斯德带领团队研究狂犬病。为什么研究这个呢?据说,这同童年阴影有关。小时候,巴斯德亲眼目睹家乡的一匹狼因狂犬病发作,四处乱咬,伤人无数。当时的医疗手段非常落后,要用烧得通红的烙铁,灼烧伤口。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在极端痛苦中死亡。走上医学之路后,巴斯德发誓要找到对付狂犬病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狂犬病的发病率高达百分之百,一旦发作,就无力回天。因此,谁能战胜狂犬病,谁就将名垂青史。这对于巴斯德这样的医学大咖,极具诱惑力。

 

那时候,詹纳采取的“以毒攻毒”,已经在天花疫苗上取得成功。巴斯德也遵循这个思路。但如何把狂犬病毒减弱到不致命的程度呢?巴斯德绞尽脑汁,拿狗、兔子、猴子做试验(可怜的小动物)。最后发现,将注入狂犬病毒的兔脑延髓暴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其毒性会有效减弱,达到给人注射的标准。



 

1885年7月6日,有人送来了9岁男孩小约瑟夫·梅斯特。三天前,他被一只疯狗咬了,手上、腿部、胯部伤痕累累。按当时的情况,他必死无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巴斯德给梅斯特注射了一针带有狂犬病毒的兔脑延髓。

 

之后是漫长的等待。三个月后,梅斯特安然无恙。巴斯德成功了!

 

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德研究所成立后,梅斯特当了看门人。1940年德军占领法国,德军强迫梅斯特打开巴斯德墓室大门,梅斯特坚决拒绝,为表决心,他愤而自杀。

 

初战告捷,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1885年12月,美国纽瓦克发生了6名儿童被疯狗咬伤的事件,美国人向巴斯德求援。于是,6个孩子横渡大西洋,前往巴黎。巴斯德给他们接种了狂犬疫苗,获得成功。


1886年,路易·巴斯德在位于巴黎乌尔姆路上的一间实验室中为人们接种疫苗

 

整个救治过程中,随行的《纽约时报》记者进行了跟踪报道。这使巴斯德声名大振,享誉欧美。1888年,巴斯德研究所成立,巴斯德担任首任所长。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如今,巴斯德研究所遍布世界,是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机构之一。而稍后成立的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则是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之一。

 

争议与选择

 

毋庸讳言,疫苗的潜在风险,确实会让公众感到不安。当某个人为偏见所迷时,就更如此了。

 

1999年,美国记者爱德华·霍普出版了一部1070页的巨著:《河流,一次回溯HIV病毒和艾滋病起源的旅程》。在书中,他指控波兰裔美籍科学家柯普洛夫斯基研制的一款疫苗,含有HIV病毒。由于该疫苗当年曾在刚果大规模接种,致使艾滋病首先在非洲蔓延,并逐渐传回美国。

 

《河流》的出版,掀起轩然大波。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迅速回应,否定了霍普的危言耸听,但公众的恐慌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一时间,坊间充满了对疫苗的不信任。



 

乙肝疫苗的遭遇,也很能说明问题。作为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乙肝让人闻之色变,直到乙肝疫苗被研制出来,人们才松了口气。1994年,新型乙肝疫苗问世,法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接种行动。几年里,约3000万法国人接种。

 

但不久就有媒体称,接种新型乙肝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多发性硬化症状,并引发神经性疾病。法国官方不敢怠慢,组织了药监局、卫生总署等展开调查,结论是,两者无关,疫苗是可靠、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声,力挺新型乙肝疫苗。

 

然而,法国媒体不依不饶,紧紧抓住若干不良反应的案例,持续质疑。民众的恐慌情绪也被挑逗起来,禁止接种的呼声日益高涨。最后,官方妥协了。1998年10月,法国政府宣布,根据“适用预防原则”,暂停中学内的疫苗接种。

 

但公众也不全是杞人忧天。即便原理和工艺本身没问题,也不能保证,疫苗的生产和接种过程就高枕无忧了。



 

2006年,日本最高法院判决日本政府向乙肝疫苗受害者赔偿总计390亿美元的巨款。原来,十年前日本政府提供的乙肝疫苗中,混入了肝炎血清,导致不少接种者患上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此外在1948-1988年期间,日本的公立医院长期用“二次针头”为儿童注射乙肝疫苗,造成交叉感染。

 

近几年,我国也多次曝出问题疫苗,如2010年的山西疫苗事件、2016年的山东疫苗事件、2018年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等等。这确实很难令公众放心。有人甚至觉得,最保险的办法,只有不打疫苗。

 

但诚如《疫苗的史诗》一书指出的,自诞生以来,疫苗拯救了无数生命,对当代人的健康早已不可或缺。生产和接种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但也不能因噎废食。

 

这方面,人类同样有过惨痛教训。2003年,因为观念和习俗原因,尼日利亚政府叫停了脊髓灰质疫苗的接种。结果是,上千名儿童不幸患病,且终身瘫痪。后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尼日利亚恢复接种,避免了悲剧进一步扩大。


一名儿童在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图片来源:ZUMA Press Inc


编辑语录


这是一本几乎每个人都能读懂的疫苗发展史,也可能是面对这些年关于疫苗的种种质疑、偏见、舆论,以及夹杂其间的利益博弈所给出的一份答卷。 整本书绝没有什么艰涩难解的医学术语,也没有复杂繁冗的实验数据,有的就只是历史上关于健康与生存的真实困惑,以及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非凡天才。


作者萨吕佐如拍纪录片一般,不断在笔尖玩弄镜头游戏,带着你穿梭于一个个国家和一座座实验室,或展示瘟疫横行下的人间悲剧,或直击疫苗制备现场及与之相关的大争论……且跟着他的文字走吧,那将是一次理念与情感的振动。


——《疫苗的史诗》编辑 高雪雯



疫苗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守护神,但它同时也蕴藏着诸多风险,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打疫苗时的情景和心境吗?你盼望哪种新型疫苗的出现?你对疫苗抱有何种态度?欢迎在评论中分享你对疫苗的见解,以及你与疫苗发生的“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