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长安三万里走来,品味诗词之美

商务印书馆上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2024-01-25





最近《长安三万里》火出圈,它让诗人走向大荧幕,同时也带领我们走进唐朝,见证其繁荣和凋敝,其中接连浮现的诗词仿佛在与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华与光彩:



在那里,可以有对朋友充满信心的劝慰,所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但同时,也可以有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激励与自信,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那里,可以有“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的大我,但同时,也可以有自由不羁的小我,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那里,可以有战士,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一般,一骑绝尘,豪迈于大漠边关,但同时也可以有隐士,能够终南归隐,与世事完全从容地辞别。


本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与诗词有关的书单,带领大家重新发掘、品味和咀嚼诗词这种特殊文体的不朽魅力。


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

毛诗笺(全二册)

〔西汉〕毛亨 传

〔东汉〕郑玄 笺

陈才 整理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版面舒朗、识断精审的《诗经》整理本

精研《诗经》十余年,重新排版,雅俗共赏

相传孔子删定《诗经》,子夏以“文学”名,长于治《诗》,后由荀况传于毛亨。汉武帝时《诗经》被列为官学,其中以齐、鲁、韩、毛四家为著,毛即毛亨。毛亨作《毛诗故训传》以授毛苌。东汉时郑玄笺《毛诗》,一般称郑《笺》、《毛诗笺》或《毛诗传笺》。

《毛诗笺》整理本以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巾箱本《毛诗诂训传》二十卷为底本,著名出版家、学者李梦生审读,参校足利学校本《毛诗正义》、五山版《毛诗诂训传》、清仿相台五经本《毛诗》、清武英殿本《毛诗注疏》和阮元校刻的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本《十三经注疏》之《毛诗正义》。宋巾箱本虽为坊刻,且有抄配或抄补,但其独到的版本文献价值不容忽视。

整理者精研《诗经》十余年,多有心得。本次整理,删去原书所附《释文》,重新排版,雅俗共赏,既为学界提供了一个识断精审的可信文本,也为广大《诗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便于阅读的友好读本。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本书更多详情:

《毛诗笺》全新整理本,还原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美好


《洛神赋》九章

戴燕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探究洛神及曹植写作《洛神赋》的真寓意

戴燕教授十余年的倾力之作!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又言“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川之神的传说无不令人遐想。然而《洛神赋》是否真的在讲洛神?千百年流传至今的洛神究竟是何人?

本书为戴燕教授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取楚辞《九歌》《九章》之意,特为九篇。作者从文学、艺术和历史等相关侧面,解读《洛神赋图》以及曹植写作《洛神赋》的真实寓意,重建曹植写作《洛神赋》的文学背景与传播过程,以此突破“感甄”说和“思君”说的旧式解读,并探究《洛神赋》跨越千年的文学生命力,让读者以更近的距离了解《洛神赋》以及《洛神赋图》。

出身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戴燕老师,从洛神的传说讲起,一点一点追溯考据,为读者讲述了《洛神赋》的前世今生。作者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文献和史书的记载,让我们穿越历史,看到了洛神是怎样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九章内容,就像九堂文学课,从写作时间讲到《洛神赋》的具体内容,带领读者回到魏晋,去抽丝剥茧,了解清楚。

此外,本书装帧精美,美不胜收。此书随文配有一张仿宣纸印制的赵孟頫手书的《洛神赋》;外封采用正背印刷,内有故宫版《洛神赋图》的经典画面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本书更多详情:

重新遇见全新的《〈洛神赋〉九章》


古典诗词品读录烟火

方笑一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凡尘烟火,相思无尽,风情万种

品读古诗词名篇,体验诗人日常生活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方笑一教授最新力作。作者将中国古典诗词分为“人间”“烟火”两大主题,所谓“烟火”即指中国古代文人在日常生活的种种活动、际遇、情感,因而所选诗词皆侧重于日常生活与俗世欲念。

作者选择了魏晋至唐宋间的经典诗词32首,将其以“凡尘”“相思”“风情”这三个主题进行了分类,其中既有耳熟能详如李商隐《锦瑟》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清照的《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者,也有相对陌生如陶渊明的《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柳永《鹤冲天》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者。

作者娓娓道来,语言兼具平实、优美两长,不仅一一解释诗词中涉及的典故出处,还不时与现实生活连接,生动呈现了中国人在古典时代的经典文本中的心灵感受:忙忙碌碌的无奈伤感,忙里偷闲的舒心惬意,功成名就的喜悦快活,孑身一人的苍凉寂寥。

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切入诗词之中,于风雅之外探寻人间烟火,使得本书不同于一般评鉴诗词风雅之作。作者试图还原诗歌背后的故事场景,如宝马雕车、浅斟低唱、桃李春风、江湖夜雨,使读者可以会意人生中的某一时刻或许也曾出现过相似的情景或感受,从而重温把握那一刹那的生命。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本书更多详情:
方笑一作品推荐|感受诗词里的人间与烟火


古典诗词品读录:人间

方笑一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心怀家国,羁旅江湖,静悟人生

品读古诗词名篇,走进诗人心灵世界

所谓“人间”即指中国古代文人在对家国和与家国息息相关的个人命运的关怀,因而所选诗词皆侧重于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

作者选择了魏晋至唐宋间的经典诗词35首,将其以“家国”“羁旅”和“静悟”这三个主题进行了分类,选诗“生熟相间”,既有耳熟能详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者,也有相对陌生如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阮籍的《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者。

作者娓娓道来,语言兼具平实、优美两长,不仅一一解释诗词中涉及的典故出处,还不时与现实生活连接,生动呈现了中国人在古典时代的经典文本中的心灵感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切入诗词之中,于风雅之外探寻人间烟火,使得本书不同于一般评鉴诗词风雅之作。作者试图还原诗歌背后的故事场景,如宝马雕车、浅斟低唱、桃李春风、江湖夜雨,使读者可以会意人生中的某一时刻或许也曾出现过相似的情景或感受,从而重温把握那一刹那的生命。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本书更多详情:
方笑一作品推荐|感受诗词里的人间与烟火


落红不是无情物
中国古典诗词选鉴

池万兴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品味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领略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新境界  

中国古典文学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而诗词是古典文学中最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粹之所在。对于诗词的鉴赏往往是初涉古典文学最先接触到的体裁和形式。著名学者池万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诗词鉴赏文章多篇,多收录于已出版的诗词鉴赏辞典,如《古诗鉴赏辞典》《全唐诗鉴赏辞典》《全宋词鉴赏辞典》《全清词鉴赏辞典》《中国禅诗鉴赏辞典》《古代言情赠友诗词鉴赏辞典》《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等。这些鉴赏文章虽然是作者多年前写的,但至今读来仍然符合原诗的基本精神,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仍然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落红不是无情物——中国古典诗词选鉴》共收池万兴鉴赏诗词文章129篇;附录部分收录池万兴和张新科先生合作写的几篇学术争鸣文章,对于理解诗词、认识作家作品具有一定的意义。


性别与文化
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叶嘉莹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叶嘉莹先生第一部专论古代女性词人的作品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
为女性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演进

构建了理论说明与评赏标准

词向来被视为女性化的文学体式,女性词尤其受到读者的青睐,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书中引进西方有关性别之论述从女性语言与女性书写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女性词作的美感特质演进之路:从早期的歌伎词到不成家数的良家妇女之哀歌,再到宋代李清照与朱淑真之略集大成,最后到明代特别是晚明花散千家而自成一别流。女性词作的美感特质与男性之作虽不相同,但却无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而时代政治与社会风习等方面的改变,则通过男性与女性自身对女性写作之观念的改变,影响着女性词作的美感演进。   

叶先生集女性、词人、学者于一身,对女性词从早期歌伎、良家妇女到两宋名家、明清才媛,进而至于现代史家、学者之词的发展,分别做出了深细的评赏与平允的衡量。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对古代女性词作中所蕴涵的追寻向往、苦难悲歌多一份理解与同情,更会对现代女性词作之能表现兴亡历史、时代关怀多一份倾心与尊敬。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本书更多详情:

新书速递 | 叶嘉莹:《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


弱德之美
谈词的美感特质

叶嘉莹 著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以“弱德之美”说为密钥

探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特质

本书是作者关于“弱德之美”之专论、讲演、访谈的首次结集。“弱德之美”是诠释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特质的本质性说法,也是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的创见。

其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压力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之姿态的一种美。凡被传统词评家所称述为“低徊要眇”“沉郁顿挫”“幽约怨悱”的好词,其美感之品质原来都是属于一种“弱德之美”。

本书以词人、词史为线索,从文学体式、性别文化、历史世变等多方面探讨词体的美感特质,紧密围绕“弱德之美”这把解词之密钥而展开,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叶先生近年来以诗词中的“弱德之美”为主题而撰写的论文及书序,第二部分为根据叶先生在多所高校中讲解“弱德之美”所辑录的演讲录,第三部分附录为叶先生之友人及弟子所撰的研读“弱德之美”的相关论文及访谈录。作者对“弱德之美”的欣赏和体认出于她自己平生之天性与不渝之持守,通过本书,读者还可以亲切地感受到学术与人生相融合而闪现出来的幽美与光华。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本书更多详情:

新书速递 | 叶嘉莹:《弱德之美:谈词的美感特质》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诗与人格
传统中国的阅读、注解与诠释

[美]范佐仁 著

赵四方 译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从“诠释学”的角度解剖《诗经》密码

一部关于中国典籍《诗经》的诠释史

本书是一部探讨《诗经》解释的著作。它既不是对《诗经》的一种解读,也不是有关《诗经》解释的历史,而是尝试探寻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主导《诗经》解释的那些原则。

作者深谙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从《论语》《孟子》《左传》,以至《二程集》《朱子语类》等儒家典籍中寻绎出解释《诗经》的原则,从西方诠释学的视角探讨《诗经》学史上纷如聚讼的经典问题,如《诗序》之说、“六义”之旨等。在此过程中,作者不仅注重分析诠释者的处境、立场与关怀,而且关注诠释者与原作者共通的经验与情感。

本书认为,诠释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塑造了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制度,也塑造了传统中国人对“人格”的独特认知。不同时代的诠释者在理解和解释《诗经》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身。

此外,本书作为“二十世纪人文译丛”之一,装帧设计精美,本书封面图案取材自南宋马和之所画《诗经》,画面意境十分悠远,与内容相得益彰。

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本书更多详情:
《诗与人格》| 一部关于中国典籍《诗经》的诠释史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其他交流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从长安三万里走来,品味诗词之美

商务印书馆上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