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辈不出,如苍生何”!

商务印书馆上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2024-01-26

为了民族复兴,多少英雄前赴后继,秋瑾便是其中之一。公元1907715日(阴历六月六日),秋瑾于家乡浙江绍兴的轩亭口以谋反罪被杀害。消息传出,迅速扩散,在各界激起强烈反响。

本文选取《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夏晓虹 著)《晚清人眼中的秋瑾之死》中的部分内容,为大家展示由秋瑾之死引发的巨大风潮,尤其是《申报》的态度与举动,与大家一同了解晚清社会中的心态与文化氛围。

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夏晓虹 著

点击图片查看本书更多详情



晚清人眼中的秋瑾之死

舆论的抗争

晚清的舆论界,基本是民营报刊的天下。中央政府虽握有《京报》、《政治官报》(1907年11月5月创刊)以及各部所办之《商务官报》《学部官报》等,各地官方自1902年12月直隶总督袁世凯创办《北洋官报》以后,亦仿行其事,但官办报刊无论数量抑或影响,均无法与民办者相抗衡。

以致1907年4月宪政编查馆大臣奕劻等奏请开办《政治官报》时,言其重要性,也必称说“私家报纸”,“往往摭拾无当,传闻失实,甚或放言高论,荧惑是非”,故欲“正民心,自非办理官报不可”。

加之,民营报刊大多同时揭载“上谕”“宫门抄”及重要奏折、法律条文、章程等,兼有官报之长,且信息量更大,言论更自由,自然更受个人订阅者的欢迎。

在秋瑾被杀事件中,民报所扮演的角色,便出色地展示了其代表与左右舆论的现实功能。

秋瑾遇难后不久,一直关注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一案的各民间报纸,立即将重心移向秋案,连续不断的追踪报道,使秋瑾死事的每一细枝末节均毫无遗漏地公诸报端。

各报虽有政治立场的区别,如上海《时报》的鼓吹立宪,《神州日报》的宣扬革命,不过,在同情秋瑾、指斥官方的舆论导向上,仍表现出相当大程度的一致性。综述民报在此中的作为,江苏教育总会所言最称切实:

……报馆为舆论之代表,其所纪载容或有一二传闻失实,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凡诸陈说,非为一人,为全体也;非为浙江,为天下也。

而若于众报中取样例,《申报》自应居于首选。

申报馆

在晚清全国报刊中,1905年2月版面改革后的《申报》发行量高达万余份,在绅商界广有市场,又自1906年1月美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出出售申报馆动议,华人在报社的主导力量便明显上升。因而,即使从销量及反映国民言论着眼,《申报》亦颇具代表性。下文讨论秋瑾死事,于报界之偏重《申报》,另辅以他报消息、论说,原因在此。

《申报》对于秋瑾一案的报道,始终集中在居于重要版面的“专电”与“紧要新闻”两栏,又配合以“论说”“文苑”“要件”“舆论”等栏目,总字数约计三万。

绍兴党狱的首见《申报》,为秋瑾殉难后一日。7月16日的“专电”第一条消息,即由绍兴府太守贵福的查封徐锡麟家所开天生绸庄,而提及“拘拿徐创设之大通学堂学生,内有某生被兵役枪伤”。18日的“紧要新闻”中《查封徐锡麟家产学堂之骚扰》一条,则第一次通报了秋瑾被害的有关情况:

绍兴明道女学堂教习秋瑾女士曾至日本游学,程度颇高。近被人指为徐锡麟党羽,遂被拿获,立予斩决。闻者莫不懔懔。

1907年7月23日《申报》发表的《论绍兴冤狱》

此后半月,几乎逐日均有关于秋瑾事件的续报。言其被捕,指为栽赃陷害:“(押解途中)行至某处,某兵将手烟[枪]二枝掷于道旁,遂指为由女子[士]裤中落下。”述其遇害,深表同情:“女士身穿白色汗衫,外穿元色生纱衫裤,脚穿皮鞋,钉有铁镣,两手反缚。由山阴县署至轩亭口,一路有兵防护。临刑时女士不发一语。”并详细、及时地披露秋瑾被杀幕后的种种传闻:

杭州新军第一标标统李益智因前次来绍未蒙学界欢迎而挟私报复;绍兴乡绅胡某、袁某因与徐锡麟常相联络,恐被株连而抢先诬告秋瑾;浙江巡抚张曾敭之幕僚某姓因平日笼络学界,闻张大愤恨于徐锡麟刺杀恩铭,谓“学生无不可杀”,惧失张欢,而力主严办;绍兴知府贵福审案时,被其早先认作义女的秋瑾咬定“义父乃是我同党”,怕于己不利,故赶赴省城张曾敭处危言耸听,终获就地正法手令。

《申报》迭次报道的语调,也越来越强化了与官府对立的倾向。其间译自英文《字林西报》的一则通讯,显然给予报馆同人以极大启发。

18日的消息述及秋瑾被处死,不过使用了“懔懔”二字表达叙述者的心情;次日的简单记写秋瑾“被拘拿,业已就地正法”,态度更为客观。而19日当天刊出的《西报论徐锡麟被刑之酷》的“紧要新闻”,引某英人致《字林西报》一书,将徐被惨杀放在“中国政府正在商议立宪”的背景中讨论,代表“文明国中人”指责清廷:

彼官吏既杀徐,而又取其心以祭死者,果已野蛮矣;竟又株连其亲族朋友,此等手段,徒使吾外人增轻视华政府之心耳。

已有明确暗杀行为的徐锡麟,西方尚且为其被刑处置之野蛮鸣不平;未曾举事的秋瑾竟遭仓促杀害,自然更易引起同情。此后,《申报》对官府的抨击力度便转而加强。20日的有关报道标题已使用“株连”一词,21日的新闻稿则进而出现了“此次惨被株连,无不同声叹息云”的行文,后更以“奇祸”“冤狱”“冤杀”等字眼指称秋瑾死事,大张旗鼓地为其鸣冤叫屈,并使这一抗争活动自始便具有要求法治的内涵。



往期回顾
书讯 |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6月新书榜
新书推荐|如何像真正的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新书推荐|货币思想史上引发轰动的里程碑式名著
《中国经典十种》:对“旧经典”的新阐释
《事实的真理,或然的科学》|中西方古典校勘学之比较研究
《陷入奇点》:在“后人类”的未来,如何做“人”?
《仪礼注》:了解古代中国人生活礼仪的核心典籍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其他交流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我辈不出,如苍生何”!

商务印书馆上海 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