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 |《什么是德意志音乐——博希迈尔教授中国讲演录》


直到1871年,德国才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而存在。歌德与席勒在18世纪末发出叩问:“德国?可是它在哪里?我不知何处能找到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这样频繁地提出自我身份的问题,也没有任何其他民族像德国人这样强烈地通过音乐来表述对自己的理解。《什么是德意志音乐——博希迈尔教授中国讲演录》围绕“何谓德意志音乐”“何谓德意志”的主题,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德国音乐、哲学与文学中所体现的“德意志性”,是一部以多元视角对自我身份认同问题进行重新审视的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著作。



内容简介

迪特·博希迈尔教授是极具跨学科视野的学者,在当代德语文化界颇负盛名。2018年秋,他应邀在上海与北京的高校及研究院进行系列讲座,并与中国学者进行对谈。他从文学、音乐与思想史的角度,畅谈德国音乐与文学中的“德意志性”究竟何在,探索“德意志性”这一概念从歌德到托马斯·曼,从贝多芬到瓦格纳,经历了怎样的衍变,以及音乐家与文学家之间又有怎样的相互影响,以及德国音乐与文学在获得民族独立性的同时,如何超越狭隘的民族性,呈现出多彩又深刻、矛盾又迷人的模样。

作者简介

迪特·博希迈尔(Dieter Borchmeyer),1941年出生于德国埃森,海德堡大学荣休教授,巴伐利亚艺术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极具跨学科视野的国际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是18至20世纪德语文学及音乐戏剧,著有数十本关于歌德、席勒、莫扎特、瓦格纳、尼采和托马斯·曼的专著。2017年,他因其在研究并介绍歌德的生平、作品及影响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金色歌德勋章,这是总部设于德国魏玛的歌德协会的最高荣誉。

译者简介

姜林静,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文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中的政治神学思想、德奥古典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19至20世纪德语诗歌。

译者简介 

余明锋,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和慕尼黑大学联合培养),慕尼黑大学博士后,现为同济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



目  录


前言  


什么是德意志音乐?  


《欢乐颂之歌》与《德意志之歌》

——国歌与国家神话  


席勒与瓦格纳

——发现德意志性  


尼采与瓦格纳

——批判之为激情与论战  


“被光照的数学题”

——歌德评价中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音乐诗人克洛卜施托克  


德国大学与德国哲学

——相互影响的幸福与终结


重新统一以来的德国人  


何谓德意志?

——一个并不只是德国的问题


什么是德意志音乐?

——博希迈尔与杨燕迪对谈录  


何谓德意志?

——中德三人对谈


译后记  


前  言

(节选)

在欧洲或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向有教养的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德意志的本质究竟何在?德国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产生的世界意义究竟何在?想必得到的答案多数是,德国首先因其在哲学和音乐领域的成就而被载入世界文化史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1781)在哲学界引发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为现代思想奠定了崭新的基础,正如巴赫的音乐与维也纳古典派为人类打开了全新的音乐视野。


两个多世纪以来,围绕“何谓德意志”的讨论也深入到音乐领域。事实也的确如此。18世纪末以降,音乐恰好成为德意志身份认同中的瑰宝,神话般地使德国获得了作为一个文化民族存在的合法性——而且无论从德国内还是德国外的视角来看都可认同这一点。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民族像德国人这样强烈地通过音乐来表述对自己的理解。所有伟大的德奥作曲家,从贝多芬到勋伯格,全都摆脱了音乐史中的种种变迁而参与到这场关于德意志性的讨论中。这场争论围绕两大基本模式:第一种认为德意志音乐的特殊性在于其深刻性与缜密性,德意志音乐也由此与意大利(或法国)音乐区分开来。其中最重要的对立就是“和声”与“旋律”之间的对立,前者是德意志音乐的主要标志,后者则是意大利音乐的主要标志。这种对立背后的原因是声乐在意大利的主导地位及器乐在德国的主导地位,两者分别表现出这两个音乐强国各自突出的民族特性。第二种音乐模式自18世纪起被称为“混合品味”(das vermischte Geschmack),它与第一种模式形成对立。这一概念描绘了德意志音乐中源自意大利和法国的不同风格元素之间的综合,它赋予了德意志音乐一种万象性的倾向。瓦格纳后来在《何谓德意志?》(Was ist deutsch?,1878)一文中表示,这就是超越一切民族束缚和限制的“纯粹人性”(das Reinmenschliche)。

……

歌德与席勒,青铜雕像,1857,魏玛


一个德意志的民族国家对歌德和席勒而言是无法想象的。《赠辞》中的另一首双行体挽歌这样写道:“你们希望,将自己构建成国家,德国人,这是徒劳。/ 但你们可以,因此更自由地发展为人。”这种意义上的“德国人”早已是一种超越政治的、纯粹精神的、人文主义和世界公民意义上的理想,这就是从歌德、席勒、早期浪漫派一直到海涅、尼采和托马斯·曼(Thomas Mann)所说的“世界德意志性”。因此,18世纪下半叶就出现了世界公民意义上的德意志“文化民族”观念,以此与局限于德国人的“国家民族”区分开来。

……

柏林墙


东西德之间的高墙于1989年倒塌,两德重新统一,一股民族热情曾经席卷了整个德国。如今这种热情早已消失殆尽,甚至惨遭唾弃。今天的权威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不断提醒大家,重要的不是德意志身份,而是欧洲身份。然而,人们真的可以撕裂这两种身份吗?从歌德到尼采,再到托马斯·曼的世界主义传统中,并不存在德意志身份与欧洲身份之间的差异,德意志身份中就包含着欧洲身份,这也是托马斯·曼用“世界德意志性”这一概念所传达的内涵。将欧洲身份作为德意志身份的反命题,这种做法是相当没有建设性的。如果将两者视为辩证的统一则会有效得多。当我们去法国或意大利旅行时,我们首先感受到对方是法国人或意大利人,其次才是欧洲人。坦诚说,我们在这些国家主要想寻找并体验的并非其欧洲性,而是构成其自身民族气质的东西,并非我们也同样拥有的东西,而是与自身构成差异的他者。欧洲是一个抽象体,只有当不同的民族气质得以具体化时,才能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出一个欧洲。只有在国家、民族与精神的差异中才能获得欧洲的统一。

……



  《什么是德意志音乐

——博希迈尔教授中国讲演录》

〔德〕迪特·博希迈尔  著

姜林静  余明锋  译

16开  精装

定价:68元

商务印书馆

扫码购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书推介 |《什么是德意志音乐——博希迈尔教授中国讲演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