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群嘲的二次元烂梗“角色也有自己的生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味的?

夜間瀨玻璃 BB姬 2024-05-01


夜間瀨玻璃丨文


上周周末,隔壁日服的《蔚蓝档案》开展了自己的3周年庆典。


周年庆这种东西大家都熟,零零碎碎(但去不了)的线下活动,即将更新(准备沉船)的游戏活动,还有一年好几度的限定电商,以及在最后压轴作为预告的 5th PV。



这次 BA 的 5th PV 并不长,前前后后也不过80秒,没有台词,出场也都是大部分玩家熟悉的角色,但它仍然让不少老玩家激动了半天。


在发布之后的5天时间里,这支PV在油管已经破了百万播放,而且后劲都相当足,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有不少人热情地讨论着其中的细节。



橘生淮北则为枳。


微妙的是,在和群友聊起这支洋溢青春与美好的 PV 的时候,大伙都没来由地想起了国内一个争议十足的梗,这个梗在国内的社区可谓“臭名昭著”,但放在这里又好像恰如其分。


而这个梗,就是“角色有自己的生活”



“角色有自己的生活”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梗。


如果你也有在贴吧、论坛闲逛的习惯,那对于这句话应该并不会太陌生,因为这句话极富攻击性,在本就逼仄的网络环境,高强度地低气压着每一个人。



但在另外一方面,这个梗的初衷其实是一种认同。往前倒几年,你可以看到有人用这句话来夸赞游戏世界观的完整,角色的立体多面,玩家会用“角色有自己的生活”向其他人安利自己喜欢的游戏。




所以,游戏角色到底能不能拥有自己的生活?







在溯古之前,不如先看看现在充满攻击性的“角色有自己的生活”。


从字面意思上看,这句话并没有包含什么恶意,仅仅是一种陈述,或者说是一类观点。


但在社区的压抑氛围着墨下,这个梗会因为各种各样的背景故事,而被引申到NTR,绿帽癖,反串狗等等更具有羞辱意味的解释。



当然,论坛骂战和国骂一样,单方面的感情输出不值一提。重要是的和这句话一同出现的笑哭Emoji,有了这个表情,普通的言语攻击就会变成身份有别的羞辱与嘲弄,也更符合如今互联网上针锋相对。



其中最有标志性的,就是《少前2》里的“黛烟”。



冲突爆发于《少前2》的三测时期,彼时“黛烟”虽然还未正式在游戏中登场,但是关于角色剧情的一系列内容都已被实装,并通过玩家间的解包数据,开始被大范围传播。


这段剧情到底说了什么?


根据社区里玩家的整理,在与指挥官分散之后,黛烟在准备当地庆典的过程中,与剧情中的另一位男性NPC“雷蒙”关系密切,并反复尝试通过“动之以情”的方式,劝诱“雷蒙”放弃他策划的恐怖袭击……



这段剧情虽然在公测时被修改,但还是没能挽回《少前2》的口碑,舆论自此彻底爆炸,一发不可收拾。


在《少前2》身处舆论漩涡时,玩过《少女前线》本作的我,也曾尝试回忆“黛烟前身”95式在剧情中的表现,看看有没有什么找补的方向,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一方面大概是因为时间太过久远,只有零星的几个名场面还印在脑海里,另一方面,95式在游戏的主线剧情中鲜有出场,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边缘角色。


她的婚纱皮肤甚至没有剧情


没有剧情着墨的情况下,前作的“95式”塑造其实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台词、语音来呈现的,加之《少前》的本作有好感度和誓约的设定,95式本就片面的人设,也有了之后热恋伴侣的标签。


没有玩过《少前》的玩家,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少前2》剧情中更隐秘的雷点。


它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影响改变角色的重要节点,角色不和主角建立联系,而是与其他异性角色建立联系更重要的是在“95式”变成“黛烟”的过程中,角色的人设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曾经玩过《少前》,现在还玩《少前》的人不能接受这种区别于前作的变动。


设定集设定

剧情原文


《少前2》出现的问题,很像一类名叫“幽灵苹果”的自然现象。


冬季雨雪天,快腐烂的苹果被冰封冻结,天气回暖时,风吹树晃,冰壳内部的苹果最终变成了一团糊状从底部脱落,但冰壳还挂在树上。



《少前2》想不起原本“苹果”的模样,于是拿出了一个全新的苹果,想办法塞进之前脆弱的“冰壳”,最后只剩一地鸡毛。


不过这并不重要。


因为在感官上,费劲巴拉地解释它让人不满的原因,远不如一个“NTR”来的直观,而情感关系上有了言之凿凿的“NTR”,“角色有自己的生活”也就自然变成了《少前2》的代名词。


“角色有自己的生活”不堪的一面,其实是一种逻辑的滑坡。


在这一面“生活”并不真正代表角色的生活,个性,而是代表了一种情感关系,与玩家之间有了互动,建立了联系就顺理成章变成了我们之前聊过的“ML(Master Love)”。




国内二次元和日本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这里普遍没有同人文化基础。


在海外原本“角色也有自己生活”的部分,有了原作角色与角色关系之后,粉丝自己会通过同人的方式,找本子、同人小说去填补。


但现在国内同人并不发达,缺的这一块很多时候就比较看手游厂商的剧情水平。国内ML党和百合党争端其实也有争夺官方资源的意思,一方比重多了,另一方必然会缺失。


我蛮喜欢的一本原神百合本,在国内不敢想


之前闹得时间最长的可能是《明日方舟》的“博士戏份”问题,也是一样。


《明日方舟》的世界观布局非常复杂,在很多的活动剧情中,你甚至有可能看不到玩家扮演的“博士”出场,自然也就谈不上之后的“在重要的时间点与角色建立关系”。


这类剧情虽然算不上标新立异,但是却也和当时主打美少女收集的其他手游确实也有了一定的距离。



同时因为XP的不同,想让“博士”更有主动性,能和更多角色建立联系的“DL(泛化)党”,自然也就收到了吹捧剧情,更喜欢从设定本身出发的“设定党”的堵嘴。


彼时,“角色有自己的生活”这句话的含义远没有如今这般不堪,只是在立场的渲染之下,变成了杀死讨论的一类驳斥。


而《明日方舟》也只是大环境下的缩影之一,类似的当然还有CP党争,百合拉郎,互联网的针锋相对大家都明白,抢占话语权的方式之一就是拿“角色有自己的生活”这种无害的台词堵嘴。


本身无害的原点,延长线却因为环境的逼仄而日渐扭曲。






那么“角色有自己的生活”真正的模样又是什么?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所有游戏,“角色拥有自己的生活”毫无疑问是出类拔萃的优点,比如你可以在野炊里追寻旅行中的商人,在上古卷轴里看日落而息的NPC锁上房门。


“角色拥有自己的生活”这句话的本质,其实是向玩家展现出角色的方方面面,呈现出这个世界或幻想,但却真实的运作规律,最后让玩家喜欢上角色充满可能性的生活本身。



至于能让我还有我的群友,在“烂梗”中“返璞归真”的,正是在文章开篇时提到的,《蔚蓝档案》上周末发布的 5th PV。


前面也说了 5th PV 只有80秒,满打满算其实也就83张插画。但这83张插画已经尽可能地展现出了基沃托斯这个世界本身的魅力所在,已经向玩家呈现出了角色自己的生活是多么有趣且吸引人。



在这些没有角色出场的空镜头里,会看到战车与普通的轿车公交,一起停靠在路边,会看到街角的红绿灯下挂着“禁止手榴弹、火箭弹”的警告牌,会看到路标上指向着玩家熟悉的古书馆,标识上的人形也顶着光环,挎着的步枪。






而随着时间推移,会看到小道转角的凸视镜里有并行的好友,会看到女孩们三三两两的在电车站等待通往学校的电车,会在电车上看到宣传栏里打着新闻与学校的口号,而在旁边的广告栏里则张贴着贴着吉祥物的推广。





距离拉进之后,能看到不同样式的鞋子以被扔在某个玄关里,各色的书包被堆在沙发上,在办公桌上,你可以看到几位学生留给你的纸条,有的留了名,有的只是画了个可爱的LOGO。





这里的每一幅插画,都好像都在强调这个世界的与众不同,但每一幅画好像又熟悉,亲密得恍如日常。


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学生在学校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日常故事。


大家在宣传栏里张贴起学园祭中准备开展的项目,在黑板上写好接下来几天的日程,登上高处装饰来往走过的校门,在楼道里搬运各式材料。






而同学之间会因为关系好而自然地腻在一起,用一只胳膊从身后抱住她看她惊慌失措的反应,在累了的时候自然地枕在好友的腿上小憩一会…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中,每一个玩家熟悉的角色其实都在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在学园祭里经营着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有的人因为街边摊中寻找美味而被抓拍,还有的人因为一时兴起办起了乐队……







即使这么多页都没有玩家扮演的老师的出现,这里的氛围,或者说这个世界的基调都始终如一,角色享受着节日,用各种方式享受着自己的生活,每个女孩都是自己青春的主角,这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另外一边,玩家也能从细微之处,感受到自己好像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在海边的音乐节,出镜的是「阿里乌斯学院」仅剩的四人。


在游戏中如果没有老师的干预,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浅紫色头发的女孩“亚津子”会死在自己的好友手上,而作为领导者的“纱织”以及其他几人都会因为计划失败而被清理。



后来正是因为有了“老师”出现,这一切才得以扭转,亚津子得以在沙滩上和自己的两位好友嬉笑,而纱织为了补偿自己的过错,则在一旁的舞台上打工。





这些温馨的画面,也是角色自己的生活,和上面的一些区别就是这些生活,是因为“老师”才得以出现的美好。


“角色有自己的生活”的抽离,本质上其实还是这些生活能不能吸引玩家,能不能让玩家感受到这些角色的存在本身。




这些足够立体的角色,在一个完整的世界里,本就能演绎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PV发布之后,NGA上有个“以鞋认人”的帖子,用的就是PV中,堆在玄关的几双鞋。


可能是XP所致,也可能是其他什么,总之论坛里的人根据鞋子的样式,摆放方式,猜到了它们所属的主人。


https://bbs.nga.cn/read.php?tid=39062417


复述一遍可能有点逆天,但是回头想想直到现在我们仍乐此不疲地挖掘着,角色残留在自己生活中的痕迹,又怎么可能真的讨厌“角色有自己的生活”呢?



话到最后,想想这些茫茫多的争论,大抵也尽是那些印象里美好的角色,在时间的推移中变从人设里滑落,变成了一颗又一颗的“幽灵苹果”,最后落了地化了水,却没能生根,好像就从未出现过一样。



-END-



往期精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