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西川:选题的第五种评判标准


关于选题,经常听到的评价是:不是检验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一看研究发现,就知道结论是描述性的,通俗易懂),就是揭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现象(很多时候,研究的都是一个次要因素),或是整了一个大家看不懂的理论(很多时候是这个理论没有讲清楚,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或是整了两张皮,一张皮是理论,一张皮是实践,二者之间一点关系都没有。

从当学生到当老师,我见过的有关选题评判标准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以小见大。言下之意,是不要整大题目。通常,在一篇硕士学位论文里,大题目是说不清楚、难驾驭。之所以会选大题目,很多时候其实选的是某个领域、对象或方向,而不是问题,尤其是一个具体的问题。

第二种是要有文献基础,所研究的应是科学问题。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做文献功课,就是即使做了文献功课,文献评述基本上也是个摆设,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支持作用。这种缺科学问题的选题,给人的印象就是即使读的是研究生,用的思维和分析框架仍和普通人一样,不够专业和严谨。

第三种是要能自圆其说。自圆其说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观点在逻辑上能自洽,另一层意思是研究设计、思路和方法能行得通,说出来大家能接受。对于前者,通常缺的不仅是观点,还缺少对观点内在逻辑的阐释与论证;对于后者,既缺对方法的整体部署,又缺方法之间的配合。简言之,就是既有断点,又有短板。

第四种是要有预设,即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给出预设。问题与预设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没有预设的问题就是空洞或模糊的。缺乏预设的选题所带来的不利后果,最致命的就是压根看不到观点(观点的胚胎就是预设),而观点恰好又是关键中的关键。近三百年来的科学哲学发展告诉我们,科学发展靠的就是提出预设并进行证伪。

我想,除了上述四种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变量要有准确的定义和度量,这是我最近才想明白的。

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研究XY的影响或效应,这种选题看上去中规中矩。在具体操作上,大家把注意都集中在了计量模型和方法上,对内生性问题、异质性分析、作用机制和稳健性检验等非常上心。从文献上看,做这类研究的人很多。但是,关于因变量和核心自变量的定义和度量,大部分研究却不够重视,常常用遵循已有文中的某种做法来一笔带过。严谨的计量实证研究需要给出明确的定义和合理的衡量方法。从审稿人和同行的眼光来看,仅仅只说遵循某某的做法是不够的,难以让人信服。

我现在评价选题,主要采用的是第五种标准。用这个标准更直接和透彻,如果用其他四个标准,常常扯东扯西,或者被人用创新标准太高来掩盖或找借口。现在比较流行的玩法就是将XY做成合成指标,但是用合指标来衡量XY问题就是包含了太多信息,太多干扰,太多偏差。变量度量这个标准,妙就妙在这里。说某某和某某的关系,或者说什么变化之类,常常鸡鸭讲,各说各,难以取得共识。回到事情的原点,就是来说事物的性质,定义就是对事物性质最好的把握,而计量实证揭示和验证的是规律,这必须建立在对事物准确度量的基础上。准不准,说的是鸭的事情,不要拿鸡来说事;或者明确说要一斤,用八两来说事情。这是基础,不行就是不行。但是,这并不是不能做,因为明知道变量这部分不行,硬做的还很多,比比皆是。

如果有人明知不可为还要为之,并且还来问我,你是老师,为啥没有能力提升它?我的回答是,这个选题在变量定义和度量上出了问题,即:术语明显不统一,定义不清,逻辑混乱等,当然,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只是简单地模仿或遵循而已。举个例子,有一个选题是“相对贫困农户金融能力及其对家庭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在这个题目中,相对贫困,金融能力和家庭脆弱性是在文献中难以衡量的(很多时候,没有做过此类研究的,搞不清楚难以衡量的关键点到底在里)。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我的研究必须突破对“信贷需求”的衡量。在已有研究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衡量,一种是间接衡量。对此,Petrick写过一个综述。显然,那种直接拿样本农户得到贷款数额来衡量信贷需求的方法是不行的。幸运的是,我接触到了一个包含意愿调查的数据。这同时说明,选题是一揽子的事情,它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如问题、文献、计量模型和数据等。从这个角度来讲,变量衡量取决于数据。

以前,在看到题目和提纲的时候,我还会在自己的大脑里努力搜寻,认真地想,这些问题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提出来的,关于这些问题的已有认识是什么,等等。现在,基本上把这些环节跳过,避开纠缠变量之间的关系,直接看变量界定与衡量那部分。可以说,看选题中的变量定义与衡量,是我这学期在教学尤其是论文指导上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我以前没有想明白的地方。

治学,回到原点,原点就是概念。就实证研究而言,就是变量。具体而言,做实证研究,就是要在变量的定义和度量的基础上盖大楼。以前的老先生们治学,对自己和所指导的学生都很严格,可以说,在概念和变量上一丝不苟。在我的印象里,老先生对全文或全书的基本要求就是,应有核心概念,有明确具体的含义,核心概念不能变换或偏移,前后要一致,显然,用多个术语来行文就是大忌了。在方法和技术如日中天的今天,变量的定义和衡量,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当然,以上谈的好的方面,属于理想的情形,是我自己能力也达不到的,但我心向往之。我分享出来,希望和年轻朋友共勉。




/ 文心雕龙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