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西川:我记忆深处的两本经济学著作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3-10-24

我记忆深处的两本经济学著作

     自1995年大学本科开始接触经济学,已有20多年了。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工作,一路走来,学过一些经济学教材,读过一些经济学著作。随着时间慢慢久远,很多学过的经济学知识都已经“还给”老师和作者了。有些知识当时学的时候是很认真的,考完试就忘了,有些书读的时候也下过大力气,笔记记得密密麻麻,但随着教学科研工作中用的少,也慢慢淡忘了,可以用烟消云散来形容。最近,我好好盘点了一下,想想到现在还能记下哪些书,哪些书仍是念念不忘的?

一、我记得的两本书

    想来想去,有两本书始终停留在我脑海中最为显著的位置。它们分别是:樊纲教授的《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和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前一本是樊纲教授在哈佛做访问学者期间的读书心得,后一本是张维迎教授在牛津大学的博士论文。与通常经济学里的宏篇巨著不同,这两本书都不厚,读起来也比较快。关于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学界多有评介和论述。在这里,我主要谈谈自己对两个本书的认识和感受。

    先来说说,我记住了这两本书的哪些内容。有关微观经济学,自己读过一些教材和专著,也参加了好几次考试。可以说,《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这本书给我的帮助是最大的。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建立起了自己对微观经济学的一个认知框架。在我看来,这个框架就是三个均衡。这也许是有时微观经济学也叫一般均衡理论的原因吧。这本书阐释了三个均衡:交换均衡、生产均衡和一般均衡,前两个均衡分别针对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最后的一般均衡针对的是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同时包含的市场。这三个均衡是对市场运行机制的抽象概括,阐述了消费者之间、生产者之间以及市场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换”机理。从逻辑上看,这三个均衡在书中呈层层递进的态势。这本书做到了在内容上推导严密、环环相扣。这种逻辑层次性还不是我最在意的,我记得最清晰的是两个概念:第一个是均衡,第二个是边际。前者针对的是市场最终试图达到的理想状态,它是理论上的逻辑演绎,后者则是进行这种逻辑演绎所使用的工具,边际分析。

    再来说说《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这本书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其文献综述部分。我一直以来都很关注企业理论。企业理论致力于研究三个基本问题:企业是如何产生的?企业的性质是什么?企业的边界在哪里?这本书将企业理论做了很好的分类,分别是:(1)企业的契约理论;(2)企业的企业家理论;(3)企业的管理者理论。其中,企业的契约理论又被细分为:交易费用经济学1(间接定价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2(资产专有性理论,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

    通俗地讲,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市场的学问。广义的市场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那个“交换”市场,还包括企业。价格机制是市场的核心,定价则是关键,包括商品定价和要素定价,前者与市场对应,后者与企业对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伟大的两项制度发明。

    掩卷沉思,我总结自己学习经济学的角度和过程:发现自己学经济学,就是从一般均衡理论和企业理论入手的,与一般均衡理论对应的书籍就是《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与企业理论对应的书籍就是《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这两本书是入门书,更是我的领路人。


二、为什么还能记得?

      为什么那么多的书没有记住,单独记住了这两本呢?它们有什么特点?以下,我从认知和思维上来讲讲。

    第一、是因为“用”,所以才一直能记住。能记住这两本书、没有忘掉,说明它们一直有用。与一般微观经济学教科书相比,樊纲教授的这本《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逻辑层次更加分明,行文效率很高,薄薄的一本就把核心的东西讲清楚了。一般均衡理论是核心,我来讲讲自己的学习和认知过程。可以用三个阶段来概括:第一个阶段是做题阶段。一开始,我对这个理论内容的消化是从做练习题开始的,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试图想着把自己做的这些题、书里讲的东西与周围观察的事情尽量联系起来,发现很难联系起来,因为书里主要就这几个东西:消费者、生产者、价格和数量。即使将这些内容应用到某个具体的细分市场,能看到的也就是这些东西了。在这个时候,我对供给和需求等概念的认识还处于人云亦云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供求和均衡阶段。等自己到了博士阶段后,我对一般均衡的学习和领悟有了一些变化。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对某个具体市场,学会从供给和需求来思考问题了,例如,当说某个市场出现了问题时,也能从需求和供给来找原因了。第二、从“不均衡”来把握“均衡”,在认识上,能从价格调节尤其是价格出清“逼近”均衡来看问题,从而能将书里讲的内容与现实中观察的现象“统一”起来。第三个阶段是“理想情况阶段”。关于一般均衡理论的学习,到了工作之后又有了变化。工作之后,发现工作和研究都变成问题导向的了,都是要解决问题的。这个时候发现,尽管都是要分析和解决问题,国内、外研究者的分析套路却明显不同:国内的套路是“现象—原因—对策”,国外的套路是“理想情况是—现实情况是”。相比之下,国外的套路更接近理论,理论性更强,研究也更加规范和严谨。从这个角度来看,一般均衡理论就是理想情况了。我现在思考问题就有个习惯,就希望先从理想情况入手,看看理想情况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再将自己的思绪拉回到地面。

    从接触《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这本书到现在,我的脑海都会时不时地浮现出来交易费用理论、资产专有性理论和剩余控制权理论,这三个理论是我走在夜行漆黑路上的手电筒。最初,我想的比较多的是,这些理论能够解释我观察到的某些经济现象吗?运用这些理论,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才能解决或解释我所遇到的理论问题呢?慢慢地,不管是自己做研究还是看别的文献,我发现在运用这三个理论的时候,它们开始“打架”了,例如,在合作社研究中,有些研究就将理论给用错了,本来是用交易费用理论的,用成了剩余控制权理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做的一个工作就是将这三个理论“区分”清楚,找准各自的应用范围。最近几年,我想的比较多的是,这三个理论内部还有成长的空间吗?理论“生长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也就是说,开始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原来的理论内容了。我的内心还是有点学术野心的,试图寻找新的案例素材来挑战原有理论、搜集新的样本数据来检验原有理论,希望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理论。

    第二、是内容的普遍性和普适性。这两本书,一本关注的是市场,另一本关注的是企业,紧扣市场经济的主旋律和脉搏。也可以说,书中的内容就是对我们所处的市场的理论抽象,太普遍了,给人的感觉就是universal。通过这两本书,我们可以为市场和企业搭建起了最一般的认知和分析框架。相对而言,有些专业书因所关注的内容在普遍性和普适性上要弱一些,关注的面要小一些,用的少了,日子久了就很容易忘记。 

    第三、是大道至简,简约美。一说到市场,我脑海里就会跳出均衡和边际两个概念。时至今日,书中交换均衡、生产均衡和一般均衡的逻辑示意图我还能清晰地记得,简洁和直接是这几个图的Style。就是这么几个东西,供给、需求、价格和数量,搭建起来这么神奇的框架和体系,用几个简单的曲线就能“画”出来。说起企业,我马上就能想到企业的产生、性质和边界等问题。回想一下科斯的那篇神作《企业的性质》,就是那个神奇的概念——交易成本——打开了认识企业的另一扇大门。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里讲到的交易费用理论、资产专有性理论和剩余控制权理论相对应的就是交易成本、资产专有性、剩余控制权这几个概念。大道至简,简在了概念上。就是这么几个概念,就能将复杂的企业组织制度安排进行“拆解”。我时常将这几个重要的概念,如交易成本、资产专有性和剩余控制权拿出来把玩一下,体会一番。

    第四、记住的理论是基准,也是开放的。经济学这么多内容,有好多理论,它们为我们观察世界和研究问题提供了基准和参照。和财经记者不同,经济学研究者观察和讨论的时候,脑海是有理论的,有参照体系的,如一般均衡理论、科斯定理、MM定理等,这就好比练习书法时脑海里是有一个米字格的。所谓运用理论,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以理论为参照或基准来观察和透视所面对的现象和事物,而不是将理论“套”着来解释现实。简言之,所谓理论运用,应是活用,而不是死用。活用就是将理论视为基准来观察和思考。活用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理论是活水,是开放的,需要不停地完善。在这个方面,以前我主要是借助理论来更好地观察,最近开始在想如何通过案例和计量实证来检验和完善理论。


  三、启  示   

    学习首先是一种方法,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也是一种思维,就经济学而言,经济学的思维应是一种基准的思维、一种证伪的思维。学习是认知和运用相互交融的事情,它需要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展开多个回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一般而言,学习是吸收,将信息和知识点融入到自己的认知体系来;相对而言,运用是一个独立的事情,没有拐棍,必须要靠自己。而且,这种理论运用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打磨,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说,学习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不适用于短期视角。为什么很多知识都忘记了,最大的原因就是用的少,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学的是理论,学的过程也是运用的过程,运用的也是理论。没有学好,主要是运用上出现了问题,用的少,虽然学了很多知识点包括方法等,但为什么都忘记了?就是因为用的少,或者压根就没有用。或者,顶多就是考试的时候用了一下,还是比较机械地用,因为整个活动都是围绕“标准答案”来设计和展开。这样就难免会忘掉,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行文至此,大家估计已经明白了我想要表达的学习之道了。学习,要学有用的、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识货,搞清楚那些是有用的。学习,更要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它应是道术兼顾的学习。所谓道,是指事物的一般机理,所谓术,是指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从学习目标来讲,学习的时候,包括学一门课、看一本教材或专著,如果将目标就确定为学习某些知识点、某种方法技术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这些知识点和方法技术所针对的事物对象发生了转移或者变化,甚至消失,所记住或所掌握的东西就会失效了。所以说,学习不仅要学知识点和方法技术,还要关注事物更一般层面上的逻辑思考。越是一般性的思考,其兼容性越强,它越能带动更多事物的思考。例如,这两本书所关注的问题就是市场中的一般性内容。具体而言,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关注更一般性的东西,要关注框架,而不是关注某个具体问题的求解。这就要求学习要系统化、一般化。



       聊了这么多,本意就是想强调,年轻朋友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最好能从理论运用的角度来检查和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学习,除了知识点和方法技术,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更应关注知识的一般性、系统化和开放性。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至今仍牢牢记住这两本书的启发







/ 文心雕龙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