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新独居时代深度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分享 行业报告分享 2022-12-31
关注回复“进群”即加入免费报告分享群,每日获取行业研究报告;回复“2020”,获取1000份行业报告合集

资料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取方式见文中

报告群公众号回复【进群】

资料包全年2万+精选研报,助你洞察各行业趋势

新独居时代来临,呈现“聚集化、社交化、多元化”的特征,未来将搭建围绕独居者需求的居住产业链,形成层次丰富的品质化独居社区。未来不同收入水平青年、老年独居人群,都将拥有选择独立生活的自主性和可能性。独居生活已经成为成年人完善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成长,之后离开家庭独自居住生活,持续完善自我,找到婚姻伴侣后走向家庭生活,最后或许在老去时,再次走向独居生活。


因此,改善独居者的居住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重点关注。本次对独居人群的增长趋势、驱动因素以及居住面临的问题、国外应对经验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新独居时代概念,并提供了初步的建议,未来我们在独居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更为深入,也希望能够引起研究者们以及政府、企业或公益组织的关注,共同努力为处于弱势的独居者们提供更为良好的居住环境。


独居是指离开家庭独自一人生活的居住方式。独居人群大多未婚、离异或丧偶,少数为结婚后由于工作原因与家人异地居住,其中适龄未婚青年、离异未再婚中年、丧偶老年人成为独居的三大类人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演变,我国已从以农村生活的“孤寡、贫苦”的老年独居群体为主的旧独居时代,走进了覆盖城市生活的“收入稳定、独立自由”的青年独居群体的多样化群体的新独居时代。独居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初步预测,我国 2030 年独居群体或将达到 1.5 亿~2 亿人,独居率或超 30%,其 中 20-39 岁独居青年可能达 4000-7000 万人。


相比于过往,现阶段独居群体已呈现出城市化、年轻化的特征,城市为独居人群提供了多元、便捷的生活环境,2010 年我国近 3 成独居人口集中在独居人口数量的 TOP20 城,未来独居人群将持续向各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集中。独居人群向城市集中,城市独居青年异军突起在 2010 年单人户家庭已经成为继核心家庭、一对夫妇户之后的第三大家庭类别。从家庭结构7变迁来看,核心家庭户占比减少,一对夫妇户和单人户占比呈现增加趋势。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独居家庭数量在 2000-2010 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 7.5%。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9 年中国的单人户家庭已达近 9000 万,独居率为 18.5%,比 2000年提高了 10.2 个百分点。 



独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独居老人数量下降,独居青年数量攀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 年独居人口占比最高的三个群体为 20-29 岁、30-39 岁、40-49 岁,总体占比达近 5 成,比 1990 年增加了 10 个百分点,其中 20-39 岁青年占比超 3 成,达 到 32%,增加了 5 个百分点,数量已超 1800 万,而 60 岁以上独居老人的占比则减少了13 个百分点。



城市独居人群快速增加,尤其是独居青年。相比 1990 年,2010 年独居人群在城市的占比上升了 16 个百分点,达到近 4 成。独居人群分布呈现“城市年轻,乡村老龄”特征,城市独居人群中 20-49 岁群体占比超 6 成,20-39 岁群体占比达到近 5 成。从独居人群年龄角度看,20-39 岁人群中近 6 成的聚集于城市,50 岁以上独居人口超过 5 成分布在乡村。随着城镇化推进,年轻人多离开乡村家庭到城市工作,年龄较大的留居乡村。 


大城市独居人口数量多,近 3 成集中于 TOP20 城市。通过研究全国 52 个重点城市8的独居人群发现,重庆、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独居人口数量领先。2010 年,中国 2成的独居人口集中在独居人口排名前 10 的城市,近 3 成集中在排名前 20 城市。从集中度的增速上来看,2010 年 TOP10、TOP20 城市独居集中度9相较于 2000 年均增长了 4.5个百分点。2030 年中国的独居人口将聚集在特定的 10-20 个城市中,未来独居人口将进一步的聚集化,这些城市将主要是一线城市以及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较强的二线城市



东南沿海城市独居率较高。2010 年全国重点 52 个城市中,独居率 TOP30 城市中超半数城市独居率超过 20%。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莞、深圳独居率达近 40%,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厦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山和珠海、广州均超过 25%。独居率呈现出东南沿海高的态势,而其他城市即使是直辖市、省会城市独居率也较低,独居率最高的 6 个城市均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而天津市独居率只有 12.6%、哈尔滨市仅 13.4%、石家庄为 9.7%。



2030 年独居群体或将至 2 亿,独居青年或达 7000 万独居人口的增加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独居人口快速攀升的阶段。从美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看,人均 GDP 与独居率呈较强的正向相关关系。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下,我国在同等经济水平下呈现出更高独居率水平。经济发展能够为人们选择独居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叠加社会文化的变迁,带来独居人口的增加,但不同国家的历史环境也创造着不同的独居人口增长轨迹。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我国人均 GDP11达到 0.8 万美元,独居率已经达到 18.5%,而韩国在 1990 年人均 GDP达到 0.8 万美元,独居率为 9.0%。究其原因,除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环境不同外,全球化水平、数字化、互联网及科技发展也是关键因素,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更高效,传播范围更广泛,经济发展让独居生活更为便捷的同时,人们对独居的接受度及意愿度提高。



根据联合国预测 2030 年我国总人口数为 14.6 亿人12,同时据北京大学曾毅教授研究团队预测我国家庭户数将超过 5 亿户,再结合《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预计 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初步预测 2030 年我国的独居率将超过 30%,独居人口可能将达到 1.5~2 亿人,其中 20-39 岁独居青年或将从 2010 年的1800 万增加到 2030 年的 4000-7000 万人,增长约 1-2 倍。


独居已经成为成年人完善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家庭生活和独居生活在人生过程中相互交错,城市独居青年的异军突起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他们对居住空间、生活服务及社交配套产生独特的需求,推动了新独居时代的到来。


新独居时代以“聚集化、社交化、多元化”为特征,独居人群需求的变化将催生居住形态的变革,未来新居住行业将搭建围绕独居者需求的居住产业链,形成层次丰富的品质化独居社区。


独居需求:城市独居青年居住需求凸显新独居时代青年独居者的特点是:单身,拥有较高学历、收入稳定,追求自由、品质、健康的生活状态。他们在事业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通过工作、学习、读书等持续自我提升;在伴侣选择上追求爱情,寻找共同成长、精神伴侣,不为年龄的增长而焦虑婚姻;他们有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如观展、瑜伽、健身、舞蹈、跑步等来追求身心的健康状态,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社交。未来离开家庭独居也成为青年人个人成长进程的标志之一,虽然大部分最终会走向家庭生活,但独居成为青年人完善自我的重要的生活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也会有不婚族将一直选择独居状态。



1、居住空间上追求小而精、交通便捷。独居青年倾向于居住于城市中交通便利、功能齐全的小户型房屋。旧独居人群多居住在农村或城中村,房屋老破小,尤其在城中村,其共用的厨房、卫生间的环境条件较差。城市独居青年则追求生活空间的自主性、私密性、舒适性,租赁以功能齐全的一居室或开间为主,购买则以一居室、两居室为主,其中购买两居室一般是为未来结婚考虑,或朋友/父母居住使用。由于住房仅需满足一人居住,他们更为追求交通的便捷或距离公司近,如产业园区、市区或临近市区的多层、高层小户型住宅。


2、生活服务购买成为常态,安全问题突出。独居青年日常以购买多样化居住生活服务为主,他们最担心的是医疗、安全保障服务。过去外卖、家政服务等行业尚未成熟,不同于家庭生活中的家务分工协作,旧独居人群多在家自己做饭、洗衣或维修等,随着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在“一人食”就餐场景下,城市独居青年倾向于通过外卖解决就餐问题,2019 年90 后、00 后外卖用户群体占比超过 60%,其中单人用餐的比例分别是 65.4% 和 73.7%,年轻消费者对外卖产品的要求为果腹、适当美味、高性价比22。此外,在洗衣、保洁、维修等方面倾向于购买专业的家政服务。与此同时,独居人群共同的、最核心的问题是面临着独自居住的安全隐患,在突发疾病、意外事件或是陌生人来访时,仍会面临不知所措,陷入无助的困境中,这就对社区医院、物业/住房租赁企业的安全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交配套成为生活必需品。城市独居青年通过丰富的社交活动,平衡独居带来的孤独感。对于家庭生活,家人之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彼此关心照顾。而对于缺乏家人陪伴的新旧独居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感到孤独感,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为新独居青年带来更多生活压力,他们会通过发展个人爱好、有效社交来疏解。一方面独居人群会通过养宠物来寄托情感,催生了宠物经济;另一方面他们会根据兴趣爱好参加线上、线下参加活动来丰富生活,与同类圈子的人交流互动,以寻找归属感;因此对于新独居人群,宠物服务的门店、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成为独居人群至关重要的社交配套。此外,单身独居青年也需要通过自己感兴趣的社交来寻找到未来“不将就”的伴侣。


时代特征:聚集化、社交化、多元化随着独居人群数量的攀升和年轻结构的变化,新独居时代正逐步到来。城市独居青年加入独居人群,他们所产生的需求驱动着独居时代的转变,新独居时代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


独居分布聚集化城市发展为独居人群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文化环境,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曾在《单身社会》中指出,独自生活的人更容易拜访朋友或加入社会团体,他们也更容易聚集或创建有生气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新独居时代独居人群将向各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聚集,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重点二线城市等 10-20 个城市中。


空间配套社交化新独居时代,独居社区及周边配套走向社交化。其中,独居共享空间配置丰富多样,如健身房、影音厅、棋牌室等,方便独居者随时走进共享空间与同类兴趣、爱好的朋友互动。同时,随着独居社区周边酒吧、书店、咖啡厅以及各类展览的增多,无论是独居老年人还是青年人,他们能够便捷地走到这些场所,与朋友相聚或参加活动,获得情感归属、丰富个人生活。独居者们一面享受独处,一面走向社交,他们独居但并不孤独。


居住服务多元化在新独居时代,独居人群已经从单一群体走向多样化群体,独居群体呈现年轻化、聚集化的特征,独居者不再特指独居老人。通过对独居群体年龄、收入、职业等的划分,未来将产生多层次的独居产品和服务,覆盖不同价格水平的小户型住宅产品以及生活服务等,独居经济将获得快速发展。



在旧独居时代,住宅产品和生活服务的供给以家庭需求为主。在新独居时代,将搭建围绕独居者需求的居住产业链,形成层次丰富的品质化独居社区,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水平的独居群体。



小户型产品供给层次多样。功能齐全、面积紧凑的小户型占比增加,这些房源将面向不同年龄、行业、收入的独居人群,其中低租金的一居室成为可能。这些小户型的楼层形态上为多层或高层住宅,主要分布在产业聚集区、市中心区域或临近市区等。


装修配置品质化、精致化无论购房/租房,独居者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装修风格,由专业的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装修服务,并保障一定的装修品质,家具家电适宜独居者一人使用,同时每个房屋设置密码锁,独居者不用担心钥匙丢失。


居住安全和生活保障升级社区配置智能门禁、智能监控设施,形成完善的救助服务系统,独居者在家如遇突发状况,也可一键呼救,以此保障独居者的居住安全。同时企业提供专业的洗衣、保洁、维修等家政服务,同时在餐饮上,提供一人食的配餐服务等。


社交配套齐全,生活充实独居公寓中配备大公共区域,设置健身房、瑜伽室、图书馆、共享餐厅、接待室等,社区附近拥有宠物店、酒吧、咖啡厅等各类社交场所,满足独居者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与朋友的线下聚会需求,也为独居青年“脱单”提供更多的可能。


以上仅部分报告预览,更多报告内容可领取后查看

推荐阅读:2021年6月第3周(6.15-6.19)3.1G,735份详情请点击图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