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技术经济》2022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01目录

收入差距与集体行动

——来自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证据

......章元,左丛民,张冰瑶(4)

契约农业能否促进养殖户绿色生产转型

......谭永风,陆迁,张淑霞(16)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

——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周莹,谢清心,张林秀,田旭(34)

生猪疫情变动对猪肉价格的冲击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

......陈昱帆,花俊国,张俊华(48)

中国饲料粮进口替代研究

......陈雨生,周睿,张婷(64)

要素市场改革下农户非农就业的增收逻辑

......胡祎,杨鑫,高鸣(78)

农地流转价格结构分化研究

——基于黄淮海地区5省调研数据

......杜挺,朱道林,王兆林,李超(96)

中国种植业碳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黄杰,孙自敏(109)

“厕所革命”与农村未成年人健康:微观证据及作用机制

......董杰,尹希果,张宽,李后建(128)



01

收入差距与集体行动

——来自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证据

章元(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左丛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张冰瑶(南京大学商学院)


摘要:收入差距的持续上升会通过人力和物质资本积累、宏观政策、社会稳定等渠道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层面展开,本文则基于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背景提出理论假说,认为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会抑制村民参与集体行动的积极性。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后发现,第一,村内的收入差距确实与村民参与集体行动的概率负相关;第二,利用农村税费改革作为工具变量解决了村内收入差距的内生性问题后发现,村内收入差距对村民的集体行动有显著的负向因果效应。中国21世纪初的税费改革降低了村内的收入差距,进而提高了村民参与集体行动的概率。本文的结论意味着政策制定者除了要关注宏观层面的收入差距,还有必要关注局部地区内部的收入差距对集体行动的影响,本文还为全面评价农村税费改革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键词:收入差距;集体行动;农村税费改革

02

契约农业能否促进养殖户绿色生产转型

谭永风,陆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淑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摘要:“龙头企业+农户”作为一种新型契约养殖模式,对于保障畜牧产业稳定增长和养殖户持续增收起到积极作用,但面对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这种契约模式能否促进养殖绿色生产转型仍需进一步检验。本文利用四川、河南和山东三省468户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考虑和修正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基于反事实框架实证分析了契约农业参与对养殖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效应与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契约农业参与能够促进养殖户绿色生产转型,在反事实假设情境下,参与契约农业养殖户若未参与契约农业时,其绿色生产转型将降低9.20%;未参与契约农业养殖户若参与契约农业时,其绿色生产转型将提高37.26%。第二,契约农业参与扩大了养殖户间绿色生产转型的差距,参与契约农业对养殖户绿色生产转型程度差距的贡献率为7.71%。第三,契约农业参与对养殖户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存在群组性差异,表现为契约农业不仅可促进有绿色转型意愿养殖户的绿色生产转型,还可促进无转型意愿养殖户的绿色生产转型,且养殖规模较小、养殖收入占比较低及风险偏好程度偏低的养殖户,契约农业参与对其绿色生产转型的促进效果更好。第四,机制探讨表明,契约农业参与对养殖户绿色生产转型的促进作用依次源于成本控制机制、技术采纳机制和质量监督机制。

关键词契约农业;养殖户绿色生产转型;内生转换回归模型;Fields分解法

03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

——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周莹,谢清心(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林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田旭(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居民非农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改变了居民的膳食偏好,这些变化均对农村家庭食物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分析疫情对居民膳食消费影响的理论框架,并结合江苏省2019年与2020年两年农村家庭跟踪调查数据,分别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和Poisson模型与归并最小绝对离差法(CLAD)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家庭的各类食物消费数量与膳食质量(多样性与膳食偏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偏好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双重作用下,农户大部分食物消费量(谷类和奶制品除外)均显著提高;但膳食消费量的提高并未改善总体膳食质量,受疫情影响,农户总体膳食多样性水平下降,且食物实际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数量;食物消费质量

04

生猪疫情变动对猪肉价格的冲击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

陈昱帆,花俊国(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俊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2009年2月至2020年1月生猪疫情相关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和VAR模型研究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时变冲击和肉类产品间的横向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和显著的横向溢出效应。生猪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滞后期、不同时点上的冲击方向及冲击大小存有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受生猪疫情冲击,牛肉、鸡肉价格随猪肉价格变化出现同向波动、先负向后正向,但鸡肉波动幅度更大;羊肉与其他3种肉类受生猪疫情冲击表现不同,呈持续正向冲击。据此研究结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产业发展预警机制、及时展开生猪疫情防控、进行舆情管理,实现生猪疫情期肉类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猪疫情;猪肉价格;TVP-VAR;冲击效应;溢出效应

05

中国饲料粮进口替代研究

陈雨生,周睿,张婷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在我国饲料粮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进口规模激增的背景下,如何保障饲料粮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国外供给的视角,通过CR4指数(行业集中度指数)和HHI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近年来中国饲料粮的进口市场格局,计算出口产出弹性,寻找饲料粮国际贸易市场上具有出口潜力的国家,再利用2012年1月—2018年12月的月度进口数据,基于LA-AIDS模型,测算了不同进口饲料粮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重要饲料粮(玉米、大豆)的进口市场结构属于高寡占I型市场;(2)大麦、小麦、高粱、木薯干对玉米进口具有产品替代性,而DDGS(干玉米酒糟)与玉米表现为互补关系;(3)乌克兰、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不仅拥有较强的玉米和大豆出口潜力,还可以作为饲料粮替代品种的进口来源。因此,本文建议全面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饲料粮贸易合作,增加这些地区的饲料粮进口规模,实现进口来源国替代,分散进口来源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适度开放饲料粮市场,引入适量、低价的大麦、小麦、高粱和木薯干等替代品种对高价玉米进行替代,以满足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市场需求,稳定饲料粮市场供给。

关键词:饲料粮进口;饲料粮替代;LA-AIDS模型;粮食安全

06

要素市场改革下农户非农就业的增收逻辑

胡祎,杨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高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非农就业能否继续促进农民增收关系到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本文从要素差异化配置的角度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影响,并基于2012年、2014年和2016年CFPS数据,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非农就业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收入边际效应及群体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非农就业会通过改变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行为提高其家庭收入,要素市场改革促进农户增收的效果明显。参加非农就业会促使农户租出更多土地,同时在农业中以资本代替劳动,进而实现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的双重增长。农户家庭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从数量型转移到人力资本型转移的转换过程,这使得非农就业促进农户增收的边际效应存在“倒U型”趋势,当家庭非农化程度很低或很高时,非农就业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具体来说,随着农户家庭非农化程度不断提高,非农就业对非农收入的提升效应先升后降,对农业收入的提升效应持续下降,对总收入的提升效应亦是先上升后下降。要通过非农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努力实现非农收入和农业收入同时增加的“双引擎、双保险”模式。

关键词:非农就业;要素配置;农民增收;市场化改革

07

农地流转价格结构分化研究

——基于黄淮海地区5省调研数据

杜挺(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朱道林(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王兆林(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李超(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摘要:农地流转价格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过去学者较多关注其时间和空间特征而忽视其结构特征分析。本文运用黄淮海地区5省3504份调研数据,从用途和主体两个维度对农地流转价格的结构分化特征和机制开展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价格在“用途”和“主体”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的结构分化特征。在流转用途上,农地流转价格呈现非农用途>养殖用途>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分化趋势;在流转主体上,农地流转价格呈现出农业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的趋势。结构分化机制研究发现,农地流转价格的用途分化是由不同流转用途收益水平的差异导致的;而农地流转价格的主体分化并非由不同流转主体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效率差距所导致,而主要是受不同主体流转用途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农地流转价格;结构分化;农地流转用途;农地流转主体;分化机制

08

中国种植业碳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黄杰,孙自敏(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1998—2018年31个省份的种植业碳生产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和Markov链方法对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种植业碳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考察。研究表明,中国种植业碳生产率整体呈上升态势,但总体区域差异表现出下降—上升—下降的倒“N”型演变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部分经济区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和极化特征;整体上中国种植业碳生产率向高水平方向转移趋势明显,高水平地区种植业碳生产率呈自我强化状态且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种植业碳生产率的提升不仅要把握种植业碳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还要积极利用经济区之间种植业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实现中国种植业碳生产率的跨区域协同提升。

关键词:种植业碳生产率;区域差异;空间溢出;动态演进

09

“厕所革命”与农村未成年人健康:微观证据及作用机制

董杰,尹希果,张宽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李后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中的农村微观样本,在控制函数法的有序多分类模型(CF-oprobit)实证框架下,对厕所卫生设施改善与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因果效应和内在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评估和识别。研究发现,(1)农村家庭拥有独立使用厕所会显著提升处于12~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健康水平。(2)异质性分析表明,独立厕所对上述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健康的保护作用在少数民族、独生子女以及学龄前为留守儿童的样本中体现得更为明显。(3)独立厕所对于该阶段未成年人的健康保护机制并不是传统文献所认为的通过阻断排泄物对水源污染实现的,而更有可能的解释是:独立厕所可以解决传统开放式厕所人畜排泄物堆积的问题,进而避免蚊蝇和空气等其他途径导致细菌传播。(4)对接通自来水的家庭样本分析表明,拥有不同类型厕所卫生设施均能显著提升上述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健康概率且作用效果不存在显著差别。本文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关于卫生基础设施的健康效应领域文献,还对当下中国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经验参考。

关键词:厕所革命;未成年人群体;健康保护效应;中国农村



关于我们

《农业经济问题》月刊,1980年创刊,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题写刊名,是由农业经济问题杂志社承办的、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和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国家级经济学核心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定的22种A类期刊之一。

《农业技术经济》月刊,1982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农业经济类的核心期刊。

根据国际引证年报,《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再次入选“2021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其中,《农业经济问题》国际影响力CI值为91.095,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为284,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超过30%,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二,连续6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农业技术经济》国际影响力CI值为68.783,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值为210,国外机构引用频次占比达到34.29%,国际影响力指数在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连续2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另外,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在“F3农业经济”类中均位于Q1区(前25%)。

官网:https://www.iaecn.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