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诺:做好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好

毛思翩 一土教育 2019-07-03


这是一土教育的第 345 篇文章

作者:毛思翩

题图:图片来自网络

写在前面


《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于2018年12月20日推出了第一季,这部由“此念文化”出品的纪录片播出两个多月,已经获得了600万+的点击收看,在家长中引发了热议。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李一诺的采访已正式上线,敬请关注~


作为出品人和访谈人,毛思翩向“一土”聊起了她的采访初衷——



在第一季中,我采访了9位教育的觉知者和实践者,他们向我讲述了他们个人成长中的关键时刻,共同探讨什么是好的教育。


漫画艺术家 蔡志忠

正安康健创始人 梁冬

一土教育 联合创始人 李一诺

凯叔讲故事APP 创始人 凯叔

探月学院 创始人 王熙乔

心理学家 贺岭峰

教育家 赖念华

水墨画家 林曦

前芬兰驻华大使馆科学与教育参赞 Dr. Mika



那天采访蔡志忠先生,我们在西湖边散步,他说了一句话:“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孩鹤立鸡群,与众不同,然后你又生怕他与众不同,去推他,把那个小孩推成跟大家一样,每个人都把小孩丢进红海。” 


如果你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别人都强,那他的人生轨迹可能确实会跟大多数人不太一样,作为家长,你能接受吗?当你听到这样一个如此显而易见,而你却从未仔细想过的观点,你的某种思考就被打开了。作为一个采访者最大的福利,可能就在于此。


我为什么要发问?

因为有关教育的一切我都很好奇


我自己就是一位焦虑的家长,对于教育最初是“超市购物”式的,只要觉得是对孩子好的,都要拿来放在自己的篮子里,回去一看,家里堆了很多东西,但到底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不知道。


所以有一天我就想,我要去寻找答案,就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听听大家都怎么说,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该如何培养孩子以适应未来世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做的是什么?


所以我采访了教育者、心理学家、哲学家,也采访了在某些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比如艺术家、企业家等等,听他们在各自的维度探讨教育。


我还很希望采访现在全世界做创新教育的人,希望听听他们认为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所以我们也采访了一土学校、探月学院,还有大队人马去了芬兰,深入了解芬兰的教育,后面我们还会去美国、以色列、日本等等。因为这个世界已经非常扁平化了,将来我们的孩子除了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要了解中国,也要了解世界。所以另一个角度,我想看看全世界都是怎么看教育的,他们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对这一切真的挺好奇的。


我们采访“一土学校”,一诺讲的“系统性思维”给我印象很深。她说,为什么我们看问题的时候总是人云亦云?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系统地看待问题,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忘了我们最终是要去哪儿。

一土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全人培养”、探索教育“水下冰山”的办学理念。


父母要想教育一个孩子,他可能要先厘清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就是说我认为对一个生命而言什么是重要的。只有想清楚这一点,才能想清楚“希望我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才能明白“我希望给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因为有些问题你不想明白,其实你是很难做选择。如果你真的想明白了你要的是什么,其实选择就没有那么难。正如一诺所说:“教育是最没有边界的事,你能有的选择比想象的多得多。”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部分“记者手记”,分享一些在采访中令我记忆深刻的观点:


手记 1首先学会观察你的孩子


那天我认真想了一下,采访完第一季的九位嘉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就是先学会观察你的孩子,看看你的孩子到底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能观察你的孩子,了解你的孩子,然后发现他的特点,而且你能接纳他,然后去滋养他,甚至有的时候滋养也是很简单的,空气,阳光和水就够了,你不要过度地干扰他,他可能就能生长得很好。



如果从我教育女儿的角度来讲,可能就是给她提供尝试的机会,让我更好地去了解她,她也更好地发现自己。


可能我们都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认为自己如果做点什么,孩子的命运可能从此就不同。其实你仔细想一想,第一,你做的就不一定是对的,你的高度未必那么高;第二,他最终是什么样的人,父母是无法左右的,你也只能让他去完成他的人生。


手记 2父母先把自己的人生过好


有时候做父母可能要抽离一下,因为你太爱你的孩子了,你对他的期望太高,或者是你希望他拥有所有好的,所以你反而不能特别清楚地看待这件事情。


我们采访了心理学家贺岭峰老师,他说他对他的孩子只有两个要求,第一就是不自杀,第二就是不吸毒。


现在很多孩子因为压力过大出现心理或身体问题,家长往往等事情发生的时候再去后悔。所以我会反思,每当我跟孩子有冲突,或者我希望你这方面做得再好一点的时候,我都会想,我到底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跟她说清楚了,你要走这条路,你就必然要承担什么样的东西,人的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只要孩子明白这个是她选的,她要为她选的东西负责任,我觉得那就OK了。每个人其实最终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父母首先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过好,不要总为孩子做决定,也不要成为孩子人生的负担。


手记 3技能背后是人类的恒久品质


我们采访了几位艺术家,比如说我的孩子画画,我就想听听一个真正画画的人,他认为画画应该怎么教,怎么学,或者学艺术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一土探校日,孩子们体验版画制作


比如学音乐,并不是学会拉一个曲子或者考试加多少分,可能学音乐最终是给孩子的生活多了一个美的维度,将来在他特别难过的时候,或者特别痛苦的时候,或者是特别开心的时候,音乐都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维度,给他带来更多的安慰和幸福感。


就像书画家林曦所说的:“美育到底在人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这个主题没有想清楚之前,技术的层面积累越多会带来越大的障碍。如果你深入其中,习惯枯燥,能够沉浸在‘门道’里面的快乐,那未来做人做事的成功率都会高很多。”因为技能背后代表的是人类的恒久品质。


手记 4做父母应该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我还采访了台北教育大学的赖念华老师,她对我帮助特别大。我们的父母怎么跟我们沟通,其实形成了我们最早的一个沟通模式。我爸爸对我从小要求是比较严的,就是好像我永远不够好。我父母都很爱讲道理,尤其是我爸,挺能说的,所以我也特别爱跟人讲道理,跟我女儿也是讲道理。有时候其实是无效的,她也生气,我也生气。


后来采访时我就跟赖老师把这件事讲了,赖老师就说,你是不是可以幽默一点,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沟通,或者甚至你可以用小朋友的话语跟她对话。


第一次听赖老师教我怎么跟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我们两个做角色交换,我做女儿,她做妈妈,说实话我当时还是挺震惊的,我不知道父母可以这样说话。


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容易把自己的情绪说出来,说白了,父母可以跟孩子更平等一点,那可能亲子关系会好很多。


就像凯叔,通过讲故事,用小朋友爱听的方式去把道理讲给孩子们,去处理跟孩子之间的一些矛盾,小朋友的心理弹性会好很多。其实做父母就应该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手记 5芬兰家务课,你要照顾好自己,也学习照顾别人


我们采访了前芬兰驻华大使馆科学与教育参赞 Dr. Mika,还专门去了芬兰深入采访教育。芬兰的教育,它的课程设计依据是人脑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它的出发点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高水平的教育,总的来说,是基于“人”的。


芬兰教育分七大模块,其中一大模块就是“你要照顾好自己,也学习照顾别人。”他们有家务课,包括做饭、洗衣服、缝纫、换灯泡、木工等等,都是你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场景,大概从四年级开始上,属于必修课,男生女生一起上课。


一土芬兰团,孩子们曾在特殊教育学校里体验食育课程


比如给每个孩子6欧元,去超市买食材,回到学校做饭,四人一小组,然后看看他们到底能做出什么来。一个是让孩子有钱的概念,一个是让他们从小就思考,钱能换来的东西我能做什么,怎么营养搭配是合理的。每个孩子能学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我女儿小学毕业了以后,她掌握了所有基本的生活技能,说实话我会很安心。她能把自己照顾好,而且有余力的时候,还可以去照顾别人——所以也不是做家务这么简单,其实是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我有能力去照顾好我自己”的这么一个信心。


手记 6合作,而不是竞争


在芬兰,我去教室里看学生们学写字母,两个小朋友一组。我问他们为什么是两个小朋友一组?老师说因为他们会有不同的搭配,有的时候是一个小朋友好一点,一个小朋友可能不太懂,这时一个小朋友可以帮另一个小朋友。有的时候是两个小朋友差不多,他们可以共同做一件事情。因此从小你要学会跟别人沟通,你跟别人可以是一个合作和互相学习的关系,而不都是竞争关系。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和不擅长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要团队合作,因为这个世界这么大,要做的事情这么多,你不跟别人合作,你是不可能独立于社会群体存在的。


手记 7做父母是一次再生长的机会


其实我以前是挺焦虑的,为什么拍这个片子,就是因为我觉得选择这么多,到底怎么选?中文也重要,英文也重要,数学也重要,体育也重要,学门艺术重要,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待的时间很重要,跟小朋友玩的时间也很重要,然后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被你排得特别满,她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了,但哪样落下你都内心有点不安,你就觉得,我是不是给她给的不够,给她时间没安排好。


对我来讲,一路提问,一路寻找答案,现在放松了很多,我学着去观察我的孩子,而且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她。


作为父母,说对孩子没有期望,其实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让他去做一个他不擅长的,但你认为很重要的事情,那可能最后换来的是你也痛苦,他也痛苦。


所以其实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成长的。你让孩子学,你自己也应该学习,所以是一个特别好的再生长机会,不应该把它当做一个负担。


我可以重新看一下我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然后重新思考跟人相处的模式,跟孩子相处的模式,重新去反思自己。




回归最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回归最终孩子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把这个梳理清楚了,可能焦虑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我和“此念”做这个片子,可能带给大家更多的是思考,而不是答案,因为真的没有答案。


《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第一季已经播出过半,第二季我们也拍完了,目前已经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在第二季,我们采访了密涅瓦大学(Minerva)创始人Ben Nelson、华大基因CEO尹烨、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师John Banmen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戏剧思维导师叶逊谦、科普作家林欣浩、著名脱口秀演员史炎等等,也将全方位呈现我们在芬兰的深度采访,期待大家持续关注,也欢迎参与和分享对教育的讨论。


感谢一诺接受我们的采访,也非常感谢“一土教育”对《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的分享。关于教育,我们与孩子走在共同成长的路上。


就像一诺说的,“我们为什么关注教育?因为教育关乎人类的未来。”


敬请关注“此念”出品

《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第一季

听九位教育的实践者和觉知者


李一诺/王熙乔/林曦/

贺岭峰/赖念华/梁冬

凯叔/蔡志忠/Dr.Mika


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一起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点击观看《生命·成长》| 李一诺(上篇)精彩视频



长按二维码 查看《生命·成长》视频合集


-  END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