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哲学的方式华山论剑——「分析之境」发刊词

说怿 思庐哲学 2021-03-14


发刊词


思庐的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起,我们开设一个新栏目[分析之境],主要发布一些短小的论证性文章,供大家品评解闷,每篇文章又作为靶子文章,供大家反驳批评。为什么要开设这样一个栏目呢?先从一则小故事说起。

 


据说,普罗泰戈拉收了一名学生叫欧提勒士。普氏与他签订了这样一份合同:前者向后者传授辩论技巧,教他帮人打官司;后者入学时交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则在他毕业后帮人打官司赢了之后再交。时光荏苒,欧氏从普氏那里毕业了。但他总不帮人打官司,普氏于是就总得不到那另一半学费。普氏为了要那另一半学费,他去与欧式打官司,并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

如果欧式打赢了这场官司,按照合同的规定,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如果欧式打输了这场官司,按照法庭的裁决,他应该给我另一半学费。

欧式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

总之,他应该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但欧氏却对普氏说:

如果这场官司我打赢了,按照法庭的裁决,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如果这场官司我打输了,按照合同的规定,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我或者打赢这场官司,或者打输这场官司。

总之,我不应该付另一半学费。

(摘自陈波《逻辑学是什么》)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师徒一来一回,既体现了逻辑的张力,又展现了二人的过招。这样有趣的问题应该作为哲学初学者的例题,解决这种题目也应该作为哲学训练的基本功。然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往往聚焦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然后津津乐道地解读这句话的含义,以为这是哲学训练的开始。许多人工于理论,而拙于论证。许多人乐于精研哲学史,坐穿冷板凳,也不多看一眼分析性的文章。然而,普罗泰戈拉的半费之讼,苏格拉底的对话辩证法,中世纪关于上帝的证明方案,笛卡儿方法论中的分析,康德对认识论的层层剥茧,都体现了分析的方法,分析与论证本就是哲学重要的一环。哲学始于问题,有像半费之讼这样的小问题,也有像公平正义这样的大问题,无论大问题还是小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分析的说理的方式,或概念分析,或逻辑论证,或思想实验。

 

现在仍然不乏有人将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作为对子放在一起比较,我觉着这种哲学形态的分野在上个世纪是较为明显的,但在今天没必要再提分析哲学还是欧陆哲学了,因为分析的方法应该(也基本已经)作为基本的做哲学的方法(这在世界范围内是基本事实,尤其英语国家),无论你是做知识论、心灵哲学、政治哲学还是其他什么领域。哲学只有说的清楚的哲学和说不清楚的哲学,而说不清楚从来既不是哲学的目标也不该是哲学的手段。近代科学的诞生得益于伽利略、牛顿实验方法的引进,现代医学别于传统医学,也在于研究方法和范式。在原始部落(甚至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仍然完全依赖传统医学,他们一样能繁衍生息,但是那种医学不可能再普及于世了,就像有些地区仍有人用抽象的、不明所以的、文学的方式来做哲学,但这种哲学也不能再普及于世了。当然,就像有些传统医学并非毫无价值一样,这些哲学也并非毫无价值,只要我们愿意,总能从中获取不少灵感。我知道,许多人(尤其中国人)对这样的比喻十分反感,其实接不接受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哲学系总是呈现出种种怪相:一个人若懂七八门语言,一口气说十个生僻的概念,那么他会被奉为大神;人们总是在争论休谟说的什么意思,康德说的休谟什么意思,文德尔班说的康德说的休谟什么意思,而不去问休谟说的对不对,康德说的对不对。这些人反口就问,如果不先知道什么意思,怎么知道对不对呢?首先,我们为什么不知道什么意思呢?因为对方写的就不清楚;其次,如果休谟这句话逻辑上只能有N种意思,我们就讨论这N种意思对不对就行了,为什么非纠结哪一种意思是休谟的意思呢?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无非是想为分析进路(我认为应该作为唯一进路)的哲学研究正名,但是,我并不否认哲学史的研究工作。哲学史研究更接近于二阶的研究,就像科技史研究者会去研究传统医学一样,传统医学本身是一阶的,而我们当今哲学家的理论在未来也会被哲学史家研究,哲学史的研究应该放在古典学系,在古典学系,一个人懂七八门语言,一口气说十个生僻的概念,确实值得肯定。但哲学研究不是哲学史研究,哲学和哲学史是两个专业。在哲学系,学习哲学史虽聊胜于无,但也不是必要的。然而,如果不懂得论证,就真正失去安身立命之本了。


思庐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哲学普及工作,推罗素、推叔本华、推尼采,甚至推周国平,我想也是时候向大家推略带硬核、需动脑筋、稍与时俱进的东西了,这是我提倡开设[分析之境]的初衷,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不吝赐稿。

 


投稿须知

1.字数1500-2500 为宜,但最好不要低于1000 字,也不要高于3000 字;

2.不要引用过多文献;

3.采用分析性的写法,以反驳-辩护模式展开,或反驳某一观点/论证,或辩护某一观点/论证,或二者皆而有之,文章遵循清晰性原则与厚道原则,切勿范稻草人谬误;

4.主题不限,可以是哲学史上的哲学观点、哲学难题、往期“分析之境”文章等;

5.来稿主题请标明:分析之境+文章题目,并以word 文档上传至附件,邮件正文和文章正文请注明作者基本信息,如有发表要求(要求匿名、匿单位等)也请一并注明;

6.暂无稿费,一经用稿,作者将获得思庐文创“哲学帆布袋”奖品一个,如果两位及以上作者只获得一个奖品,请投稿者文章内注明收货人信息;

7.若投稿一周后无录用信息,请自行处理稿件,本编不再另行通知;

8.投稿邮箱:silu_philosophy@163.com



有任何问题可咨询

客服:思庐瓦匠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订阅《像他们一样思考——你不可不知的十位思想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