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907期【大象聊学习1026】掉耳朵所引发的思考

2017-07-02 项恩炜 成为学习者

成为学习者,做专业的、接地气的、学习过程实证研究者。


掉耳朵


口述   项恩炜


语音整理稿,未经作者审核



各位伙伴,大家好!

今天的大象聊学习又与大家见面了!


今天从这张照片开始聊起。


照片上是一位小男孩,正在化妆,他给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左耳边有一堆的红颜色。


这是在做什么呢?


原来,小家伙在参加一个戏剧的表演,他表演的角色,叫做梵高,这个人物是小家伙自己认领的。而且他觉得梵高先生耳朵被自己给切掉了,因此,他坚决的要求在表演的时候要表现出耳朵被切掉的这一瞬间,请求化妆师在他的左耳边,要抹上相应鲜红的表示鲜血的颜料。


小家伙的这个坚持让我心头一动,蛮震撼的!


震撼于他把他脑海当中所知道的一个知识叫做梵高的耳朵是被割了,就这一个知识他真的用自己的身体来践行了一遍、来证实了一遍,让自己的耳朵也像被割了一样,要涂满上冰冷的颜料。


这样用自己参与的方式,尤其是用自己身体参与而不仅仅是脑袋瓜参与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留给自己的知识,这样的一种学习的行为,我是非常地尊敬!


而现实生活中遇到了太多太多的学习的问题,孩子学科学习的问题和成人(当然包括我自己)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在面对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所呈现出的那种学习力不足,往往是和这一条没有做到有关系的。


下面试着来举两个例子。

1

第一个例子是小学生学乘法口诀表。


往往有不少家长会让孩子很快的去学习那个竖式的加减法,也会很快的让孩子去背那个乘法口诀,似乎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这样很快的背完,然后心里面就很踏实,觉得孩子学会了、学到了很多东西一样。


然而在孩子学六减三等于三,十四减九等于五的时候,或者孩子学五五二十五的时候,家长并没有让孩子体验到充分的数火柴棒,一个一个数或者数糖果或者分糖果这样的一个过程,没有数足加法和减法,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当中没有这样一遍一遍用数的形式来实证过一遍,那么这个加减法的运算,这个乘法口诀表,总有一天会在孩子的考卷当中,或者在孩子对待这个知识的情感体验当中会用一种恶劣的方式来惩罚的。

2

第二个例子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


这两天又有老师、朋友说,我们想学心理学,推荐一些什么书吧!


其实这个问题在很早以前的文汇报上面写了一篇文章进行了回应,自己读的书真的很少很少,然而有一个读书的方式,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也和今天这个话题有关系。比如说我们不读书,也可能听到过的一个词,叫做“换位思考”。这四个字,其实也和心理有关系。


但是即便我们知道,换位思考很重要,并不代表我们真的是自己能够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脑海去理解另外一个人。


可能从心理学的起步就是从这四个字开始的,那时候2007年的寒假是真的和一个孩子两个人座位换了一下,接下来说,我接下来扮演你,你接下来扮演老师,然后开始了一段对话,认认真真地做了一次这样的体验。


发现真的换位思考是有效果的,很神奇!


这样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学科当中的,其实小孩子数数没有数足。乘法,到底什么是乘法?在生活当中经验也没有找足!一个圆周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生活当中找到圆也找得不够多。


一个是成人的,我们面对一个知识是脑子当中理解了一下、过了一下觉得我会了,还是真的自己要去试一遍,才知道自己会。


用这样两个例子试着来强化这个道理


我们学习知识,希望像这个孩子一样真的是用自己的身体或者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大脑真的去参与一遍。


这样的一种参与,

其实并不是非常能够让人接受的学习的方式,

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个是成本比较高,这个成本是指自己要投入时间的成本,自己要决定这样做所耗费的心力的成本,第二个是自己心里面会给自己一个较量,觉得这个太傻了,不值!当然第三个成本是我自己感觉的到的可能是来自于文化上的一种压力。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自然科学,有一个作业是让我们观察一个月的月亮长什么样子然后画下来,一个月之后到学校里交给老师。这个其实考的是月相的知识点。这一个月我真的每天晚上跑出去看月亮,然后画下来。但是最后交过去的时候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原因何在?因为好几天我课本上这个练习是空白的,我没法画,为什么?因为那天晚上没有月亮,阴天嘛,雨天嘛,我看不到!但是老师会批评说感觉这个很笨哪!我确实很笨,其他孩子都能够根据知识点推理出那个月亮长什么样子,但是我就推理不出来,我这上面老老实实的画的就是没有。


那包括我们教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一个孩子算五减二等于三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你不就扳扳手指头就算出来了嘛?


但是到了孩子这边却不是这样的。孩子可能算五减二等于三的时候,他可能脑子里想的是,直接蹦出来的是五减五是等于零,然后三比零又多了一个三,所以,零加三等于三,结果他就算出了五减三等于三。


老师会觉得很不可理喻的一件事情,

但是在孩子这边却顺理成章的发生了。


如果我们足够的尊重这个知识在一个人的身体当中、脑海当中是怎么发生关系的、怎么运行的?


我想我们就会对这样的一种现象,对这样一个能够把五减三算出等于三的孩子,能够在那个月相的推理图上面竟然是中间空了好几天的孩子,没法推理出来的孩子会多一份好奇。


这个知识点他在脑海当中、在身体当中运营的时候他到底是看到了什么、到底是听到了什么、到底是感觉到了什么……


反过来说,当老师对一个孩子越有这样的耐心和尊重的时候,也恰恰是鼓励了这个孩子,真正的用身体、用心灵、用脑海去和这个知识发生对接的这么一种学习的方式,也恰恰是鼓励了孩子这种求真的意识。


每个孩子都会很诚实的来尊重自己的学习的体验和学习体验当中所积累下来的一点点的非常珍贵的这种认识、这种感受。因为有人认识我了,有人感受到了这份感受,有人愿意看见有这样的一个文化能够包容这样一种真实的体验的汇报,而这种文化来自于谁呢?就来自于你我他,甚至就来自于一个成人。


因此,我认为学习本身就是最大的道德、最大的求真、最大的向善、最大的勇敢、最大的诚实,很多美德都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一瞬间的过程当中!


这就是今天我从这张现场所拍的照片当中得到的一个启示!



这个孩子的学习方式真的很了不起!那就是用自己的身体、情感、脑海亲自参与到自己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当中,而周边的成人,大家都是很宽容的,甚至很支持的在为他这样的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服务着、在观看着、在鼓励着!


附:往期大象聊学习微信

第906期【大象聊学习1025】希望孩子发生怎样的事实, 就让这个最美好的事实亲近孩子

第905期【大象聊学习1024】设计与反设计
第904期【大象聊学习1023】一块饼,分两次,为啥是三份?

第903期【大象聊学习022】生活,因为知识而幸福!

第902期【大象聊学习1021】学历史,题目读不懂……

第901期【大象聊学习1020】小学生学用尺量物的一个盲区

第901期【大象聊学习1019】让事实发生(设计的力量续文)
第900期 【大象聊学习1018】孩子学习,好像一塌糊涂,怎么办?


编辑:珍珍

田野

成为学习者,是一个民间教育实践研究组织。

是致力于:

做专业的、接地气的、学习过程实证研究者。

我们致力于:

朝向成长:关注成长中的点滴片段;

专注学习:关注学习中的真实问题;

读行双叙:通过实践叙事双重方式;

互为背景:成就彼此各自精彩绽放!

喜欢我们的文章吗?你可以这么做:

----微信订阅成为学习者

----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转发我们的文章

----登陆成为学习者网站

www.52xx.net www.beingalearner.com

----加入成为学习者练习QQ群17683458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