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虚构旅行叙事 : 重构人与大地的互动关系 | 读书记

岑梅玲子 小荣说 2020-09-06


编者按 

【读书记】是孙小荣·工作室成员的读书笔记精选。工作室以“一月一书一评”(即每月共读一本好书各写一篇书评)的方式,开拓视野,吸取经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工作室成员每月所撰写书评择优在“小荣说”发表,与读者分享,同时,也欢迎读过书评所评图书的读者撰写书评投稿、分享。

本期推荐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此刻,拿在手上的是一本收录了美国51位在非虚构叙事上最有经验的名家提供的从业指南——《哈佛非虚构写作课》。如果你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从事者或是自由撰稿人,或许它早就出现在你孤独的书桌上,随时待命。


而如果你仅仅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其实,“非虚构”叙事也并不陌生,它恰好来源于我们所处的这个复杂的信息世界,是对日常事件的整理归类并进行专门解读。只不过当它出现在前者的笔下时,却将这一过程变成旅程,引领读者走进一个真实的却不那么为人所知的世界另一面。

 

非虚构题裁被认为是“精耕细作的深度作品”,像纸质书一样,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以及作者的勇气、耐心、谦卑、博学、执着、智慧和感受力,这些元素似乎和当下如脱缰野马般狂奔的意识流背道而驰。

 

在互联网信息的饕餮盛宴中,鸡汤文、成功学为了适应即时的碎片化消费而被过度包装渐成主菜,主宰着食客的胃口,眼界,甚至手指。


只是,这种狂欢之下其实是一群人的孤单,来自互联网快节奏的传播、多元化的受众、注意力市场的争抢犹如乱花渐欲迷人眼般时尚标签,造成大众对速食文化的过分依赖,只有当尘埃落定时,代表着深层次的思考和发掘呈现新闻的深度含义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其滋养来源于大众对未知的探索和故事的精彩讲述。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讲的就是51位非虚构作家关于怎样讲好故事的教课书。至于“人类为什么需要故事”这个问题,《西雅图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亚力克斯·蒂松保持清醒并为读者揭开谜底:“故事让我们的经验成形,让我们得以不至于瞎着眼走过人生的旅途。没有故事,所有发生了的事情都会四处飘散,彼此之间毫无差别,没有任何东西会有意义。因此,无论什么时代,什么人对故事的需求都是永久存在的。当然,这对于旅行叙事而言,同样适用。

在本书非虚构流派细分篇章中,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家亚当·霍克希尔德认为游记这种题材并不简单,我们通常所见的是“平行于内在旅程的地理学上的旅行”,“但是最有趣的旅行和游轮公司及餐厅无关,它需要你进入你自己世界以外的世界。”他为“游记”下了如此定义——内在和外在的旅程


作为一位美国作家,很难说,亚当·霍克希尔德对游记的诠释不是来源于美国行旅叙事体系下的文学创作。为什么称之为“行旅”,在英语中的翻译是“travel”,源于法语中的travail,意思是“艰辛,艰苦的劳动”。对于行旅这个动作本身而言,不仅包括了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遥远空间的移动,也包含要经历的艰苦跋涉过程。


因此,作为一个由行旅者、探险者发现以及由殖民主义者和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度,美国与行旅之间的联系浑然天成,其中美国66号公路作为一种象征,甚至成为通向“美国梦”的意向写照。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重要的陆路交通命脉——66号公路,书写出一部美国西进运动开疆扩土的迁徙奋斗史。关于它的故事往往伴随着美国文化被传播到全世界,这里是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一路奔跑孤身穿越美国最让人不能释怀的那条路;也是50年代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大部分故事发生的场景所在,被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影响了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而“在路上”的状态,成为公路旅行文化的“教科书”,让游客们坚信穿越66号公路是认识美国最独特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旅行仪式。

 

或许正是受到美国历史,现实和地域文化共同造就的行旅叙事影响,亚当·霍克希尔德才认为无论是作为作者还是读者,我们都应该寻找外在旅程能够反映内在旅程的方法。这不仅是优秀游记的意义,也是生活本身的意义。” 

事实上,无论是美国行旅叙事的范式还是现代旅游包含的丰富信息,讲故事的根基始终未发生变化,因为过去要进入未来,所以故事得以延续。也正因如此,“旅”和“行”有了更深层内涵,总是不自觉的被升华到一种追寻生命的高度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请不要忽略,其实行万里路的基础之上是读过万卷书,只有两样兼备,才能称为“知行合一”。由于中国历史和文人骚客生活的独特性,以 “报国求仕”、“漂泊逃遁”、“科学考察”和“求法朝圣”等为代表的行旅贯穿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始终,也为其叙事风格打上深深烙印。“旅游诗词”恐怕是中国最早的游记范本。而像李白、杜甫、谢灵运、徐霞客、玄奘等算的上是中国最早践行“知行合一”的古代旅行家。

 

对于中国古代诗人而言,他们通过写作与行走的大地发生亲密接触,例如,李白为求仕渴望被慧眼识英雄,游历过荆楚、吴越、三峡、齐鲁、嵩岳、京都等地,遍行大半个中国。


《早发白帝城》、《独坐敬山亭》、《望天门山》等一系列为人所知的诗句皆出自游历时期,有人统计过李白的诗文,综其一生,他游历过18个地方,总共到过206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如今,他每一首几乎都成为诠释地方特色的故事卖点,而他的漫游路线更是被现代旅游开发为文化之旅。

 

纵览中国古代旅游诗词大观,既有描绘山川河流的山水诗,如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连天向天横”的天姥山,也有宁静致远的田园诗,如陶渊明“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还有描绘边境风光和军民生活的边塞诗,如岑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以及伤春怀古的咏史诗,如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中国旅游诗词的最大特点不仅在于描述景致之美,更多是在托物言志,寓理于景,呈现出写景与走心的天人合一境界。所谓“内在和外在的旅程关系”是中国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探索的哲学思辨。          

然后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看,中国古代旅游叙事的能力似乎被当下潮流中奔涌的游客,急躁的市场,刺激人心的数据打断了。仅看中国独特的“四老资源”,老天爷给的自然资源充斥着各种体验型项目,因缺少和谐美被破坏了形与神;老祖宗留下的人文资源被推倒重建,新的景观让古典审美风格荡然无存;老百姓热衷的民俗资源被浪费抛弃直至落寞;以及老前辈的红色资源流于形式,哗众取宠。


循着诸多乱象,我们发现最终的解答都直指一个出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旅游叙事来理解自身生活的意义和指向,来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实践的,故事让这段旅程更加完整,它穿越历史而来浩浩荡荡不该被轻易打断,它是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呈现出强势或柔软的人文观照。

 

无论是城市抑或乡村,旅游是一个地方试图对外界讲故事的载体。北京讲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皇权文化和古代建筑文化的故事;到了西安,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四大古都之一,上演着朝代更迭,兴衰如日月转移的历史沧桑故事;乌镇描述的一个千年古镇从江南的诗情画意到互联网的时代激荡;西藏则是一个走到消失地平线的朝圣者寻找天地宇宙的故事。


在中国乡村,故事又变成了“看得见山、忘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感诉求。当故事与旅游品牌结合,便成为代表地域形象营销的试金石。

 

新媒体时代下,旅游故事体系被重建。自媒体的崛起让更多旅行叙事以私人化情感表达进入公共情境,与官方、学者、独立撰稿人的旅行内容互为补充,故事的描述更加立体和丰富,甚至因为草根群体的介入变得深入民间和富于生动表情。

类似“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轻量型的叙事态度却引发了地震般的轰动,让人们对旅行有了一次被“唤醒”的认识,很多旅游品牌借势而上,将这一叙事角度提升到旅游知名度的打造和发掘商业价值,形成了高效传播力。

 

旅行叙事重构了人与大地的互动关系,赋予受众独特想象,即通过叙事来理解旅行目的地的文化精神和居民生活,以及旅行者通过提供所见所闻中流露出真实体验和价值传递,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地生活,重塑文化认同,以致完成城市形象传播与提升的作用。这可能是在这个不完满的世界上我们作为人可以讲故事的原因之一。

 

“我想让你和我一起动身。”这是《哈佛非虚构协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一书中,第一堂写作课“故事之重”的开篇之句,而我们对于旅行故事的探寻才刚刚开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作者:【美】马克•克雷默 、 温迪•考尔 

译者:王宇光

版本:中国文史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12月1日)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将好一个故事》

 内容简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由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该书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首本书,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读参考。



岑梅玲子

小荣说执行主编

文旅产业研究员


特别说明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小荣说”所发文稿除特别标注作者署名外,其他文稿均为“孙小荣·工作室”原创稿,欢迎转载,但请注明作者、出处。

“小荣说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中国旅游的变革力量》、《中国旅游“515战略”系列访谈录》和《中国旅游营销的新价值时代》,聚焦中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变革,以媒体视角对旅游产业进行系统解读,新观点讲述中国旅游转型故事,新视角研究中国旅游品牌营销,新笔法批判中国旅游困境与出路。新华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京东、当当、亚马逊等有售。


小荣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