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镇江老街巷 | 极为鲜见!镇江这条巷子以宗祠为名

最镇江 最镇江
2024-09-08


图文:郭淑娴 杨佩佩

视频:孙力 卞婷婷 

海报/编辑:何冰

审核:杨佩佩

整条巷子全长67米,门牌号码从1号排到4号……这就是目前市区较短的巷子——于祠巷。曾经,大西路、中华路、宝塔路一带是镇江最繁华的地段,不少商界名流沿街设店,也在小巷深处建宅安家。与中华路相接的于祠巷,正因靠近于氏宗祠而得名。

01

墙老屋旧

如今的于祠巷只剩短短一段、不足百米。在于祠巷4号民居的一侧,便是长长的廊墙。廊墙之后,仍可看到高耸的马头墙和残垣中长出的杂草,这正是在岁月中坍圮的于家大院。于家大院是由仪征商人于学源建造,他长期定居镇江,在经商的同时,还参与了冬赈、义渡等慈善事业。为便于族人经营、居住,于学源在大西路一侧设计建造了这处规模较大的建筑群,于氏宗祠便是其中一部分。

“从前,于家大院和于祠巷相连,于家大院大门在大西路,后门在中华路。许多巷里居民会穿过大院,前往大西路。不少居民也会在午后,来到大院中的井边打水。”84岁的于在文正是曾久居于家大院的于氏后代,回忆起老宅、老巷昔日的熙攘,她眼中难掩的落寞。后来,于家大院年久失修,为防止房屋倾倒带来隐患,便用围墙隔开了于祠巷和于家大院。小巷也因此成为“断头巷”,仅剩中华路上的一个出口。

于在文6岁起便在老宅居住,据她回忆,当时大院共有4进,足有99间房屋,完全满足了族人的居住需求,并有不少外地房客入住。正因家族人丁兴旺、人口众多,大院中伙房、衣物裁补等日常需求较大,不少在院中务工的人便就近住在了于祠巷。后来,于氏宗祠的部分旧址改为了私立忠肃小学(后改名私立武肃小学),这便是“老镇江们”所熟知的中华路第二小学的前身。于祠巷中也住进许多该校教职工。

02

情深意浓

对许多于氏子弟而言,于家大院和于祠巷,是他们外出闯荡的起点,也是乡思的归处。于在文在被分配到宝堰的一所学校当教师后,便只在寒暑假回到大院居住,盛夏蝉鸣、寒冬飞雪、小巷烟火,便是她对老宅的深切记忆。

2003年,因大西路拓宽改造,于家大院的居民陆续搬迁,该建筑群日益荒废。围墙不仅“隔离”了往昔的热闹,也切割着这一带老居民的老巷记忆。如今仍有住户“留守”小巷,虚掩的门内是干净清爽的小院,旧瓦木窗投下片片阴凉,巷道砖缝中冒出顽强的车前草,墙根儿处种下的番茄、辣椒悠哉乘凉,爬山虎疏懒地裹住墙面,新的枝叶探出于家大院的高墙、窥望小巷日常……

03

写在最后

电子地图中已难寻“于祠巷”地址,小巷由此成为老城闹市中的一位“隐者”,多了份静谧、从容。“好好生活”四字,不必有高宅楼宇作背景,于祠巷内的岁月静好便是它们最好的注脚。

对于于祠巷

大家都有什么印象和故事

欢迎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

精华推荐

▪ 查酒驾!镇江赵某弃车逃跑……

▪ 一省会市长任上被查!昨日还在调研

▪ 镇江李先生,可领“扶贫款”98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最镇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