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持每天写3000字?这位曾被网友反问的北大教授,荣获国家教学名师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02-08

编者按

他曾获奖53项

其中国际奖6项

国家授予的荣誉称号7项

国家级奖13项

省部级奖15项

北京大学奖12项

他曾获得过希腊政府授予他的金钥匙

他的名字以地砖的形式

被永久铭刻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园里


他说:

“我觉得当个老师比较符合我的心意”

“无论做什么事情,大概都需要刻苦”

“与伟大的前人相比,我就觉得自己很不足”

“我们是一个多面体”



他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孝远

   荣获第四批国家教学名师称号

把教育学生当成重中之重

走近朱孝远老师

一起领略他的教学理念与治学心得






教书,是件纯粹的事


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朱孝远老师,从1992年任教至今已有接近30年的时间。期间曾被邀请到联合国任职,但他选择留在北大教书。“我觉得到联合国就是去从政,这是选择走仕途;在这里就当一个老师,所以我决定我不去,就做老师。”教书育人,对朱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情,一切以学生为主。因此不管是收获抑或是遗憾,都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学得好对朱老师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


朱老师毫不掩饰对北大学生的喜爱,“北大的学生是很好的学生。”高质量、高要求的学生,是他选择在北大任教的重要原因,也是督促着朱老师不断求进步的动力,“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要求比较严。”


他坦言,现在教历史不容易,在“西方文明史”这门课,过去学生只需要写论文。现在,他把一百多万字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交给学生,安排材料阅读,再书写读书报告。


朱老师认为,教师的付出和学生的反馈是相互影响的,“所以有些事情不能怪学生,我们要把东西先给他们,然后再要求,这样才公平合理。老师付出了,学生能感受到,他们也就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





每周每门课要读200页

每日要写3000字


谈到教学,不得不提朱老师的专业——历史学


在朱老师看来,历史教学不仅是文献阅读和知识积累,而是一种立体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和教材之外,学生还要掌握历史地图、史料以及学术动态,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在一定的阅读基础上钻研学问。


朱老师对学生高标准的阅读量和写作训练闻名远近,他也笑言网上曾针对他的这番要求发出的质疑——“你自己做得到吗?” 但他坚持这样的训练是必须的,他认为本科生应该养成每周每门课阅读200页文章(如选修4门课,那就要阅读800页)、每日写3000字的习惯日积月累,才能成为一名学者


朱老师对学生没有硬性要求,也坦言无法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养成这样的习惯,但他仍然希望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懂得刻苦的意义。


朱老师很喜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对他而言,这些作品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着的、值得人们学习的东西,一直延续。



“这两本书的内容我不论,重要的是他们写作治学的认真态度,有个性、有方法。”朱老师认为读书不全是学知识,更是读出作家的人生态度。



讲述历史,可以从中看到历史人物在关键节点上的选择。“必然要涉及到他的选择,他的品格高下。”对朱老师来说,教育学生不仅是知识上的指导,理想的教学要求“智慧与人格比翼双飞”。


朱孝远老师著作《宗教改革与德国近代化道路》




学术研究,成一家之言


除了教学之外,朱老师同时从事科研工作。科研工作在北大很重要,在他看来,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首先应有三个“对外”的“一流”:培养一流的大学生、创造一流的科研结果、一流的国内外声誉与社会影响;而这些则要靠五个“对内”的“一流”加以支撑: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模式、一流的教学模式、一流的体制改革模式和一流的校园文化学术氛围。


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体现在北大的方方面面。朱老师说:“科研很重要,科研搞好了,上课才有深度,才能创新,走向前沿。


“历史研究,我觉得还是要‘成一家之言。’”朱老师眼中理想科研工作是以国家认可的优秀科研成果,形成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学派,在国际高端学术平台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对世界学术作出我们中国学者应有的贡献。




与伟大的前人相比

自己很不足


朱老师荣获国内外多项教育性质的荣誉奖项,如国家教学名师奖,他在学术上也成就颇多,是美国俄勒冈大学荣誉教授。提及这些荣誉,朱老师十分坦然:“这是他们高抬我。”相比伟大的前人以及教过他的各位师长,朱老师深感自己的不足,“我的老师们,他们的为人,他们创作的优秀作品,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在各种奖项面前, 朱老师仍谦虚、自省,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如同他要求学生那般,朱老师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写 3000字,对于自己要发表的文章,更是认真对待。


朱老师认为自己在科研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他同样规定自己每天要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章,以保证时刻了解相关领域的学术动态。“应该对最前沿的国际研究成果有所了解,要掌握最为前沿的学术动态。”





我们是一个多面体


说起朱老师的日常生活,可以用一个“忙”字形容,也可以用“刻苦”二字来形容。忙中有序,严于律己,是朱老师对自己、对教学、对生活的追求。朱老师每个学期在北大讲授一门本科生课程,一门研究生课程,外加两门对外的本科生慕课,每年共要讲授8门课程。作为5门国家精品课的主讲人,每年有来自全国一百多所高校的上万学生选修朱老师的网络课程。


在学术研究上,按照朱老师目前的计划,有三项国家级课题和四十多本学术专著、译著及教材需要在近年中完成。他坦言,不论是科研还是教学,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压力和挑战。


面对这样的高压,朱老师依然选择去努力完成。“我做了承诺,我就得去完成,而且还要高质量地完成。”因此他说每天写3000字是必须的,形容这是“高压之下,别无他法”,甚至不完成每日必做的事情都不敢入睡。


在这样高压忙碌的生活中,朱老师依然坚持每日阅读与学术无关的书籍,纯粹是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通过阅读他扩充了知识,也获得了向优秀作家学习的机会。“《围城》这本书,钱锺书先生每天只写500字,是慢慢写出来的。我写好的稿件,也要在家里放上几个月,过几个月再拿出来看看,就会觉得不够好。有些事情要冷一冷再做,这样才会有所得,会觉得还能够改进,还能够再写点什么。”


朱孝远老师著作《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




人生乐在相知心


在《我在北大当教授》故事集中,朱老师说:“史学家的真正精神,看来就是对自己的学业有一种‘人生乐在相知心’。用这样的一种眼光去看问题,就能够让人在不经意间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需要。比如你喝水,那是需要,但你品茶,那是爱。又比如你步行上班,那是需要,但你在林间散步,那是爱。”


朱老师的经历正是展现了史学家的精神,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感受对教学、对科研,对学生和对生活的爱。




个人简介  

朱孝远,出生于1954年2月。1990年,在美国俄勒冈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起,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


重点研究领域包括:德国宗教改革史,文艺复兴史,西方文化史,欧洲中古史,史学理论等。


先后承担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十五、十六世纪欧洲史,拉丁文,文艺复兴原始史料阅读,世界中世纪史名著选读,史学概论,西方史学史,世界中世纪史,欧洲社会文化史,当代文化人类学等。


曾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第七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希腊文化研究杰出贡献奖”、“俄勒冈大学荣誉教授”等荣誉和奖项。

      更多精彩内容      


教学成就奖获得者祝学光:年逾八旬退而不休,医疗与教学是她生命里的“惯性”


教学成就奖获得者阎步克:北大任教三十载不下讲台,他的课一座难求!


好老师陈斌,这样在北大走红


不老“光哥”:行走在“生死之间”的北大医者


教学卓越奖获得者郑伟:这位北大教授培养的人才“长”“宽”“高”!


最年轻的教学卓越奖获得者刘家瑛:北大里的“孩子王”






来源:北大人事部、历史系官网图片:受访者提供采访、文字:黄时恩排版:赵雅楠责编:以栖、昭花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