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

人文万象 人文万象 2023-03-04


  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

前言

宋人始为彝器款识之学,宋代的古器物、古文字研究,是包括在金石学研究之中的。宋代金石学著作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研究古器物的集中反映,它标志着对古代器物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而受人关注,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首先,作为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宋代金石学著作反映了宋代史学研究的状况,对我们研究宋代的史学史、学术史乃至整个金石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宋代金石学著作不仅开拓了金石学的领域,而且它为后代金石著作的编纂提供了一种摹本,为金石学在清代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宋代著录青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价值,是保存了一些宋代人曾经见到而后来已经散佚的铜器铭文。这些铭文,各书著录的虽然仅是摹本,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相当珍贵。


其中《叔弓镈》共四百九十多字,和《叔弓钟》字数差不多,如此长的铭文,至今罕见。《楚公逆钟》是西周晚期楚国的一件青铜器,铭文四行三十六字,其行款字形别具特色,晚清以来一直受人重视。《戉王旨于赐钟》为战国时越国的铜器,铭文中有鸟书,是研究战国时鸟虫书的重要材料之一。《牧簋》是现在所能见到的铸刻文字最多的簋,虽有的地方摹刻失真,难以全部解释,但仍受学术界重视。《盨》是现在所能见到的铸刻文字最多的盨。



《伯宽父盨》


再次,宋人著录的青铜器铭文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们可以从《盨》所记载的内容推断出当时的国人已有放纵作乱的行为而危害着西周王朝,为官者不循法度,周王警告“勿使虐从狱”。这是一条极好的史料。《师訇簋》铭文中有“哀才”,从上下文义可知“才”应读为“哉”,这种用法在金文中比较罕见。




西周楚公逆钟


《师訇簋》

从古文字学的角度看,宋代著录的青铜器铭文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照宋人著录铜器铭文的情况与科学考古新发现,我们可发现宋人摹写讹误之处,并找出其讹误的规律,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宋人在古文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局限性。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第九卷《趠鼎》中有一字,宋人摹作,不知其形构,传世《厚趠方鼎》铭文(《愙斋集古录》五·一三)与宋人著录铭文全同,其中此字作,可看出宋人将下所从“贝”形摹讹,上所从之形也摹讹为“幺”形。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由于宋代金石学著作具有如此重要之价值,对于宋代金石学形成的原因及其学术遗存,自清末以来,学界做过不少探讨和总结,如王国维等就曾对金石学的兴起和形成做过理论上的讨论。王国维先生早在一九一四年就编制了《宋代金文著录表》;一九二八年容庚先生又在王表的基础上加以修订,重编了《宋代金文著录表》,对宋人著录的青铜器数目进行了清理;容庚先生的《宋代吉金书籍述评》对宋代学者所著录的金石书籍进行了整理研究;郭沫若、唐兰、于省吾、杨树达等学者对宋人著录的重要青铜器铭文进行了考释和断代。近几十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不少可与宋代学者著录的青铜器铭文相比照的新材料,使宋代著录的青铜器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热点。在宋人著录青铜器数目的整理方面,张亚初先生在王、容的基础上剔除秦汉铜器铭文,编制了《宋代所见金文著录表》;在校释方面,刘昭瑞先生把科学考古发掘与宋代学者著录的青铜器铭文相比照,著成《宋代著录金文校释》《简论宋人古器物学研究》《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笺证》等;在讨论金石学取得的成就方面,傅振伦《宋代的金石学》、夏超雄《宋代金石学的主要贡献及其兴起的原因》、吴伟华《宋代金石学著作的学术价值》、刘克明《宋代金石学著作中的图学成就》等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虽然相关成果很丰硕,但至今未见有对宋人著录的铜器铭文字形进行系统整理的论著。实际上早在六七十年前,容庚先生就曾著文提出了全面清理宋人所著录青铜器及其铭文的主张,因此全面清理宋人所著录青铜器及其铭文,编制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就更加必要了。


宋代著录青铜器多是以摹本形式,而要通读铭文以了解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首先要认识铜器上的文字。文字编是可供查询的工具书,是广大文史工作者阅读铭文的重要参考。


其次,摹本本身属于第二手材料,最典型的是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第十卷所著录的穆公鼎。后来出土的一件同铭之器,可证明宋人穆公鼎摹本文字失误颇多。文字编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现了宋人摹写的全貌,更便于研究。


再次,一本摹写精美的文字编(如《金文编》)还可以给书法爱好者一定的帮助。现在的文字编大多是由计算机处理的,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对扫描的图片进行处理,尽量保存字形的原貌,以避免摹写失真的弊病。


因此,文字编无论对历史考古学界、古文字学界,还是书法艺术学界等,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宋人著录的先秦有铭文青铜器,近人做过不少整理和研究工作。宋人著录青铜器基本成书的有十一种:欧阳修的《集古录跋尾》、吕大临的《考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王黼等的《宣和博古图》、董逌的《广川书跋》、黄伯思的《东观余论》、赵九成的《续考古图》、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张伦的《绍兴内府古器评》、王厚之的《钟鼎款识》、王俅的《啸堂集古录》。除此之外,散见于宋人笔记小说中的青铜器亦不少,要精确统计出宋人所著商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据刘昭瑞先生的统计,宋人著录的有铭文摹本传世而又确信不伪的青铜器铭文共四百六十四种,但他将大夫始鼎作为伪器处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本文字编共收录宋人著录的青铜器铭文四百六十五种。这足以做成一部为学界提供参考的工具书。

《集古录跋尾》


有鉴于此,笔者选择编纂宋人著录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


本字表收录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包括商周金文八百四十七文,附录上一百二十二文,附录下一百三十文。正编中《金文编》未收一百三十五文,更改《金文编》原有九个字头,正编已识字中,经宋人考释正确四百七十三文。本文字编的编写,可大体了解宋人研究金文的情况。

《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

刘秋瑞 编著

2020年12月出版 / 268.00元

978-7-5201-6856-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宋代著录的青铜器铭文中保存了一大批今已佚失而宋人尚见的金文文献。如《叔弓镈》490多字,篇幅之大,至今罕见;《楚公逆钟》成于西周晚期的楚国,字形行款独具特色,晚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诸如此类宋人著录的金文材料,虽在出土文献不断涌现的今天,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书以“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为题,对宋人著录的金文材料加以全面整理和研究。首先,对宋代著录的商周青铜器铭文加以甄别,剔除伪器和无字铜器;其次,按照《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将所整理的文字资料纂集为十四卷;最后,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宋人的金文识读成绩作出科学评价,并充分反映今人对宋人著录商周铜器铭文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介绍

刘秋瑞,文学博士,郑州轻工业大学副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文字学与古文字学研究及教学工作。



策划:佟    譞

编辑:王    茜

审校:启   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