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彩!出圈!川影人闪耀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


全文2647字,阅读约7分钟 ▼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

于3月28日-30日在成都召开

大会期间

川影校长参与启动人民拍客“交换旅程”计划

8位古装角色亮相展区成功“出圈”

210名川影志愿者出色完成任务


聚焦视听领域

玩转视听空间

参与视听服务

川影人以全新视角深度参与大会

为视听行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大会简介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围绕壮大主流舆论、深耕精品内容、强化科技赋能、深化行业治理、加强国际传播等方面设置议题。在举办开幕式、主论坛、技术和精品节目展的同时,开展近40个主题论坛及发布活动、45场市民体验活动和50个放映点展映活动,突出“权威性、引领性、国际性”,注重新技术应用和互动参与,更好展现大会“有人气、有名气、有生气”的风貌。




VIDCHINA

创新!聚焦视听领域

川影校长参与启动人民拍客“交换旅程”计划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正推动着媒体行业从融媒体向智媒体转变。如何抢抓战略机遇、深化媒体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流媒体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川影校长、党委副书记罗思参会


3月28日下午,由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组委会主办、人民视频承办的媒体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举行。论坛现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罗思,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程远泽,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韩芳,敦煌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兴蓉,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中国美院美术馆摄影部主任高初现场共同启动人民拍客“交换旅程”计划。下一步,将联动地方和高校,以不同地域或城市的拍客两两互换城市旅游,助力各地文旅产业发展和行业交流。


人民拍客“交换旅程”计划正式启动

川影校长、党委副书记罗思寄语美好期待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川影影视文旅融合发展研究院,愿意与人民视频交换真善美、赋能新内容、创造新价值!”川影校长罗思对未来共创合作寄语美好期待。希望为创作者提供“沃土”,深度挖掘四川文旅发展背后的精彩内核,携手创作更高质量的视听内容,一起发现美好,拥抱美好。



VIDCHINA

惊喜!玩转视听空间

川影8位古装NPC惊艳“出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下一句,您请。”网络视听大会现场,“苏轼”手握书卷,向嘉宾们发起了对诗挑战,在现场掀起了一阵“视听+传统文化”的热潮。“苏轼”的扮演者是来自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1级播主1班的陈智豪。


点开视频,跟着NPC打卡大会现场~


3月29日,成都映像周与大会同步开展,一个个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装形象出现在本次大会的各类展厅。


场馆内,8位川影学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历史文化名人NPC。武则天、李白、杜甫、苏轼、诸葛亮、潘安、黄娥、薛涛集体亮相,引领与会嘉宾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之旅,让人们深刻感受古代文明与现代视听的交融之美。



“直播间的家人朋友们,这里是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现场……”展区内,“李白”身着一席长袍,腰间别剑,右手持酒,左手正拿着手机直播。李白的扮演者、川影21级播主2班的朱俊杰说,李白爱饮酒作诗,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既能将传统文化与视听语言相结合,让线上线下的观众同步参与这场行业盛会;也能将属于中国的酒文化进行推广,带动市场发展。



“李白”的镜头中,由川影21级播主1班周小凯扮演的“杜甫”正在书签上挥毫泼墨,一边吟诗一边题字,为嘉宾们写下祝福,以书法怡情,尽显文人气质。



高贵威严的“武则天”来到现代,似乎多了几分俏皮可爱,成为了大会中格外亮眼的存在。


“刚拿到这个角色时内心是很忐忑的,但也借此机会对武则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加上衣着和妆造上的辅助,立刻就有了气势。”武则天的扮演者、川影21级播主2班的刁明琳表示,在现场互动设计中融入了唐代礼仪、宫廷议政等动作场景,希望通过情景模拟让大家“一秒入戏”,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会现场,嘉宾们驻足拍照打卡。纷纷表示,四川人文情怀、文化底蕴深厚,以视听的力量激发传统文化魅力,是一次别出心裁的尝试,同学们的古装扮相非常专业,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充满创意和趣味的文化体验。



VIDCHINA

活力!参与视听服务

210名川影志愿者出色完成任务


台前精彩,幕后生动。展厅之外,川影志愿者的身影更活跃在大会的各个区域。


签到组志愿者协助嘉宾办理签到手续

川影志愿者引导嘉宾前往会场

接机组志愿者每日往返成都双流、天府机场迎接嘉宾


应大会成都执委会之邀,由学校宣传统战部赖光玮老师、陈熹老师全程带队,在播音主持学院、电视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出了210名川影学子,承担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提前三天到达会场,分为战合组、会场组、政府组、嘉宾组、接机组、签到处、展厅组、技术保障组等18个功能组,用专业、真诚和热情,为大会增添了一抹青春亮色。


大会成都执委会给予川影志愿者们高度评价:“我们打心底里喜欢川影的孩子们,各组的负责老师都夸赞他们懂礼貌、能吃苦,眼里有活儿,工作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非常强我们很欣慰看到孩子们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也很感谢川影和老师同学们对于此次活动的全力支持。


合影留念


川影志愿者工作感悟

签到组·22级播主2班  郑欣怡

签到处作为嘉宾到场的第一环节,需要我们保持热情,以最佳状态迎接嘉宾。我们组主要负责的是协助嘉宾办理签到手续、会议手册分发等工作,期间也遇到过工作体量过大、人手不足等情况,但各组之间非常默契,有需要时彼此支援、有困难时互帮互助,非常感动,有大家并肩作战的感觉。


文案组·22级播主1班  张萌

这次我所在的组别是高新区活动组,主要负责协助老师完成文案撰写、海报制作、表格梳理等工作。我们需要在短时间掌握大会的相关知识,通过一系列宣传向嘉宾们更好地传达大会精神与核心内容。工作中,我有机会见识到了各大视频制作端的生产过程和优质作品产出,真切感受到了新媒体技术在视听方面的强大应用,受益匪浅


后勤组·22级影制5班  李孟阳

通过这次志愿者工作,让我变得更加认真和细心。因为后勤组的工作大多是核对信息、分发工作牌等,需要我们工作非常细致,不能出错。大会期间,我也抽空关注了与自己专业息息相关的论坛,前沿技术、行业热点、视听场景……各种极具科技感的知识,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新的思考和新的方向,很值得!


技术保障组·22级影制4班  张竣淇

我非常热爱摄影专业,这次很幸运被分在了技术保障组工作,这和我平时的所学专业、兴趣爱好都非常贴近。工作期间,我跟随负责老师认识了许多影视传媒界的精英和杰出人士,在和他们交谈中既让我拓宽了视野,也让我对未来的方向更加明晰,收获很大。非常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样的平台和实践机会,这趟视听大会志愿者之旅,不虚此行!



VIDCHINA

收获!新视听新知识

川影师生现场聆听行业专家分享前沿信息


3月29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新技术赋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举行。论坛上,专家学者与行业翘楚各抒己见,分析新技术下的音频、视听、媒体变革,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挑战。


川影学生处教师林登刚、播音主持学院教师徐儒鸿带领来自播音主持学院、电视学院、电影学院的100名学生,坐在台下认真聆听行业专家们的分享,收获满满。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传媒专业的学生,要敢于、善于运用新技术,抓住AIGC带来的全新艺术创作环境。为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也为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注入更多川影青年的力量。


师生合影留念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出品  ——【原创作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者 | 彭宇凡
图 | 陈佳圆 高启元 张育尧 张竣淇
部分图片来源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视频 |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 成都映像周编辑 | 陈熹图片审核 | 赖光玮复审 | 尹丹
终审 | 余乐欢迎投稿cyxctzb2020@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