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研”为定|保持热爱,坚定前行

优秀的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024-03-26



时间进入12月

迎来今年考研的最后冲刺

考研或许是一个人的战斗

方寸间的纸张是你的一片雄心

你紧握着笔杆镌刻青春的印记


今天,大影君邀请了4位

考研成功的学姐学长

一起来听听

他们圆梦上岸的考研故事

希望备考的你

能感受到背后支持着的温暖

自信昂扬地开启每一天


无奋斗,不青春

程  曦

所在学院:播音主持学院

研究生录取院校及专业:英国诺丁汉大学 教育学


获奖情况:获得2019-2020学年校级学习三等奖学金、2020-2021学年校级学习三等奖学金、2021-2022学年校级学习三等奖学金、获2022-2023学年校级“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程曦在大一的时候就想好要去英国读研,但是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是在大四才定下来的。播音主持专业学习的范围很广,可以申请很多专业,但她希望以后能在教育行业工作,所以考研专业选择了教育学。



对于要出国学习的同学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绩点了。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课程分数都会被算在申请英国学校的平均分里。绩点高才能申请到好一点的学校,所以在大学四年里,每一门课程都要认真对待,所有考试都得付出加倍的努力来准备。“每年出成绩的时候,都是我最紧张的时刻,很怕考得不好。”程曦说。



上面这张照片是程曦在考场门口拍的,她本来一直准备的是雅思纸笔考试,但由于一直约不到考位就转成了机考考试。程曦说:“这两者的做题技巧不太一样,我只能在半个月时间里,突击转变了做题方法,终于拿到了理想的分数。”


程曦在咖啡店刷听力词汇


“要专注自身,按自己的节奏走。”在备考雅思的时候,程曦会在社交软件上会刷到别人在分享进度,例如今天背了多少单词、刷了多少题。程曦最开始看到这些,时常会陷入自我怀疑,反思自己是不是和别人比起来显得太“摆烂”了。但后来她觉得,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好了,一步一个脚印。


时光不会辜负执着和勇敢,当你再回首,每一个奋战的黑夜都有星光灿烂。前路浩荡,万事皆可期待;未来广阔,画笔就在手中。愿你风雨兼程,终将满载而归!

学姐寄语


积跬步,至千里

邓晓曼

所在学院:电视学院

研究生录取院校及专业:广东财经大学 广播电视


获奖情况:获得2020-2021学年校级学习三等奖学金、2021-2022学年校级学习二等奖学金。


邓晓曼在大三有了考研的打算,七月中旬下定决心要考研并开始正式备考。她报考院校是从未来的就业地来进行考虑,也考虑了就业认可度的问题。





2022年12月23日,准备上考场的最后一晚,邓晓曼在酒店背诵知识点,并发朋友圈鼓励自己


专业选择了与本科专业相近的专业——广播电视,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她认为一方面是本科的知识学习储备还不足,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另一方面是因为热爱影视行业,想要在更大类的专业中继续拓宽自己的视野。


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最难的不是坐着冷板凳枯燥地学习,而是如何科学地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如何按部就班地完成,如何对抗考研中的各种诱惑,以及如何安抚自己焦虑不安的心,这些都会贯穿于考研的整个过程。


考研时期用的资料


“从九月份开始,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基本上在13个小时到15个小时,因为有每天、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在完成当日的学习计划后,我还会想要继续将周计划、月计划推进,学习计划的完成给了我很好的正向反馈,也就慢慢形成了正向循环。”回忆起备考期间,邓晓曼认为最重要的是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



“在考研的过程中,我常常将得失看得很重要,害怕努力付之东流,迫切地想要得到结果。但回头看,考研的过程更像是与自己独处,不断寻找自己的过程。”邓晓曼说。


在她看来,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有足够渴望上岸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会经历一场性格和思维方式的蜕变。


备考的时候,总想着结束了要和朋友聚,要追错过的综艺,要补上没睡的懒觉,真的考完了却只有平静的疲惫。复试的时候又是一个月的初试备考作息,却没有吵着说结束后要怎样怎样。现在研一了,好像“学习”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而我觉得无比自由。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做数,步履不停,总会寻得新的答案。愿努力拼搏的大家都能顺利上岸,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学姐寄语


长明顾我,我故长明

于琪人

所在学院:新媒体学院

研究生录取院校及专业:云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


获奖情况:本科期间曾获得校级三好学生、学习奖学金、文明标兵等称号,并获全媒体中心“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获得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3年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得云南网第四届“彩云杯”网评大赛二等奖、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思政微课三等奖。


“英语73分,政治77分,新闻与传播理论139分,新闻与传播实务128分,总分417分。”这是于琪人的考研成绩,他在2022年8、9月才开始初步计划考研,受疫情影响,他复习计划从10月18日正式开始。



于琪人本科期间学习的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一方面是本科期间对传播学和新闻学涉猎较多,专业相关性强;另一方面是对该方面感兴趣,因此在专业方向上选择了新闻与传播专业。


备考小技巧


01

不需要和身边同学比较进度,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即可,不要给自己制造焦虑

02

杜绝感动自己。买杯咖啡早早起床拍照发朋友圈,并不会带来分数的提升。

03

处理好个人社交及感情问题,稳定的情绪是考研路上最重要的一环。

04

及时关注最新的考研动向,不要一味地沉浸搜罗在学习资料的海洋中,只有切实使用了的才是学习资料。

05

常怀感恩的心,做好自己便好。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是‘长明顾我,我故长明’。”于琪人考研期间经常在学校的“长明工坊”学习,他希望学校能够多设置几个长明工坊这类的考研教室,为考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



“由衷感恩彭颖副院长、胡余老师、张钰老师、谢玓老师在考研期间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得遇良师何其有幸。”考研奋斗过程固然是辛苦的,良师益友的鼓励与支持也陪伴着于琪人走过复习时光。


研究生期间前往云南广播电视台参观


在大学期间,于琪人在班级担任班长和电教委员,同时也在学校的全媒体中心创意视频工作室工作。进入研究生阶段,他也担任班长、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会秘书长。


研究生期间的生活非常充实,行政和科研两手抓,有非常多锻炼自身的机会。”他表示,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本科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不再是学习理论知识、自我理解,而是科研性的探索,更加注重学术能力的建设以及学术素养的培养。


熬过冬天,便是绚烂云霞。

学长寄语


所谓奇迹,就是日常

尹毓萱

所在学院:电视学院

研究生录取院校及专业:山东大学 艺术设计


获奖情况:毕业设计作品《山娃》在第四届川影杯·年华奖影视作品评选纪录片单元中获得“最佳录音奖”


备考半年,从影视摄影与制作到艺术设计,总分387,初试第一。“跨校+跨专业”考研,逆袭985,有时候努力大于选择


“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跟我一样,考研更多是为了今后入社会之后,选择更多、起点更高,为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也为了回应身边的人对我的期待,我选择考研。”尹毓萱谈到自己的未来规划。



“当初我要报考山东大学的时候,遭到很多人的‘阻拦’。”尹毓萱表示,大家的担忧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院校跨度太大,上岸几率极小;另一方面是要学习的任务与努力程度,要比选择普通院校多很多倍。但是她还是坚信自己,选择了这所学校。老师们得知消息后,也不断地为她打气,鼓励她。



2022年3月份开始,尹毓萱便开始着手制定整年的复习计划了,“我的自制力不算强,因此我必须准备好落实到每一周的学习计划,要求自己必须完成周任务。”



专业课方面,山东大学给出来的范围很广,尹毓萱觉得“头很大”。虽然不想背那么多的专业知识,但在最后专业课考试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专业知识在应试时十分关键。“没有技巧,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反复背。” 


政治方面,尹毓萱是从六月开始学习的,先进行基础的知识点泛读,并理解相关概念,基础稳固对于后期刷题尤为重要。她分享政治考试的小技巧,“政治就是得选择者得天下,选择题知识点掌握好,背大题时也会更快一些!”



“在做题中,在写作中,都是背单词的过程。”英语的学习也是重复记忆,每天积累单词,直到考研前一天,尹毓萱还在背单词。



“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过程。”尹毓萱在这一整年里学会了如何去调整心态,学会了在狂风暴雨中坚守本心,这些都成为惠及一生的宝贵经验。“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只希望我的真实经历能够帮助到后来的学弟学妹,希望大家能够从我的经历中得到哪怕一点点的帮助。”尹毓萱真诚地说。


我们都是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想盛大、想绚烂、想哗然,希望你们能在最好的年华出类拔萃,祝大家前路漫漫,星辰相伴。

学姐寄语


考研之路漫漫

愿你能够坚持追寻自己前进的方向

一直到灿烂光明


预祝所有2024届川影考研人

一战成硕,成功上岸

我们一“研”为定!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出品  ——【原创作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图 | 受访者提供编辑 | 邹梅复审 | 尹丹
终审 | 余乐欢迎投稿cyxctzb2020@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