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 | 解码城市有机生长逻辑,专访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

2016-01-18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14年3月,王蒙徽赴任厦门不到一年,就带领决策层“大胆”地推出“厦门两个一百年目标”,出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到建国100周年时建成展示“中国梦”样板城市  

  两年来,依据这一规划愿景,厦门深入推动城市、产业、社会三大转型,“美丽城市”建设有了新进展新成效。

  “城市是大家的城市,要让各类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要实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历史文化的传承接续、社会发展的包容有序,要让社会各个层级的人分享发展成果,与城市共存共荣”。面对《瞭望》记者,王蒙徽道出自己三年来主政厦门的内心感触,并对习总书记所言“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深有共鸣。

  针对“美丽城市”美在哪?“美丽城市”如何建?厦门对于时下中国城市发展的样本价值何在?《瞭望》专访了被称为“清华城市规划博士书记”的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


此为瞭望“解码厦门”封面报道之一,整组报道见文末【阅读原文】


专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 :


人民城市永远为人民


记者丨刘亢 项开来 许雪毅  

  

  《瞭望》:厦门有什么条件敢于提出打造美丽城市样本?

  

  王蒙徽:中国城市化进程之快全球罕见,但过程中留下的问题与遗憾也不少。城市治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尤其对城市规划的作用和内涵认识不到位,粗放式、外延式发展较为普遍,带来了诸多城市病。

  

  来厦门工作以后,感触最深的是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市民群众发自内心对城市的热爱,构成了打造美丽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没有厦门市民对城市的自信与热爱,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

  

  厦门城市面积、人口规模不大不小,地处开放前沿,自然禀赋优越,有着美丽城市的良好底子。厦门是经济特区,历来勇于先行先试,今天也应持续发挥试验田作用。所有这些,决定了我们应该在探索城市发展新理念的实践、探索科学建城新路径等方面,为全国城市发展提供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厦门样本。

  

三大转型:最终目的服务百姓


  《瞭望》:我们注意到,在厦门战略规划中,你们提出了重点推进城市、产业与社会三大转型,有何特殊的意义么?在实践中又该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王蒙徽:产业、城市、社会“三个转型”是有机整体,需要统筹推进。产业是城市的基础,一个城市没有产业就无法生存发展。城市是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支撑,产业必须在城市中转型和发展。产业和城市是一体的、融合的,必须相互配套、相互依托。产业和城市转型与发展,最终目的是服务老百姓,是为了让老百姓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生活质量,有更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形成更和谐的社会。因此,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必须紧密结合、系统推进。

  

  当前,城市发展特别需要切实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真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精神与部署。厦门的做法主要通过全面统筹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从外延式发展为主转换到内生型发展为主。城市发展要立足系统推进,不仅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也要改变治理模式,我们深入开展的“共同缔造”活动就是治理模式的转变。

  

  一要着力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宜居度。我们提出,加快构建以《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引领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强化规划统筹;围绕增强城市的整体性、生长性,优化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布局,统筹岛内外一体化、差异化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以深化共同缔造行动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水平。

  

  二要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构建绿色发展格局。我们提出,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增长边界,统筹发展与保护,统筹实施污染整治、生态修复和环境风险管控,打造“厦门蓝”城市名片。我们还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抓手,推动转型发展绿色发展。

  

“多规合一”:规划从关心人开始

  

  《瞭望》:我们还注意到,厦门在城市发展中特别强调规划的引领作用,这是不是像有些人讲的,与你的“清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背景有点关系?

  

  王蒙徽:应该说有关系。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即战略思维、整体意识、实践观念、底线管控。城市规划是大科学、大学问。现代城市规划的产生,就是从关心人开始,从解决工业化和人的实际矛盾开始,从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开始,现代城市规划要解决的是社会进步问题。

  

  我们所说的规划,不能仅仅理解为画画图纸,建设街道、建筑等等。城市是人的聚集,规划就是力求通过实现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和创造适合社会生产生活的美好环境,推动建立人和自然、人和人协调发展。城市必须适应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必须宜业宜居,这是最基本要求。

  

  人居环境是生产发展、社会治理的载体,人应当在空间中安居乐业,需要把空间治理和生产发展、社会治理相结合。现在普遍存在将城市发展与社会治理割裂的问题,比如城中村现象,造成了不少社会矛盾,没有实现有序发展。

  

  这两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了“多规合一”,如果说《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是规划图,那么“多规合一”就是施工图,确保按图施工不走样。


1月6日,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在街道社区调研(梁伟 摄)

  

  《瞭望》:但是,全国不少地方似乎不太重视规划的价值。

  

  王蒙徽:你们可能也注意到了,中国现在城市发展成本太高,那怎么会有竞争力和可持续?相当多的问题就是规划不科学导致的。城市规划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应当说,这些年的一个教训就是对规划理解认识不到位,一些事没想好拍脑袋就干。比如说,现在建设项目大部分都超预算,不少超过50%甚至100%,这种现象也说明了规划的科学性、约束力不够。

  

  拿我们的实际操作来说,怎么让发展成本降低?首先要有好的规划,比如解决交通拥堵,有些路没有想好就建,或者说建的目的是为了“好看”,而不是“好用”,结果越建越堵。这就需要有系统谋划,统筹解决,比如,城市交通是一项系统工程,主干交通、快速通道、支线交通等要相互配合,形成体系。如果一开始就没想好,那后面就必然是修修补补成常态,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以厦门为例,岛内才1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多万,已相当拥挤,而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面积同样不大,但承载力远超我们。

  

  《瞭望》厦门在全国率先推动“多规合一”,内涵是什么?

  

  王蒙徽:我们感到,各种规划在空间上“打架”,造成了资源浪费、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于是,我们开始整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比如说,对全市原有的12.4万个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之间差异图斑进行统一协调,就腾出了5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推动“多规合一”,就是要建立统筹发展的综合平台,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土地使用指标、空间坐标“三标衔接”。

  

  “多规合一”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统筹发展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多规合一”,整合空间职能,促进发展的整合和统筹;通过“多规合一”平台,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和政府职能转变。

  

  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多规合一”的改革工作,通过建立“多规合一”的“一张图”,实行“一个平台协同管理”、“一张表格受理审批”,“一套机制保障运行”,解决了不同规划打架问题,使统一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得以形成,并使政府管理部门变被动审批为主动推送,大大缩减了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配合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与主体功能区相一致的政绩和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了让“能干什么的地方就干什么”、“干什么就考评什么”,使推进统筹发展不仅有平台,而且有动力。

  

规划统筹:愿景与需求结合给百姓获得感

  

  《瞭望》:我们去过各地一些城市采访,发现一提城市发展,往往就列出招了多少大项目的成绩单,可一些项目之间缺少关联和整合效应,厦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蒙徽: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习总书记特别强调,“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可谓意味深长。确实,过去城市更多走以项目主导的发展路径,发展城市就是招商引资,往往是按照业主的要求落实空间安排。这样的以项目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很难实现整体观念,系统谋划。现在,厦门就是要探索以空间规划为抓手,从项目主导走向规划主导,从规划到项目,从战略到行动,通过规划来推动统筹发展。

  

  规划首先是以目标为导向,强调供给侧结构改革;其次以问题为导向,为我们推进改革提供了切入点;最后通过规划落到项目上。这样将发展愿景与实际需求结合的项目才是有效的投入,不能就项目论项目。不清楚是否契合当地发展理念,也没弄清楚老百姓的需求在哪里,为了发展而发展,虽然一时GDP上去了,但是问题也出来了,比如重复投资、过剩产能等,有的后患无穷。有时单个项目没问题,但从系统看就有问题。

  

  这两年厦门推动的“多规合一”、三网融合,小流域治理等改革,目的就是实现规划统筹改革发展,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割裂的项目。目标是我们的愿景,需求是老百姓需要什么,只有把它们统筹起来,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群众才有获得感,才能实现三个转型统筹发展。

  

  《瞭望》:美丽城市的内涵不仅包括优化的产业,还必须包含美丽的城市建设、美好的社会,你觉得当前在这两个方面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王蒙徽: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我们的先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重视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将空间规划建设与社会教化相结合,突出整体性和生长性,正是我们今天应该传承和弘扬的城乡规划建设理念。我们的城市发展一定要体现文化自信。比如,现在一些地方搞些奇形怪状的所谓“现代建筑”,背后其实就是崇洋媚外的文化不自信。中国城市建设,必须与中国文化结合以来,体现出文化自信。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城市的社会建设同样要注意那些带有根本和基础意义的问题。比如,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是单位人,现在是社会人,还有大量非政府的单位,这就带来了过去没有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的完整社区建设就是要破解因此带来的问题,实现把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大家共同缔造美丽厦门的目的,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LW



解码厦门幸福美好要义

文/瞭望编辑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为我国城市未来工作指出的明确方向。  

  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十二五”期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延续数千年的乡村社会正在向城市社会快速演进,城市开始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主要的活动空间和生存场所。  

  “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事关国家长久发展、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作为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应该如何生长?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车头”,城市应该怎样建设?这些都是需要求解的重大现实课题。

  海滨城市福建厦门,近年来对城市转型进行了全方位探索,为人们呈现了一个正在追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样本,也折射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力量。  

  城市建设的核心应是围绕人的生存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指向应紧扣人的需求和幸福。厦门的探索已经证明,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在创新中讲究协调,在开放中力求共享;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需要从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竞争力、城市魅力三个维度,实现自身有机更新、绿色发展、宜居幸福。  

  用问题思维就更能发现厦门城市发展思路的价值。针对时下已暴露出的一些“城市病”,厦门正用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之城、更加绿色的生态之城、更加包容的人文之城的实践,给出可供借鉴的医治路径。  

  过去曾认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现代化,在打造城市时,只学到国外城市发展的表象,甚至把那些遗憾和失误堆积起来的无奈现实,也照搬进来。其实,“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才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归结点,这也正是厦门探索的重要昭示。  

  正如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城市发展从“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和“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等出发。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能偏离这个城市未来建设“以人为本”的大方向、大思路。  

  如今,摆在眼前的大挑战、大课题是,以人为本的城市究竟如何建?

  就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厦门蹲点月余,深入这个城市的肌理,去感受其求解这一大课题的种种努力,梳理其和谐生长的规律;通过观察其城市、产业、社会同步转型,解构其有机生长的原理……以期从厦门的城市建设与治理探索和实践中,寻找和发现21世纪中国特色新型城市永续发展的方向。

刊于《瞭望》2016年第3期

文末【阅读原文】有“解码厦门”整组报道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转发请标注【来自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解码厦门”整组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