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丨疫情中,如何提高中小微企业韧性?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1-03-06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中小微企业具有“轻资产”与“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承受风险能力差,帮扶也存在着“黄金抢救时间”,政策出台宜早不宜迟


 本期《瞭望》推出抗疫特别报道,此为其中一篇,此前已播发:


全力提高中小微企业韧性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执笔丨唐敏

采访记者丨潘晔 陈刚 周强 何欣荣 屈凌燕 刘高阳


  2020年的一季度,对很多行业的多数企业来说,都上了一堂压力测试课——无法开工、没有收入,还要承担成本损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有企业主说,如果说大企业尚能有相对充裕的现金流扛过去,对中小企业来说,能活着熬过疫情并不容易。


  有研究者对995家中小企业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及诉求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29.58%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85.01%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活力晴雨表。从数量上看,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占到市场主体90%以上。中小微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


  如何帮助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平稳渡过疫情,是摆在各地方提振经济发展面前的重要任务。


  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肖知兴指出,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就业的基本盘,对这部分企业进行扶持,就相当于保住就业,保住经济发展的活力。


  “应认识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只是短期,只要帮助企业渡过眼前危机,不倒下就有机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锟指出,政策的着眼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成本分担、金融支持、科技服务,以及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扩大政府采购、引导企业转型、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等综合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政府已经从这些方面公布了帮助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的实招。


  在各显身手中,地方政府显示了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在受访专家看来,疫情某种程度也是对中国经济韧性的考验和历练;对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的一些产业来说,也是一次转换赛道的机会


抓住帮扶“黄金抢救时间”


  “疫情结束后,我们的应收款应该有一半存在风险了。”一位在深圳的电子通信行业企业主说,对现金流最多。能撑三个月的企业,这次的打击不仅仅是生意上的亏损,而且是客户倒闭或经营困难造成应收款无法达到预期。


  时值春节假期,疫情对服务业消费的影响具有倍增效应。上海一家连锁酒店加盟商周青松告诉记者:“从1月23日开始,酒店的入住率直线下滑,现在的业务量相比往年春节减少95%以上,相当于跌到了地板上。”


  在长三角的江浙沪等地,周青松经营着10多家连锁品牌酒店,旗下的员工数量超过450名。周青松感慨,从事酒店业15年来,这是挑战最大的一次。以他在杭州的一家之前经营情况不错的连锁酒店为例,共有超过150个房间,近40名员工。“酒店的经营成本中,房租是大头,能占到总成本的40%左右。每个月的房租约为60万元,合每天2万元。员工工资、能耗和公用事业支出每天大概1.2万至1.3万元之间。如果疫情没有好转,即使不考虑房租,酒店的现金流也只能坚持2~3个月。”


  对餐饮业的冲击也在持续。快餐品牌老乡鸡董事长束丛轩告诉记者,目前老乡鸡在全国800家门店中,已停业约400家,正在营业的400家门店也基本只做外卖业务,营业额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左右。经过估算,到目前为止,企业直接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


  为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老乡鸡在1月20日就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并立即停止武汉100多家门店的营业,对留守武汉的员工进行防护和心理疏导。


  快递物流方面,上海一家快递网点负责人徐文进表示:“和外卖、配送业务不同,快递需要大量的中转枢纽,受跨区域交通的影响比较大。受疫情冲击,很多地方无法派件,我们现在的业务量只有去年同期的1/10。我们在浦东、徐汇的8个网点,每天亏损额合计4万~5万元。”


  专家指出,与2003年相比,当前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消费占比更高,受影响也更大。以上海为例,作为国际大都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疫情对酒店、餐饮、影视等服务业消费影响较大。


  除此而外,专家提醒,出口产业链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失业压力,有可能在下半年滞后显现。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考虑到2019年下半年出口新订单已触底反弹,且消化新订单一般需要6个月时间,因此出口产业链的需求短期尚能维持稳定。但是,本次疫情过后,如果出现较长时间的“返工难”“开工难”,并导致生产配套体系被打乱,生产周期被迫延长,这将严重制约出口企业承接新订单的能力和意愿。


  上述专家进一步指出,中小微企业具有“轻资产”与“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承受风险能力差,帮扶也存在着“黄金抢救时间”,如果等到企业真的撑不下去了再施以援手,恐怕就为时已晚。


政府快速出实招


  不少地方早行动、早谋划,已经开始给中小企业“输血”。围绕要素成本、财政税收、金融保障、外贸出口等方面,多个地方出台了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


  以制造立市、制造驱动的苏州,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小微企业活跃的浙江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17条措施》,重庆出台《二十条措施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北京推出16条措施帮中小微企业渡难关,广东推出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0条,等等。综合来看,主要包括5大类。


  ——制定发布复工规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财税支持,稳定就业,保障企业复工达产。


  为解决企业防控物资保障、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问题,苏州采用“一企一策”的方式逐个协调解决。开通高速公路物资运输专用通道,确保企业产品、原材料进出通畅。落实“进出口企业绿色通道”政策,确保外贸企业及全产业链配套物资供应不断档。


  为切实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2020年,上海继续对不裁员、少减员、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该项政策实施后,预计2020年将会有约14万家用人单位受益,减负约26亿元。


  深圳福田区明确,对有序组织员工复工复产、恢复经营且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的员工社保支出,按照其实际支出社保金额的规模,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专项支持。对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只要坚持不裁员、少裁员,在广州市的政策返还失业保险费50%的基础上,广州开发区将按照1∶0.5进行配套,即企业可以获得失业保险费75%的返还。


  ——金融系统“总动员”,解决复工企业“融资难”,为受冲击行业做好金融纾困。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要求辖内金融机构对防疫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排查摸底,对有信贷需求的企业要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简化流程,特事特办,重点保障防疫信贷资金需求。


  在苏州,相关银行成立专项应急工作小组,完成尽职调查、授信审批、贷款发放等全流程不超过24小时,相应利率为3.8%~4.05%,以低于一年期LPR优惠利率10%以上向中小企业发放疫情防控贷款。


  深圳福田区明确,2020年2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展期视同新增)的企业,按6个月贷款实际支付利息的50%,给予总额最高20万元的贴息支持。


  深圳市国有金融机构高新投集团面向受此次疫情影响的深圳市科创型小微企业推出专属信贷产品“信新贷”,对本次疫情做出贡献的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企业给予3000万元担保额度,提供担保费7折的优惠,并减免相关费用。


  浙江提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物流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小微企业,做好纾困工作。各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因疫情面临还款困难的小微企业,予以展期、续贷、减免逾期利息等帮扶,妥善安排还款方案,直到“一级响应”解除为止。


  上海市杨浦区表示,对区域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疫情防控期间用于恢复生产经营的贷款,经认定给予专项贴息贴费扶持。


  ——加大对小微企业降低要素成本的支持。浙江明确提出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用电、用气、物流成本。其中用气、用水下调10%,期限三个月。


  租金压力大是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痛点。深圳福田区提出了区政府、区属国有企业物业对符合条件租户实行“一免两减半”,即1月、3月租金减半、2月租金全免,还明确了“给予总额最高20万元的贴息支持”等政策。


  广州开发区对租用区属国企经营用房的企业,实行“一免两减半”。鼓励孵化器(区级以上)减免企业租金,对疫情期间累计减免企业租金超过100万元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支持企业扩大防疫用品生产。河南长垣有各类卫材企业70多家,经营企业2000多家,平时占据全国市场销量50%以上,在全国各大医院的覆盖率可达75%以上,有“中国医疗耗材之都”之称。河南省医疗器材同业公会会长王国胜介绍,面对突然发生的疫情,企业面临原材料短缺、工人加班工资翻倍、物流成本翻倍等问题。为支持长垣企业扩大生产,缓解资金压力,河南省发改委针对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的资金紧缺问题向国家发改委汇报,并协调银行开展专项融资服务。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外贸出口支持。为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减少企业损失。降低检验检疫费用,提高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在中国贸促会、浙江省贸促会等帮助下,湖州市贸促会2月2日成功向辖区内一家汽配制造企业出具了首份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


  湖州市贸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已得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海关、商会和企业的认可,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一些企业也对中小企业伸出援助之手。蚂蚁金服旗下的网商银行表示,从2月2日开始,针对150万湖北小店和正在抗击疫情的30万医药类小店,不抽贷不断贷,并对贷款利息下调10%,为小店减负。对不幸患上新冠肺炎的小店主,可全额免除利息。


转换赛道拓展空间


  在政府以及各种外力扶持之外,企业需要拓展思路抓紧自救。


  统计数据显示,春节假期1月24日至1月30日期间,网联平台处理资金类网络支付交易49.19亿笔、金额27307.11亿元,相比去年春节假期分别上涨11.25%、5.76%,显示了中国这个最大规模统一大市场的旺盛消费潜力,企业要适应疫情变化,抓住发展机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重压之下,外卖成为不少餐饮企业的自救选项,成为熬过寒冬的转型抓手。


  除了在原有赛道变换方式,还应抓住疫情变化带来的商机,加速新产业布局。采访中,多位专家指出,在SARS期间,中国企业实现了线上服务业模式创新,这次新冠疫情极大可能会催生工业智能化生产模式。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郑世林分析指出,首先,利用机器人取代劳动力,实现无人生产工厂。其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改造生产线,实现停工不停产。最后,打造企业智能化运作,鼓励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人工智能在产业链上下游应用,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智能化运作。这将带来从产业到企业的巨大变革,将重塑一些行业的价值链、生态链,中小企业应该发挥掉头灵活优势,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针对当前局面,专家建议,为尽快恢复生产,复工可以分批次进行。运输、快递、超市零售、关键物资的生产制造业等行业要尽快复工,保障物资运输、人民生活和疫情控制,餐饮、旅游、娱乐等聚集性行业则不应着急复工。


  上海科技大学沈伟博士建议,在疫情控制住以后,支持企事业单位灵活调休。如,恢复“五一”黄金周,将今年春节假期经济的万亿损失夺回来。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灵活调休,尽量拼凑中长假,方便企事业单位人员出外旅游,既拉动经济,又提高员工生活品质。LW


刊于《瞭望》2020年第5-6期

延伸阅读


☞ 瞭望丨疫情下中国经济急所

☞ 瞭望|疫情重塑行业风向

☞ 瞭望|疫情防控公告该怎么写?

☞ 时评|疫情防控:用自律创造最大的公共财富

☞ 瞭望|汽车社会要依法防控疫情

☞ 时评|以案说疫好理解

☞ 瞭望丨回到湖北的这些日子……



长按上图,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唐朵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