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同事发的邮件,开头写着“Hi Coronavirus” | 三明治

撒璇璇 三明治 2020-09-02

疫情期间,身处海外的华人仿佛处在一种微妙的身份里。撒璇璇为我们带来了远在加州的关于疫情的记录。从COO的邮件,到网络新闻,从身边同事的动态到国内父母的抗“疫”日常,作者的视角延伸到华人群体、种族歧视、社会影响……


文 | 撒璇璇

故事记录于美国加州


“Hi Coronaviris”


一月二十九号下午,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兼COO发了一封邮件给全公司说:鉴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扩散的情况,我们希望所有人都避免去中国旅行。邮件里同时提到了,即日起北京所的同事们都可以自由选择在家办公。如果有人已经有了去中国的计划,请联系COO本人或另一位合伙人。


我所在的基金公司总部在纽约,虽然全球七大洲里五个洲都有我们的分部,员工也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可平时有机会跨国出差的只有公司的大老板们。所以COO这封发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不仅是在限制因公出差,还在暗暗提醒大家尽量避免私人旅行。


而在这前一天,圣迭戈发现了一例疑似病患。


同公司的April看完邮件甚是焦虑地问我:“你觉得我还能回去吗?”她很早就定好了三月回国的行程。


“我觉得,这个邮件的意思是不要回比较好。” 我实话实说。“除非你像Iris回去好几个月。否则你回来了,恐怕还要先隔离两周。”


Iris是一个台湾女生,因为工作签证的问题,必须要三月回北京所工作,至少十月底才能回来。公司其他的美国同事看到邮件,都纷纷转向Iris,开玩笑地说,“快去给COO发邮件,告诉他你马上就去中国了。”


有一个同事给Iris发邮件,开头写的是“Hi Coronaviris”。另一个同事说,Iris你去了北京所很快就会升职了,因为其他人都会渐渐病倒,只有你一个人可以工作——这话自然是没有恶意的,是他们的幽默方式。新型冠状病毒对于我的美国同事而言,都只是遥远的故事,是用来和Iris开玩笑的笑料。我这样一听到“Coronavirus”这个单词心里就一沉的人,在公司只是特例。



蝴蝶效应


疫情刚在国内爆发的时候,美国这边还有人没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在COO发邮件的前两天,我问老板有没有听说过新冠病毒,她十分茫然地问我“那是什么”。我简单地给她描述了一下,她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倒是很不理解地问我为什么要如此担心。没想到第二天,她说自己的妈妈看到新冠病毒的新闻后,想要取消她们二月份去夏威夷的旅行了。


“你妈妈知道?”我有些惊讶。


“她知道。”一边泡茶一边说,“她说不想坐飞机,觉得危险。”


老板曾经提过,她的妈妈已经有七十多岁了。我没想到比这个三十多岁的女儿更关注新闻一些。


“不想坐飞机,因为那个病毒吗?怕传染?”我问。


“对。本来计划我们一起去夏威夷参加亲戚的婚礼,然后她飞去菲律宾。现在她不想去了,觉得自己年纪大,飞机上那么多人,不能冒这个风险。”老板略略有些无奈,但也表示理解,“她确实是年纪大了,老人家抵抗力都很弱的。在家呆着也很好。”


我表示同意,想安慰老板几句,不过她当时看起来也没有很难过的样子。后来她提到被取消的夏威夷之行时一句三叹,我才知道这事于她而言是个巨大的遗憾。


蝴蝶效应对于他们而言,是远方的某个不知名城市里的某个人吃了野味,导致他们取消了早在19年11月定好的行程。关于病毒的铺天盖地的新闻让一位在太平洋东岸的老人产生了不安全感,让她放弃了要回菲律宾老家的决定;而这中间的曲折,才发生了不到两周,发生在他们从未踏足过的中国。


不知道他们在讨论退订机票酒店的时候,心里有没有埋怨过那些引发病毒的中国人。


华尔街日报的新闻报道着世界各国渐渐出现的反华情绪,包括言辞激烈的人群和毫不遮掩的他国媒体。文章写得简短,读完用不到五分钟,却读得我五内郁结。在公司内部的聊天软件上和April说,这样下去反华情绪会高涨很多的。她说你去Youtube上看看,已经有很多很多了,能把你看到抑郁。


我们身边的美国人对我们都是友善而热情的,不代表全美国都是这样,不代表全世界都是这样。我只是很自主地屏蔽掉了那些会让我不快乐的信息。


April接着说:“我有时候真的很想告诉他们,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吃野味的,中国人也讨厌那些乱吃野味的人。可是估计他们也不会听。”她在Youtube上看了一些网红博主发的视频,那些博主胡乱批评着中国人什么都吃,没有对自然的敬畏。


即使身在异国他乡,我们依然是一体的,同胞犯过的错误自然地映射在我们身上,然后大家一起成为了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攻击的对象。




访中旅客入境禁令

二月二日下午五点生效


二月一号周六,菲一大早发来微信说她接下来两周要在家工作了,原因是在过去的两周她接触过来自中国的游客。


那两位游客,是她的准公公婆婆。叔叔阿姨是河北人,一周多之前从国内飞去纽约,菲和男朋友带着叔叔阿姨一起旅行。本来一切都很平静,她还在旅行过程中义务加了一次班,帮老板解决了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可是在川普发布了入境禁令的第二天,她的老板对她说,接下来两周你在家工作吧。和她一起要在家工作的,还有其他几个从国内回来的女生——即便她们回来美国已经超过两周,潜伏期已经过去。


菲发来她们的聊天记录,有一个女生说:种族歧视是真的存在的。


由于突如其来的禁令,好几个朋友赶紧花高价改签了机票,要争取在禁令生效之前回来。朋友说,他搭乘的航班降落时已经是美东时间下午一点多了,大家一出了舱门就开始跑,跑着去办理入关手续,生怕错过五点这个时间线。抢得到机票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幸运的,我的闺蜜无论如何没法及时返回波士顿,只好留在家里和公司商议,希望可以隔着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在家工作。


朋友圈里有人抱怨:感谢那些吃野味的人,我得推迟半年入学。还有一些人,本来要回国,现在甚至开始担心东航国航的飞机都会被禁止降落美国……这场疫情,终究带来了海外华人所不曾想到的影响。


美国时间二月一日,波士顿确诊了第八例病患,菲律宾出现了境外第一例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死亡的案例。我之前就读的雪城大学发起的募捐正式开始接受捐款,校长给全校群发邮件号召大家伸出援手。这位我未曾见过的校长在邮件里说:


“请想象一下,来自中国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对家乡和亲人的担忧,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当下在世界上许多亚裔血统的人们仅仅由于其民族血统而正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不管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都是我们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现在我们对他们的额外帮助和努力至关重要。
现在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我倡议我们大家继续相互帮助,互相鼓励,记住要对彼此友善,尊重和理解。”




你不要出去乱跑


二月五日,周三,我照例和家里视频。


“你爸昨天去超市了!” 有一天刚接通视频,我妈就立即开始控诉。


“为啥?戴口罩了没?”仔细想想,父母已经在家呆了快两周没出门了,这对于我爸来说是极其少有的事情。


“口罩倒是戴了,”我妈继续控诉,“但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出去!你知道他买了啥——两个西葫芦,三包汤圆,两包方便面,还有捆青菜。这都卖得是啥啊,家里缺这点菜呢?死活不听,就要出门。”


我听完了大笑不止,连忙安抚妈妈,说我爸只是憋坏了,想出门溜达溜达。我爸在一旁可怜兮兮地说:“我想吃方便面了不行啊。”


“就是憋坏了,” 我赶紧接茬,不让我妈反驳,“出去就出去呗,反正马上也快上班了。出门戴口罩、回来洗手消毒就好了。”


“哼,我就没事儿。” 我妈对我爸“憋坏了”的感受表示嫌弃。


可是过了没两天,再打视频的时候,我妈恹恹地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跟我说每天晚上都睡不了几个小时。我知道她睡眠一向不好,赶紧问身体是不是不舒服。七七八八问下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家呆太久了,白天睡得比平常多,所以晚上睡得就少了。


“你要不哪天也出个门吧。防护措施做好了就行。”我想了想,觉得可能我妈需要多消耗一些体能才能睡得更好,“估计就是在家呆久了才会这样。”


“嗯……”我妈犹豫着想了一会儿,嘀咕着“有可能”,紧接着立刻又说:“哼,我才不出去呢。”


“咱们小区已经开始有门禁了,进门都得排队登记。”我爸的画外音又传过来,“复工的人都回来了,全都变得加倍小心了。”


我想了想我家那个破落小区的破落小铁门,平常门禁都是形同虚设的,外来人员跟着有钥匙的人直接就能进来,保安们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正儿八经开始搞外来人员登记了,可见是形势真的严峻了。只是不知道外来人员登记对于防疫又能有什么帮助。


后来又聊到美国有了多少病例,父母想起来了网上看到的新闻,赶紧嘱咐:“你不要出去乱跑,现在国外都反华呢。”


“没事的,加州人民都还是很友善的,本来这边华人都多,他们也很习惯了。我同事们也都很好。”我赶紧安慰他们,“而且我出门也不戴口罩的,就不会被当成生病的人。”


“反正你每天下了班直接回家,别出去乱跑。” 我妈还是很不放心,好像只要我去家和公司之外的地方,就会遇到新闻里说的那种暴力事件。我一面胡乱答应着不会乱跑,一面想起来白天看到的一个视频:纽约地铁站里一个黑人青年骂了一个戴口罩的华裔女子,然后两个人厮打在一起,周围的人似乎都唯恐避之不急。又想起来高中同学赶在禁令生效之前回到了美国,却没想到他机场吃午饭的时候,和他拼桌的两个美国人立刻戴起了口罩。


我把同学遇到的故事讲给父母听,他们立刻说:“是呀,所以你们不要乱跑。美国人也不知道你们回过国没有,只是觉得像是中国人,然后可能就会躲着你。就像……国内的人都想躲着武汉人,其实可以理解吧。”妈妈在视频那边犹豫着说出来最后那句话,深深叹了口气。



限制旅行的区域扩大


国内疫情爆发之后,新冠病毒成为了美国同事们闲聊时的话题之一。


我曾以为因病毒而发生的中国大规模封城和在美国出现的确诊病例会引起同事们担忧和警惕,后来发现对于他们大多数人而言,新闻只是新闻,病毒也只是遥不可及的病毒。我也曾以为自己会一直因为各种新闻而持续焦虑下去,但渐渐的,心理自我保护机制让我不再和旁人讨论与疫情有关系的话题。二月还没有结束,疫情还在继续,可是我们在圣迭戈的生活依然风平浪静。


二月十一号,美国疾控中心对外发布说圣迭戈出现一次误诊病例,由于样本标签被贴错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被错误诊断为阴性。这条新闻似乎没有引起民众的任何恐慌,毕竟新闻里还说了该患者没有传染给别人——但是如何确定未曾传染给别人的,新闻里没有明说。同事们的生活依旧被工作、球赛和聚会填满,平和而充实。


二月二十三号周日,公司的COO再次给全体员工发了邮件,邮件中明确提出近日不要去亚洲地区和意大利伦巴第地区旅行,已经去过的同事请自觉在家隔离十四天。


COO同时提醒全体员工要遵照当地卫生部门的指示自觉防疫。限制旅行的区域明显扩大了,提到的注意事项也增加了,北京同事们在家工作的时间被延续到3月6号,并且有可能继续延长。


夏天还有好久才能来。



给作者赞赏



本文来自每日书,记录日常,留住每一份特殊的记忆。点击了解:每日书是怎样一个世界,或前往“三明治写作学院”小程序报名参加。







全球视角下的疫情故事

三明治自2020年发起“海外中国人写作者”招募计划。在我们看来,即使身处海外的中国人,也同样处在中国和世界的震荡交错之中。他们在异国周遭的生活细节,有时让我们不免想起故土,中国和世界的大多数地方是如此的不同。“三明治”这个概念同样适用于夹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中国人。而近来的事件,让这种震动更为明显。我们欢迎更多的来自中国同胞的外部视角,去共同呈现此刻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内容持续更新中。


查看近期文章:

《一个“美漂”湖北人:我在美国被怀疑新冠疑似,但这不是最可怕的》

《我在美国为武汉患者整理求救信息》

《在新加坡,确诊”肺炎“病患的前居住地,离我不远》

《“冒昧问一句,你这次回国没去过武汉吧?” | 美国南部的“肺炎”日记》


投稿联系:

tellus@china30s.com





封城31天,587个片段,我们记录的武汉日常



在美国尔湾,病毒带来华人社区的人心隔离





艰难的日子里,更需要记录那些可能消失的回忆3月1日,开始你的书写



在中国每一个地方,素描此刻的故事

与三明治一起记录特殊时期的中国城市记忆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