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发文!透露下一步工作

赵白执南 中国证券报 2024-03-28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金融监管总局网站3月26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 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扩展巨灾保险责任,提升基本保险金额,支持商业巨灾保险发展。


来源:金融监管总局网站


金融监管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向全国推广综合巨灾保险试点,丰富产品供给,畅通数据共享。



扩展巨灾保险责任



《通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扩展巨灾保险责任,以城乡居民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为保障对象,保险责任在现有的破坏性地震的基础上,扩展增加台风、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通知》落地后,除地震活动相对频繁的四川、青海、新疆等地区,容易受到台风、强降雨等灾害侵扰的全国其他地区,包括一些沿海地区,巨灾风险也有了政策性的巨灾保险进行保障,基本实现了我国全域常见自然灾害全覆盖。”上述负责人表示。


二是提升基本保险金额,实现巨灾保险基本保险金额翻倍,由城镇居民住宅每户5万元、农村居民住宅每户2万元,提升至城镇居民住宅每户10万元、农村居民住宅每户4万元。每户可参考房屋市场价值,根据需要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保险金额,最高不超过每户100万元,100万元以上部分可由保险公司提供商业保险补充。


三是支持商业巨灾保险发展,对于现有保障内容之外的保险责任和保障对象,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经成员大会同意,可以提供商业保险补充,充分满足各地区差异化风险保障需求。



前期试点充分



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会同财政部针对保障基本生活资料深入开展巨灾保险探索,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框架,构建中央财政兜底的五层风险分散机制,成立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推动巨灾保险试点落地实施,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23年底,共同体累计为全国2134万户次家庭提供了7918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同时,上述负责人介绍,一些地方政府也结合当地灾害特点,主动开展了地方性的巨灾保险试点。据金融监管总局统计,目前已经有15个省份74个地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这些试点的保障灾因更加广泛,除地震之外,还有台风、洪水、泥石流,甚至加入了人身伤亡责任等。


例如,2018年至2023年,广东台风巨灾保险项目累计支付赔款32.6亿元,为台风、强降雨等灾害救助提供了有力支持。


宁波创新推出全国首个同时涵盖人身伤亡抚恤和家庭财产损失救助理赔的公共巨灾保险,保障范围覆盖宁波市1000万人口,400万户居民家庭住宅。


2024年2月,全国首单多灾因、多年期、广覆盖的综合巨灾保险落地河北。该保险保障涵盖地震、台风、暴雨、洪水、暴雪等各类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根据巨灾发生“低频高损”的特点,设定每5年为一个保险协议周期;采取省级统筹投保的方式,一张保单对全省所有城乡居民实现100%覆盖。


“从地方巨灾保险试点情况来看,把巨灾保险保障逐步由单灾因向多灾因扩展,确实能够在灾害处置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在长江流域还有东南区域一些地方的试点中,运行机制也比较成熟了,为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综合性巨灾保险积累了较为充足的试点经验。”上述负责人称。



保障水平仍待提升



上述负责人坦言,当前巨灾保险保障主要还存在三方面短板。


一是在保障水平方面,虽然我国巨灾保险赔付占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一直在上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汶川地震时我们保险赔付占不到1%,2021年河南720强降雨时已经达到了约10%。但很多国家巨灾保险做得好的,发生巨灾时保险业提供赔付能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30%至40%。”


二是在保险覆盖率方面,之前主要是保障地震,巨灾保险分布集中在地震带上,如四川、云南、青海、河北个别城市等,地震带以外的地区覆盖率有限,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受限于当地的保险意识、政府财力、个人支付能力等因素,投保覆盖率比较低。


三是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巨灾保险与一般保险不同,呈现“低频高损”的特点,即发生率很低,但一旦发生损失巨大。这样的属性对保险公司开展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提出了很高能力要求。


“我们的行业已经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地震、洪水、台风模型,但我们的保险业才发展了几十年,与巨灾保险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比较明显。特别是巨灾数据基础比较薄弱。”上述负责人解释,风险模型定价需要对过去较长历史周期的灾害发生情况、巨灾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据进行全面梳理、系统分析,社会上这些数据仍属于碎片化分布的状态,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更加精细的巨灾保险模型亟需研发。



将完善体系扩大试点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将持续跟踪《通知》执行情况,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障民生的基本原则,鼓励保险公司提供保障更加全面的多灾因巨灾保险服务,逐步建立保基础保民生、高普惠广覆盖的中国特色巨灾保险制度。


从下一步工作来看,上述负责人具体介绍,一是完善体系,从基础层、扩展层、补充层三个层次来推动完善巨灾保险多层次保障体系。基础层由政策性巨灾保险为城乡居民住宅提供基本的巨灾保险保障,鼓励地方进行保费补贴;扩展层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灾害防治的需要,开展地方综合巨灾保险试点,鼓励地方给予保费补贴;补充层对于保障个人财物和利益的险种进行商业化运作,消费者根据需求自主投保。


二是扩大试点。今年2月落地的河北巨灾保险试点方案从保障范围、保险金额、保险期限和费用调整机制等方面看,都具有比较好的推广意义。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争取各方支持,积极向全国推广综合巨灾保险试点,鼓励地方政府给予保费补贴。


三是提升能力。包括丰富产品供给,指导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叠加人身险、责任险在内的产品组合,更好满足巨灾风险需求;畅通数据共享,加强保险业与应急、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汇总历史灾情数据,完善巨灾风险模型,加快开发适合国情的巨灾风险模型和风险数据库等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指导保险业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防灾减损宣传和风险减量服务,提升全社会保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体系建设。


审读:叶斯琦编辑:于红波校对:焦源源监制:张楠签发:费杨生


推荐阅读


尾盘,突然爆发!
两年亏逾40亿!重组后,动力新科业绩为何“滑坡”
连跌4天!舒泰神亏损近4亿,终止部分研究项目
工行、建行,重要人事变动!
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