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动物相处

2015-11-23 雪线之上 雪线之上


警惕的黑熊,图片来源:

近日北方各地都在降温,对山友而言,也预示着今年冰季即将提早到来,除了各类技术器材外,我们为大家准备了5款技术冰镐,今明两天陆续上架雪线商城,欢迎大家选购。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动物的话题。


纵情山野,难免遇到动物,野猪,禽类,鹿都颇为常见,食肉猛兽,如狼,熊等都有可能遇到。这件事无可避免,不要因为可能碰到动物而提心掉胆。实际上,野生动物主动攻击人类的发生概率非常低,只要遵循一定的相处之道,便能与之“同行”,成为徒步中的一件趣事。


动物不是无脑的猛兽


据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被蛇、狗咬死,被大型食肉动物吃掉的人数分别是10万、1.6~10万、以及超过10个......看了这组数据后会发现,野外徒步中经常会遇到的大型食肉猛兽,类似熊、狮子、狼、豹子等动物致人死亡的数据,其实非常少。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动物没有攻击性,相遇时可以随意对待。有时候一个看似无害,但不合适的行为,也许会对动物的当下反应造成不小的影响,最终酿成大祸。其实,动物与人一样,并不是无脑的猛兽,它们需要被尊重,并且有一套相互交流的法则。绝大部分情况下(极其饥饿的个案除外),只要能与它们相处时“守规矩”,就可以远离危险。


当你要去一个陌生的地点进行徒步时,最好能提前了解一下途中可能遇到的动物资讯。例如,如果要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徒步,就一定会遇到熊。去之前,需要知道这里的熊可以跑得跟马一样快、灰熊和黑熊都擅长爬树,有非常好的味觉和听觉,并且视力也不错等信息。最为重要的是,每一只熊都有专属的个人空间,它们会不遗余力的保护这个区域。


动物其实更加害怕人类


野外徒步遇到猛兽时,保持镇静是万能法则。对于野外动物们来说,遇到人类的第一反应极大部分也是想要回避的(要知道人类才是最大的捕杀者)。拿黑熊来说,尽管它们体态庞大(成年母黑熊的体重为57公斤到68公斤,公熊体重则约为90公斤至113公斤),但大多生性害羞,且害怕人类。


因此,野外动物们绝不会在第一次遇到陌生人时,就冒然采取攻击。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定你不会对它造成伤害,且并不是食物后,大多数都会离开。


对待不同的动物,交流的方法也有不同,但有一些却是通用的。首先,千万不要倾占它们的私人领地,保持合适的观察距离十分必要;其次,不要与动物的宝宝们靠的太近,或想逗着玩甚至抓住它们。出于自然界保护孩子的天性,任何一位妈妈(或爸爸)都会果断采取攻击;此外,不要轻易喂食,这类动作可能会让它们觉得有攻击性。下面,是针对一些野外动物的特别注意事项:


熊——熊不会主动伤人,一般发生袭击的原因有两个: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间以及站在食物和熊之间。让熊不要太靠近的方式有身上带着铃铛,一路上吹口哨或制造可能大的噪声,尽量多人一起行动,它们就会自动离开。


狼——在古印第安部落流传着一个忠告:千万不要无故伤害野生动物,自然界有自己的“法律”,狼就是执法使者。狼是最危险的动物之一,但一头狼并不危险,不过也千万不要轻视。一旦遇上有狼尾随,则需安静快速的回到公路或安全营地。


蛇——需要记住大部分的蛇都是无害的。80%蛇攻击人类的事件,是因为人想要去抓住它们。当途中遇上一条蛇时,可以慢慢的退回,改变方向并走开。发现蛇尾随时,可以大力跺脚离开,用产生的震动驱赶蛇。


其实,在遇到野外动物时,该如何自处的问题,可以用美国博物学家克雷格·查尔兹著作《遇见动物的时刻》中的几句话来回答:首先,人类并不高于其他物种,物种存在的价值是一样的,没有高低好坏的区分。其次,面对动物要怀有万物平等的心态,动物是完整的生命体,而非食物。


关于和动物相处,为大家讲两段故事:


羌塘的伴


国内知名探险家杨柳松在其所著的《北方的空地》中,对于遭遇野生动物有生动而翔实的描述,是山友们学习和了解野生动物最鲜活的教材


杨柳松回忆,途中七次遇狼,有五次都是对狼。第一次遇到狼,就是对狼的状态:一只狼崽前面佯攻,一只在后面守着(一前一后是狼的基本战略)。遇到此情况,首先不要紧张,因为大多野兽能嗅到人的恐惧气息;其次是不能后退,因为在自然界中,背对着逃跑就意味着自己是猎物;最后是不要做过大的肢体语言,在觉得安全时可以拍个照片,然后凝视对方眼睛保持僵持。


此行与狼最近的一次相遇,无一点过激反应。图片来源:北方的空地


僵持的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半个小时,务必要有十足的耐心。当狼搞不懂你,且觉得你不会造成什么威胁时,就会汇集一处离开。杨柳松分析,狼并不缺食物,即使很饥饿,也要评估自己能不能搞定偶遇的人类才能有所行动。所以,在那之前,需要传达给狼的信息就是:我对你没兴趣,也不怕你。引用一段杨柳松先生遇狼的记录:


好在午后一对狼来探望,填充了我的空虚和混乱。


依旧,一只狼在帐篷前面,一只狼在帐篷后面。后面的一只狼我只看了一眼,确定他的位置后,再无与之交流。前面的狼老战术,时而前进,时而横切,时而扑腾……一番折腾后,居然匍匐在雪地里,用下巴蹭着玩,翻滚加耍泼,然后长久地静坐。


荒原来宾,相互守望。我并不认为狼有兴趣那我做晚餐,它只是好奇,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引起我的注意。如此,双方对上了眼,才能叫唤心中的疑问。它的疑问,或许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干什么?我的疑问则很简单,为什么不拿我做晚餐?我没有掩饰虚弱的身体,我想我的眼神充分表达了我现在的状态。它似乎理解,又用下巴蹭了一下雪地,打了两个滚,再静坐凝视。似乎在表明,的确,我们哥俩现在干掉你轻而易举,但那并不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如此一小时,精神上一番你来我往。随后,两只狼会聚一处,走向耸峙岭雪山深处。


在穿越羌塘的路上,他五次遇熊,有两次距离特别近,其中还和一只同走了一段路。他描述,过程就像约好了散步似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与遇狼一样,此时不要后退、不要恐惧,也千万不要做任何惹火熊的事情。要知道他的冲刺时速是 40 公里。一旦开战,想跑不可能。


途中偶遇棕熊最近的一次,后来混入野牦牛群中不见了。图片来源:北方的空地


离超级风暴团四十分钟后,遇见一头棕熊,近处才发现,似乎,双方都有些催眠状态。棕熊慢腾腾地斜插一会儿,然后径直朝我走来。停车致敬,那熊便走到车前面,晃悠悠地漫步。我也没绕行,前方不远处就是双湖至阿尔金的南北线,便跟在后面慢慢推车。那熊走一段回头等我一段,我默默地与之保持一定距离,不过度好奇,也使自己不成为被好奇的对象。棕熊伤人事件不绝于耳,日本国宝级摄影师星野道夫生前最后一张照片,就是棕熊冲进帐篷血喷大口的瞬间。那熊忽在坡顶停下,用脚掌拍鼠洞玩,我趁势休息。过了一会儿,熊不见了,我推到坡顶后,见它还趴在地上侯着,却没了继续往前走的意思。没有理睬,但也万不敢超越,便放倒车子,斜插向前方去找南北线。不过百米,就发现了南北方向的车辙。再看那熊,慢腾腾地起身走了。


棕熊是杂食动物,其实对人肉是不感兴趣的。在许多熊致人死伤事件中,并没发现肉被吃了。熊伤人的动机,主要还是侵犯了其生存领地。

(故事及素材来源《北方的空地》,作者:杨柳松)


熊的情谊

2012年3月26日,美国加州帕拉代斯市的徒步爱好者罗伯特·比格斯在野外徒步行走时遭到美洲狮袭击,命悬一线之际,一只熊妈妈突然扑向美洲狮,救了罗伯特一命。


拯救罗伯特的黑熊。图片来源:中新网


据了解,69岁的罗伯特经常在远离市区的一条山间小道上徒步远足。去年春天和秋天,他曾两次在这条路上见过一只熊妈妈和两个熊宝宝。26日,罗伯特又遇到熊母子,他与熊相隔12米,保持着安全距离,静静地看了它们数分钟。


就在罗伯特转身准备继续行进时,一头美洲狮突然蹿了出来,四只爪子紧紧抓住他的背包。罗伯特用手上紧握的锤子击打美洲狮头部,但它仍抓住背包不放松。千钧一发之际,熊妈妈从背后猛扑向美洲狮,搏斗15秒后将其赶跑。罗伯特狮口脱险,除手臂被抓咬外,并无大碍。


罗伯特受伤的手臂。图片来源:中新网


赶走了共同的敌人后,熊妈妈对这位有过“三面之缘”的罗伯特放下了戒备,甚至让一只熊宝宝和他一起玩耍。罗伯特说,熊宝宝用后腿站立,伸出前爪,跟我玩起了拍掌游戏。


不得不说,罗伯特十分幸运,也有些匪夷所思。但能在最后的危难之际,得到熊妈妈的保护,还是得益于三次十分有礼貌的交流,让熊妈妈完全放下了戒备,将罗伯特当成了“朋友”。

(故事来源:中国日报,chinadaily.com.cn)


相关阅读

《在山野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聊天框回复“乐趣”可见,鼓励多元化的登山目的


(全文完)


传递科学理性的登山理念,提供专业的登山服务,助您在山野中找到乐趣,发现真我

原创文章,禁止媒体抄袭和无授权转载,保留一切权利

文章某些图片无法联系到作者,如果有侵权,请您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