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座开启户外山野之门,永远也去不厌的山峰

2016-08-30 腰子 雪线之上

夕阳下海坨的鞍部,新老山友汇聚于此,共度时光。  摄影:心懋


北京,有座山友永远去不厌的山峰,

它是京都户外圈耳熟能详的大本营,

也是京都户外发展史的全程见证者。

对初入山野的新手来说,

这里是开启户外生涯的大门。

对拥有雪峰攀登经验的人来说,

也是回味往昔的休憩之地。

它的名字叫海坨。


路线概况

海坨之于北京,就如船底顶之于广东,牛背山之于四川,有当地第一户外聚集地的意味。相对于鳌太、狼塔、塞北川西等诸长线的雄美莫测,海坨来得更亲切可爱。


该山位于京西北延庆与河北赤城县交界,属军都山余脉,其山脊为京冀分界线,海拔最高2241米。


海坨有三峰:大海陀、小海陀以及三海坨(此峰位于北部,较少人去),前两者又称大翮(hé)山、小翮山,翮,乃鸟之羽部。该名相传源自造隶书者王次仲三拒秦始皇,后为避杀伐化鸟落羽而成,他的雕像就坐落在如今西大庄科村。


王次仲为中国文字改革创始人。图片来源:o.baike.m.sogou.com


由于来自北京的山友居多,所以该山的线路以南部为主,以下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五条单线起始点(以鞍部为终点):


图为山友们熟知的五条单线,各有特色,可根据自身需要搭配而成两日线路(另在大海陀村与闫家坪之间有姜庄子可上,以其鲜有行者,不表)。图片制作:雪线之上


龙聚山庄——后河线路的起/终点,即龙聚山庄-后河-大海陀-鞍部(扎营)。线路全长16公路,海拔爬升约1600米。后河段沿着河流行进,可以补水。


上板泉——啤酒溪线路的起/终点,即上板泉-啤酒溪-松海平台-小海陀-鞍部(扎营)。线路全长9公里左右,大多为沙石小径,爬升海拔约1570米,路中有补水点。


西大庄科——销魂坡线路的起/终点,即西大庄科-销魂坡-垭口-小海坨-鞍部(扎营)。线路全长约7公里左右,路线坡度较大(著名的销魂坡),爬升海拔约1200米,全程无补水点。


闫家坪——闫家坪线路的起/终点,闫家坪-山脊线-垭口-小海陀-鞍部(扎营)。该路线全长为7.5公里左右,全程为沙石小径,爬升海拔为800米左右,全程无补水点。


大海陀村——休闲线路的起/终点 ,即大海坨村-小海坨-鞍部(扎营)。该路线全长约4公里,海拔爬升900米左右,中途有小溪可补水。


将以上五个起点,分别与鞍部营地组合,理论上可得到数十条海坨徒步路线。若再加上不走回头路,难易搭配等因素,至少也有十多条线路可供山友选择(松山线为景区,除外)。


路线风光

海坨虽非至美,但却颇受山友偏爱。这不仅源于其距毗邻京城的地理便利,更因随季节变幻的景致:夏时骤雨如飞,云绕雾缭,古时“海坨飞雨”显现;深秋隆冬,则由独特的海坨戴雪。多数时候,一草一木都别有风味:


死亡的白桦带着诡异的壮烈,岩石像崩裂的心室,血红的藤蔓漫山遍野;野火烧灼过般的松林飘着白色雾气,松软的针叶层层叠叠却没有腐朽的气息;还有金黄而向山坡蔓延的森林,冰雹呼啸打击着的草甸,雾气蒸腾一世却越不过的山峰 (信息来源:山友”宇昕“户外处女行感文)。


林原绿海——白桦、油松与草甸构筑的原始森林,最纯粹古老的自然。


海坨山入选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选定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比赛场地。图为闫家坪线的山脊路。  摄影:大三


云海揽胜—— 夏秋季节,水汽丰富,沈腾成云,可观云海。



因为地形与山的阴阳面热度不同而形成的静止锋。图片来源:huodong.lvye.com


海坨戴雪——山下万木吐绿,山上层层白雪,冬春两季美景,呈现在同一画面之中,美不胜收。


雪线上的海坨,仿佛去到了川西。  摄影:郭东亮


夜观京城——海坨与城群距离的优势给予了它不一样的视角,一片大地,两种时间。


海坨顶,夜观京城,从城群的忙碌到山野的轻乐,也就半天。  摄影:大三


最近的星空——北京周边最佳观星点之一,群星,大地的归宿。


夜空无云之时,银河毕现,在海坨。  摄影:大三


路线介绍

营地——徒步海拓,营地相对固定,平缓的鞍部是绝大多数山友的选择。


  • 传统鞍部营地:位于大小海陀之间的鞍部,可容纳上千顶帐篷,海拔约2100米左右。这是一个宽阔的高山草甸,两侧伴有错落的松林。


在鞍部扎营,防风是关键,除了牢固的风绳地钉,敞篷侧面应与风向平行,如上图隧道帐搭建方向,正面迎风,提升抗风能力。  摄影:大三


鞍部营地没有补水点,需一次性带够所需用水。像其他所有两峰之间的营地一样,这里夜间风大,建议做好防风措施。


  • 松海平台扎营:在小海陀以南有松海环绕的平地可供扎营,玩吊床天幕的山友们还可进林地扎营。不过雷雨天气这里会比较危险,另此处也无补水点。


天气——海坨山顶常年平均气温比北京城区低13左右,每年5-10月份为最佳游览季节,尤以是7、8月份为佳,彼时山顶草甸颇为茂盛,气候舒适,夜空繁星密布。


海坨平季雨水较丰,速干装备与防水装备搭配使用为佳,还需准备额外装备以应对雷雨。图片来源:beijing.lotour.com


不过,由于海坨绝大部分徒步路线的海拔落差都在1000米以上,故夜间小气候变化较快,即便在夏季也应带上一件抓绒或排骨羽绒,以防迅速降温、鞍部风大以及较强的风冷效应。


线路详解

海坨山尚无直达车,全国山友可在北京市区选择搭乘公交(919路)或S2京郊铁路抵达延庆区后,再包车前往各线路起点,车程约40公里。


此外,自驾的山友可选择从北京八达岭高速(G6)线路到达延庆,向怀来方向可直达西大庄科村。


海坨山的徒步线路很多,大多集中于小海陀以南,下面为大家介绍三条分别对应休闲、拉练、自虐要求的典型线路。


海村单线——该线路起点为大海坨村,行至鞍部营地,露营一晚,翌日原路下撤,回城即可。


这是许多周末休闲人士的选择,也是山友入门的经典选择。沿途人多,道路明确,路程较短,但因为覆盖了山石路,松林路,桦林路,泥泽路等多种地形,也不乏趣味与训练价值。


途经松林,抬头便是满目苍绿,颇为养眼。  摄影:大三


通常,可直接开车抵达大海坨村,最快1小时左右即可上至鞍部,全线路程非常友善。此外,也有山友选择该线做来回,需时两日,全程不到10公里,海拔上下也不超过800米。


松林是海村线上令人愉悦的氧吧,也可用于搭建吊床。  摄影:大三

 

西海线——这是一条讲究难以结合,需要合理分配体能的拉练路线,路径为西大庄科-销魂坡-垭口-小海陀-鞍部营地。


比如山友“可乐”的露营处女行,就选择的从西大庄科上,经过销魂坡,与闫家坪线汇合在垭口,然后一路到鞍部扎营的线路,这断路线爬升较大,属于复合地形,适合平常拉练。翌日可从大海坨村线轻松下撤,“劳逸结合”。



销魂坡,西海线的爬升段,熬过之后便豁然开朗。图片制作:雪线之上


徒步该线,第一日大概用时3-6小时,全长7公里左右,海拔爬升1200米左右,但由于上升段占比少,故而坡度很大,合理分配体力,以免用力过猛。


龙溪线——名副其实的海坨“自虐”路线,徒步长度与爬升量都很给力。



后河峡谷的滩涂本身也是非常理想的露营点。图片制作:雪线之上


龙溪线,实则由龙聚山庄与上板泉两条最长的线路组合而来,路径为龙聚山庄-后河-玉渡山庄-海坨山-啤酒溪-上板泉,全程约25公里,满足爱虐的山友。


冬季冰封的后河,用上冰爪行走,味道很不同。  摄影:大三


目前,取自海坨南部的徒步线路已趋饱和,山友们也较熟悉。与之相对的北部,却鲜有人问津。海坨以北完全进入河北,对南部各路线审美疲劳的山友来说,这里可是全新的起点。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条“准北部”线路,它少有人走,植被密度大,路径也不太明晰,有能力的山友可趁着2022年冬奥会前,进一步探索此线魅力。


石龙线——由龙聚山庄进入传统后河线,至玉渡山水库后,选择北上(而非直至西北的海坨),大约需7-8小时后,抵达石头堡村。


北线处于山群阴面,风光异于南线,值得新老山友尝试开发。图片制作:雪线之上


随后,再南下至黑龙潭,沿着河谷逆水流方向而上,抵至尽头,再顺山脊爬升,沿三海坨-大海陀-鞍部-小海陀路径,至熟悉地带。


玉渡山水库,海坨山的“海”,鱼类丰富。图片来源:you. ctrip.com


此线少有人走,海拔爬升约1700米,上下坡结合,难度较大,不过沿途补水点丰富。


山难

虽然迄今还鲜有山友丧命于海坨山的事故,但据有关媒体计算,平均每年在此也会发生约3起户外救援事件,绝大多数原因是装备与心理准备不足,导致迷路被困。


以下为近年以来的部分事故——


  • 2010年10月23日上午,来自北京的12名山友(5男7女)从延庆县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进山,计划从河北省赤城县大海坨村下山,结果在下山途中迷路被困。


    当晚20时50分,其中一名山友拨打110求助。但因当时山间大雾弥漫,无法准确描述周边的环境,救援人员在搜寻时只能每走100米,就大声呼喊。


    24日凌晨2时30分,迷路山友才被发现,其中一名女队员脚部轻微受伤。下山时,天气变坏开始下冰雹,并演变为小雪,后全体使用绳索才安全下山。


  • 2014年5月2日,19名山友(其中1位为向导,5-6位外籍人士)在海坨山失联,随后报警救助。


    18名山友聘请了一位村民做向导,并分为三个小队上山。但因队员们的户外经验均不丰富,在下山时走散了,分成了两拨,一方7人,另一方12人。


    7人小队距离山脚较近,于是在向导的带领下试图下撤,但夜里气温骤降至1℃,加上刮风大作,导致道路难行,其中一人还意外受了伤。12人小队则在山上扎营等待救援。


    最终,5月3日上午9点50分,19名山友全部被找到,但其中一位受伤者由担架抬下。


  • 2016年8月14日晚8点,7位山友在海坨山迷路,被困山崖。最终,经过10个小时的搜救,山友得以获救,但均被冻得不行,并称“再也不敢登山了。”


行走记录推荐

《露营海坨山》——作者为山友“栗子梦想走天下”,朴实地叙述了海村线。


《单人自虐海坨行》——作者为山友“bg1hcl”,细解海坨西大庄科、销魂坡。


以上行走记录,可在聊天框回复“海坨”获取。


相关阅读

《船底顶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国内另一条开启地方户外登山之趣的路线。


(全文完)


雪线之上,你和山野的连接

原创文章,禁止媒体抄袭和无授权转载,保留一切权利

文章某些图片无法联系到作者,如果有侵权,请您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