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稻盛和夫如何“击穿一个点”,塑造公司的集体潜意识?

王育琨 王育琨频道 2023-03-28


稻盛和夫如何击穿一点

塑造公司的集体潜意识

“敬天爱人”,一般理解,就是敬畏天道、敬畏规律,以仁爱之心爱人,浅了!“敬天爱人”的深层含义是:从“敬”出发,敬畏员工发展自己的欲望与巨大无穷性潜能,敬畏客户的诉求与无穷性智慧。

——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击穿一个点

对一个公司来说,重要的不是高管团队,不是资本体系,也不是管理体系,而是不是有可以“击穿一个点”的一线关键岗位大头兵。不断“击穿一个点”,就会绽放天性拿出与众不同的大美绝活。”

“当下的直觉判断力”,是历史上所有政商领袖的核心能力,也是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任正非、曹德旺等中外企业家的核心能力。而稻盛和夫更把“当下直觉力”概括为“现场有神灵”,在他看来,这个现场神灵是不是可以光顾你,就看你有没有“击穿一个点”的功夫。

稻盛和夫在松风工业打工时,作为关键岗位大头兵,凭借一个又一个“击穿一个点”的功夫,接通了现场神灵,创造了一系列大美绝活,带来了滚滚订单,挽救了公司的危难。随着公司的成长,许多企业家会忘了自己的出处,而在社交场合左右逢源。但是,稻盛和夫从来没有忘掉自己的这个出处。有一次他对我说了引言中说的话。

当下都是万缘具足的,有无穷多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旦离开现场,就会被抽象为一些当事人的描述或数字,就已经离开了活泼泼的当下,更没有了“现场神灵”与击穿一个点的威猛。

每个当下都有活泼泼的无穷性,而许多人却看不到。这是因为当下大多呈现一片混沌,面对混沌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当下,许多人茫然。而那些活灵活现的人,却可以没有捆绑和障碍,听凭“现场有神灵”,头拱地击穿一个点,一下子洞穿表象做出直觉判断,不断创造出大美绝活。

1956年初,还在松风工业打工,稻盛和夫接到一个影像管的镁橄榄石陶瓷的开发任务。在合成镁橄榄石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矿物原料全都是干燥的粉末,难以成型。如果采用黏土这一传统工艺的话,就会混入杂质,无法获取纯净的物性。稻盛日夜都被这一问题所困扰。

有一天他经过实验室时,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险些摔倒。结果发现是鞋底上粘了类似于茶色的松脂般的物质。原来是在实验中使用的松香。

就在要摔跤的那个当下,灵感不期而至:“松香,有粘度?!如果在粉末原料中投入纯净的松香作为黏合剂,那就应该能够成型!就是它!”

于是他马上行动,将原料和松香放入锅里,一边加热一边混合,然后再放入模子里进行成型,结果1000多次的试验,后来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且,将通过这一方法成型的物体放入炉中烧结后,连结部分的松香在烧结过程中全部烧尽,成品中没有留下任何杂质。这一意想不到的成功好像是得到了“现场神灵”的启示。

一个员工的偶然失误,把松香掉在了地上,没有及时打扫干净。结果把稻盛和夫绊了一跤。这一跤,意外打开了稻盛和夫的通道,直觉到问题所在。“坏的东西”往往引发“好的东西”!如果稻盛和夫被绊了一跤,就在那里破口大骂,发誓一定要找到哪个冒失鬼,以正司法。那么,灵感就会随着稻盛和夫的怒火和抱怨,一并消失了。

“现场有神灵”击穿一个点!只要你日夜思索的全是你的工作,只要你把生命的全部都交给了当下这个工作,你就会处于一种潜意识紧张动员的状态,任何一个刺激,无论正的反的,都会调动潜意识来为当下的工作寻找突破口。只要至诚于当下的工作,或早或晚晚都会有惊喜出现!这个闪念让稻盛和夫欣喜若狂。

稻盛和夫对什么事都愿意去反复追问反省总结。对这次不平常的成功,他甚至想发表一篇有关这次合成的专业论文。但后来发现在陶瓷协会的杂志上已经刊登了一篇关于镁橄榄石陶瓷合成成功的论文,作者是工业技术院名古屋工业技术实验所(现名古屋工业技术研究所)的杉浦正敏课长。在该论文发表的当天,稻盛赶到了名古屋的会场。仔细聆听之后,稻盛发现他们两个的方法完全不同,而且对方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事后稻盛主动要求与杉浦见上一面,详细地向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杉浦听后很是感佩。通过这样一次机缘结识的杉浦,后来稻盛和夫创立京瓷时,成了稻盛和夫的得力干将。

稻盛合成镁橄榄石的成功,还要归功于一位默默无闻的前辈工友。松风工业虽然日薄西山,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还有优秀的技术人员。其中就有一个认真、踏实工作而又不显山露水的人。

在混合陶瓷粉的时候会用到球磨机这一实验工具,内有一个用于粉碎的球,装入粉末,然后咕噜咕噜地转动,以使粉末混合。稻盛平时在粉碎、混合原料的时候,都是按照程序漫不经心地操作。

一天,他坐在前辈清洗原料的场地,看着这位前辈用刷帚用力地清洗球磨机。有时候球磨机里的球会有一点缺口,这个凹坑里就会嵌有前次实验所使用的粉末。前辈就用刮刀把这些残渣抠出来,然后再用刷帚清洗干净。开始稻盛还有点不以为然,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的技术员怎么还在做这么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平时只是简单地做一下清洗的稻盛,却怎么样也无法获取理想的实验结果。他绞尽脑汁地想原因,突然眼前浮现出这位前辈的身影。这时他感觉自己的脑袋被重重地击打了一下。

原来如此啊!如果不认真清洗的话,前面实验所使用的粉末总还会附着在工具上。下一次实验如果还是使用这个工具,那么陶瓷的微妙特性就会发生变化。“现场有神灵”!这个发现一下子让稻盛和夫丰富起来了。

前辈在仔细地清洗实验工具之后,还会弯下腰用毛巾擦拭球体。虽说清洗是一道如此简单的作业,但却必须做到如此彻底。教科书上虽然写着先把原料粉末进行混合、成型,然后再用高温烧结的程序,但实际操作中并不完全如此。有许多东西是要靠自己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掌握的,只有把实际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才能成就出色的技术研发和制造。前辈师傅的背影教会了稻盛现场经验的重要性。

稻盛发现了纯粹。对于一个人来说,纯粹就是可以分分钟归零,把你所有的自以为是都放空;对于一个工作现场来说,纯粹的气息对于物之性巨大无穷性的开拓,至关重要。无论是陶瓷合成,还是其他什么技术研发,无非是环境或场域的结果。年轻的技术人员往往只注重哪些重要的流程、工具和关键性操作。其实,一个现场所有的细小的部位所散发出来的气息,都可以影响到最后的结果。何况球体和工具槽中的残渣。

稻盛和夫推崇“现场有神灵”,当下直觉力强,有多重原因。可以用一个方程式概括起来说:

现场有神灵 = 至诚 + 纯粹 + 击穿。

现场有神灵。

“现场有神灵”,实际上是一个人在当下的直觉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读书读不出来这个能力。必须有着很强的实践精神。要以此次跌倒了跑起来,才可以积累摸索到这种能力。这是经营之圣不同凡响的能力。

至诚。

这是成就一点事所必需的。稻盛和夫常常抱着产品睡觉,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眼下这个点上的工作。稻盛和夫对至诚领悟很深。他深谙: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前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说:“中国国学的精华,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赞天地之化育”,也就是创造大美绝活,给天地补缺。而这个逻辑过程的起点,就是“至诚”。王阳明也看重“至诚”,一度把心学就用“至诚”来概括。“至诚”只有放到这个逻辑架构中来理解,才会有独一无二的生命力。

茨威格曾经描写过罗丹的专注。一次他被邀请去罗丹工作时交流。到了那里,罗丹寒暄中提到一座雕像的曲线还不够美。于是就扔下茨威格一个人投入地去工作了一个多小时。就在那段时间,茨威格发现了罗丹成功的不二法门:至诚地投入工作,忘掉世界,甚至忘掉你自己,就会动员起一切潜在的能量,为你的工作服务。当罗丹醒悟过来道歉时,茨威格则对罗丹却深深一拜,感恩他给他演示了什么是“至诚”。

纯粹。

稻盛和夫喜爱“心纯见真”:

心纯见真。清澈纯粹的心灵可以看见真相。充满利己的心目中,只看到复杂的事像。比如一事当前,先问自己可获得多少好处,这种自私的欲望,会使最单纯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一颗纯洁的心,才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纯粹,不受任何已有的经验、套路和教条的束缚。那是放下既有的坛坛罐罐,抱素厚朴,有一颗柔软的心,开放,进取,创造,造物,改命,无我。接纳一切新发生,并对新发生有办法的灵然状态。

击穿
头拱地击穿一个点,就可以联通无穷的智慧。每一件事,都要一直思考到看到结果为止。必须要形成清晰的标靶,必须有Only One与众不同的大美绝活的画面,还要有强坚的意志力,头拱地矢志不渝地去实现。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就要看一个人的意志力,以及可以聚集和调动的资源的广度、深度、宽度和敏感度。
稻盛和夫一开始工作,他的老师就教给他“只知其一,一无所知”。让他在每个电闪雷鸣的当下,追逐“细节中的魔鬼”,聚精会神击穿一个点,连接天地能量创造大美绝活。生命历程说明了一切。稻盛和夫对当下现场的作用极为看重,如是提出了“答案永远在现场”“现场有神灵”等经典概括。稻盛和夫用自己创造性的生命,佐证了庄子哲学的无处不在。
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很不一般。他在说一个天大的道理:只要把解牛这一件事击穿,就可以连接养生大道。确实,这也是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不二法门。所不同的是,“庖丁”只是一个个案,而稻盛和夫,却成功地塑造了日航的集体潜意识——人人自性爆发,头拱地击穿一个点,聚集天地能量。
稻盛和夫打磨日航的集体潜意识

你知道西方基督教为什么深入人心吗?就是每天他们都做祷告,重复、重复、重复,一种强烈的潜意识就注入了每个人的心田。日航15分钟晨读的分享和讨论“击穿一个点”的功夫和案例,无形中又会激发出许多新的想法,激发出现实中的新创造,结果如同打开了水闸,新做法层出不穷,新创造不断涌现,日航就这样被拯救了。这是日航员工做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日航是一个落败的公司,稻盛和夫是一个新人,不带一个助手,可以在短短一年之内把日航一个巨亏的公司,转化成一个全世界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稻盛和夫究竟凭什么?稻盛和夫亲自给我揭开了谜底。
那是,2010年10月31日,在稻盛哲学青岛报告会上,有中日企业家2000人到场。会议安排我做一小段分享,再主持一个互动论坛:解读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那天我做主持时,远在角落里有企业家举手要提问题,看周边递话筒不到位,我就从台上跳下去,以百米速度冲到那个提问人前递上话筒。这样跑了两次,现场上掌声雷动。稻盛和夫喜欢我的主持方式和分享。那天晚上宴会上,他很高兴,特别安排了御用翻译上海外事办的陈忠坐在稻盛和夫与我之间。
我看稻盛和夫很开心,就向先生请教了一个问题:“稻盛先生,你到底是怎么拯救日航的?在中国都被传成神话了。”
“哪有什么神话!”稻盛和夫说得很开心。他并不急着回应我的问题,反而问我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敬天爱人’吗?”
我知道跟他谈话的时间也就20分钟,不想耽误。我用诚恳而期待的眼神望着稻盛和夫,摇摇头。他说:
“敬天爱人”,一般理解,就是敬畏天道、敬畏规律,以仁爱之心爱人,浅了!敬天爱人”的深层含义是:从“敬”出发,敬畏员工发展自己的欲望与巨大无穷性潜能,敬畏客户的诉求与无穷性智慧。京瓷的客户都是GE、IBM、索尼、松下等大公司,他们能够界定一个问题,提出一个半导体项目,那是有无穷性智慧的。
你知道我是从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凭借一个又一个“击穿一个点的功夫”,形成了不同凡响的半导体技术。后来又白手起家,所有的技术、生产、找客户等关键岗位都是我自己来。我知道一个公司的劳动生产率究竟在什么地方:
对一个公司来说,重要的不是高管团队,不是资本体系,也不是管理体系,而是一线关键岗位的大头兵,是否至诚地投入当下的工作,自性爆发拿出与众不同的绝活。
所以,从“敬”出发,爱护和照顾好员工,创造一个活泼泼的能量场,释放员工的潜能,给客户创造价值。这是经营管理的核心。
到日航工作,上午我给高管开会,他们都是从牛津、哈佛、剑桥等大学走出来的人才,结果一大堆的抱怨。最后我听明白了,日航所以衰败,都是各种各样的外部原因造成的,跟他们没关系。我也不懂航空,下午我就给高管休会,不打招呼就走向了一线员工与他们握手恳谈把上午讨论令我不解的问题和抱怨,说给他们听。几乎对所有问题,员工都有答案一天的时间,就让我有了信心。第二天上午再跟高管开会,再听到抱怨,就摆出员工说的事实,请他们做出解释,为什么员工说没有问题?而他们感到是问题?他们一时解释不了。我就告诉他们,根据我的人生体会,遇到麻烦多找找自己的问题,如果自己搞不明白,就找自己的部下,找找一线员工,他们有办法。只要对一线员工“用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都会有无穷性的可能。

尝到了甜头3个月之内,通过多样的形式,走访、座谈会、大会、空吧等等,跟3万日航员工握手问计“你认为呢?”“你认为呢?”“你认为呢?”一个个真问题,打开了员工的心。为了让离开的日航员工早日回来——为了国家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大义名分感染了他们,并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员工受到了尊重和理解,激发出他们的责任心和创造力,做出了不少此前没有做到的事
你知道西方基督教为什么深入人心吗?就是每天他们都做祷告,重复、重复、重复,一种强烈的潜意识就注入了每个人的心田。我到了日航,按照京瓷的做法,每天早上要有15分钟的晨读。在日航,我不让员工读“京瓷哲学”,而是让他们读前一天哪个业务的员工是如何克服困难,击穿一个点,做出与众不同高效率表率的案例。日航15分钟晨读的分享和讨论“击穿一个点”的功夫和案例,无形中又会激发出许多新的想法,激发出现实中的新创造,结果如同打开了水闸,新做法层出不穷,新创造不断涌现,日航就这样被拯救了。这是日航员工做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经营之圣很谦虚。他给我分享拯救日航案例,实际上在给我解说,直面日航这样一个落败的公司,应该如何着手改变或重塑企业文化,如何打破所有框框,如何在日航建立活泼泼的“击穿一个点”的集体潜意识。
稻盛和夫是在说一个企业的集体潜意识是如何塑造的。日航是一个落败的公司,稻盛和夫是一个新人。他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一个新人,不带一个助手,可以在短短一年之内就拯救了日航,把日航一个巨亏的公司,转化成一个全世界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稻盛和夫凭什么?
就在这个简短的故事中,稻盛和夫说明白了一切。一个近80岁的老人,重新活出了“现场有神灵”、“答案永远在现场”的生命状态。凭借“走动式管理”、“空吧”以及各种各样的员工会议,与3万名日航员工见面、握手问计。他把这样一种“现场有神灵”击穿一点的生命状态,传递给每一个日航一线员工。并且,他用一双敏锐的鹰眼,善于捕捉发现“击穿一个点的功夫。”他知道,他已经老了,仅凭那些老故事,已经唤醒不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创造力。他应该、必需、确定要去发现新的“击穿一个点的功夫”,这些活泼泼的生命状态,才可以唤醒几万名日航员工的生命力。
生命撞醒生命。稻盛和夫的“现场神灵”,撞醒了员工的“现场神灵”,突如其来的直觉力和想象力,使得日航员工对当下的工作,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于是他们纷纷把先前“按套路”的工作,不断涌现“击穿一个点的功夫”,头拱地有了不同凡响的大美绝活,生产效率一下子提升了。
一般企业家对这些细节的东西,可能不太关注。而稻盛和夫却坚信,这样一些一线员工“击穿一个点的现场神灵”,是盘活日航这盘棋的关键。于是,他把他们搜集起来,选出好的案例,作为第二天全员15分钟晨读的内容。如此,日航员工不同凡响的“现场神灵”,就可以撞醒无数个“现场神灵”,就会有无数个解决挑战的大美绝活涌现。
稻盛和夫给我说,他没有做什么,只是借鉴基督教的做法,“重复、重复、重复”,把简单的事不断重复,结果“现场有神灵”与“击穿一个点”就成了日航员工的集体潜意识,于是日航员工自性爆发拿出大美绝活,把日航给救了,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稻盛和夫,一个伟大的谦虚者和布道者。在无数企业家寝食难安解决不了的头疼问题,他却简单地解决了!
为什么我们中国公司打造企业文化,总是流于形式?为什么我们总是迷信一些高大上的概念和抱负,而不肯从聆听和敬畏员工的无穷性天赋潜能开花的声音?是的,稻盛和夫可以听到员工天赋潜能开花的声音!
感恩恩师稻盛和夫,他给我打开了一扇天窗,赋予我一双天眼!但愿这双天眼,可以开启中国企业家的天眼——
敬畏客户的无穷性智慧,
敬畏员工的无穷性潜能;
击穿一个点集体潜意识,
“现场神灵”创造力无限。
【百度百科】
集体潜意识,又译作“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分析心理学术语。指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低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在个体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经由遗传获得来。由全部本能及其相关的原型组成。本能体现精神的动力方面,原型体现本能的意义,是本能在人精神中的存在形式,决定人的行为的未来倾向和可能性,两者协调一致。具有先验性、普遍性、自主性、自律性、动力性和目的性等,是人类精神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和创造力起制约作用。虽处于潜意识的最低层,但无时不在寻求表现,若其内容未被意识同化,则会通过宗教、神话、艺术、梦幻和象征等表现出来。

阅读精选:

地头力8:头拱地击穿一个点接通万有

地头力7:直觉力:当下原力觉醒

地头力6:罗红|此心如野马 奔向少年时

地头力5:孙宏斌:从来就没有死局!

地头力4:如何拨拉“变化之轮”

地头力3:如何配得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地头力2:庖丁解牛说尽了庄子哲学

地头力1:充盈组织末梢的创造力

乔布斯:创造伟大的产品

领悟《三体》80句话可封神

吴明山:“无依”,打开一个无穷性世界!

吴明山:人的100多种死法

钟承湛:灾难打开了新边界

2022 打磨深度思考力

2022:向正在发生的未来学习

稻盛和夫醉心的人生格局

稻盛和夫点亮了我的心灯

任正非是稻盛和夫的知音

稻盛和夫:答案永远在现场

传达心灵|声音比文字更好

王育琨: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与神对话:富足和丰盛之路

享受RUMI(鲁米)的领悟

鲁米: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转变,会使宇宙也发生转变

荣格的塔楼,母性的原型及其拓展

燃烧的孤勇者罗红

罗红|此心如野马 奔向少年时

余惠勇:天下公器为天下

魅力无限的哀骀它

荣格的塔楼,母性的原型及其拓展

弗洛姆:真正的爱是在对方身上唤起有生命力的东西

他们用痛苦创造生命大美

罗红:企鹅生命之大美

生命没了|造物的壳还在
稻盛和夫:将全部生命注入企业
不抱怨,生命需自救
林可济:人的伟大与尊严在于思想!
—— End ——
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

如何让我还没有存在的天赋潜能,真正存在的时候,真正的富足和丰盛才会出现。深入把握这片土地上中国人的痛点开始。拿出解决这些痛点的大美绝活,给消费者创造真正的价值,才能发现真实的自己。“接近美,接近神”。“大美绝活是一种信仰”!与众不同的绝活或好产品,造福消费者的宽度、广度、深度和敏感度,决定了“与众不同的绝活”之“大美”的程度,也决定了个人和企业的未来。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消费者的每一笔购买,是对企业的投票,决定了企业的前程。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