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稻盛和夫:把坚实的哲学血肉化

稻盛和夫 王育琨频道 2023-01-21


1990年代初期的稻盛和夫先生


稻盛和夫:把坚实的哲学血肉化



【编者按】本文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于1990年9月17日,在日本盛和塾富山塾开塾式上的讲话。其时,稻盛先生58岁,创建京瓷集团31年,创建第二电电6年,创立盛和塾7年。

稻盛和夫与妈妈和哥哥

01“你有哲学”!
与吉田源三先生相遇

记得是1956年,我开始想要把哲学当作最重要的事,1955年我大学毕业后加入松风公司开始研究精密陶瓷,就是那个时期。

我毕业的学校鹿儿岛大学是地方大学,我又是理工科学生,对于哲学这样的词汇并不熟悉,也没有读过哲学方面的书。大学里的一般修养课中有些哲学内容,我也许知道一些名词,像希腊哲学什么的,但总觉得哲学与自己完全没有关系,是存在于遥远世界的东西。

当时,我工作的公司是松风工业,因战后持续赤字濒临崩溃,三井物产正着手再建这家公司。那时,吉田源三先生担任为再建而进行调查的调查团长,曾任职于三井物产战前最繁荣的纽约支店长,那可以说是显赫一时的职位。另外,吉田先生东京大学毕业,与在大学临近毕业前教授我的内野正夫先生是同班同学。是内野正夫先生介绍我进松风工业。

内野先生原本并非是一位地方大学的教授学者。战前,他作为日本电气化学的先驱,曾创立了满洲轻金属工业,之后又建设了利用鸭绿江水利发电的一个大型化工厂。但由于战后公职被开除,被迫辞职回到日本,1954年年末在鹿儿岛大学执起了教鞭。

我虽然没有直接聆听过内野先生的课程,仅仅是在做毕业论文时见过面,但不知为何却受到了内野先生的垂爱。虽然只有在毕业前几个月的交往,但改变我人生的却是内野先生。

高度评价稻盛先生的内野正夫教授(左二)

我到京都就职之后,就跟内野先生打了招呼。那时,内野先生在鹿儿岛南边的屋久岛,屋久岛年降雨量非常多、川流急,内野先生提出利用急流搞水利发电,兴办电气化学工业,他所倡导的事业很了不起。

1955年以后,以水力发电为基础,以小野田水泥为中心的日本重化工业投资,创建了屋久岛电力公司。这些都是按照内野先生的提案进行的。虽然内野先生仅是一位地方大学的教授,却频繁努力地奔赴东京,以通产省为中心呼吁屋久岛水力发电的必要性,以及强调救助战后荒废的日本只有依赖重化工业等。

内野先生通常乘坐特急燕子号列车往返东京,有时先生会用电报通知我列车在京都站停车的时刻,我就会穿着青色工作服从公司赶到车站,利用这短暂的3~5分钟停车时间与先生见面交谈。

每次先生询问近况“怎么样啊?”,我马上汇报“现在正做着这样的事,做着那样的研究”,总是得到先生的鼓舞与激励。

内野先生在东京与大学时代的友人、曾任三井物产纽约支店长的吉田源三先生聚会时,好像经常会提到我,而作为调查团团长的吉田源三先生又来到了我所工作的濒临倒闭的公司。

吉田先生一来到公司,就让董事召集了全体干部,讨论公司为什么面临倒闭,以及三井物产今后如何真心投入、进行公司重建等事宜。在这期间,吉田先生突然提到刚刚走出校门第一年工作的我,问道:

“听说,这家公司有一位叫稻盛的工程师?”


因为吉田先生是前辈,又是战前三井物产的纽约支店长,对于他讲“想见一下这个公司里一位叫稻盛的工程师”这句话,我想他们肯定是“乡下大学出来的,还什么工程师呀”的这种想法。董事们则答道:“找乡下鹿儿岛来的那个黑家伙的话,就在那边的实验室”。

当时公司正处于倒闭的边缘,连董事们都觉得吉田先生很了不起,说话要低声下气,而我却被指名召见。

当我吃惊想着“怎么回事呢?”,就穿着青色工作服去看一下。结果却听到吉田先生说:

“啊,稻盛就是你吗?我有话跟你说,今天傍晚请到新大阪酒店来(现在的丽加皇家酒店大阪)。稻盛君,我想跟你谈谈,今晚等你,请一定来”。


住在新大阪酒店的吉田先生用对等甚至像对上司那样礼貌的语言,对我这个刚入职第一年的人发出邀请。对此,我真是大吃一惊,连董事们也惊讶道,“他怎么会认识你呀?”我只能实话讲“不知道,不认识”。结果,董事警告说“这不是很奇怪吗?为什么今天你会被招呼过去呢?不过,不许说多余的话。”

到达酒店时,吉田先生已经在大厅等候了,说声“欢迎到来”,就领我去了自助餐厅。吉田先生客气地问“想吃点什么?”,我拘谨地答说“不,不需要”,于是吉田先生就马上开始了谈话。

“是这样的,经常听内野君说你是非常出色的技术人员,因为知道你在松风工业,我才决定三井物产参与这家公司的重建工作。对于那些把公司弄到如此难堪的松风工业的董事们,我是完全不相信的。至于如何重建这家公司才好,想听听你的想法”。


跟刚刚走出校门第一年的我谈话,吉田先生不用“喂,你这家伙”这样的言辞,而是用尊敬的语言,这只能是拥有非常出色人格的人才会有的言行。

由于我所工作的松风工业有很多问题,一直以来我都在想如何去改变,于是就直率地谈论了起来。我想或许自己年轻,过程中难免说了一些失礼的话。

谈话进行了三十多分钟,吉田先生突然说:

“稻盛君,了不起!你有哲学”。


我刚刚发愣为什么被说“了不起”,也一点都不明白吉田先生所谓的哲学是什么。可是吉田先生催促继续谈,又说了一会儿,吉田先生又说:

“呀,了不起!你有哲学”。


在与吉田先生谈话的过程中,“哲学”这个词汇出现了三四回。

吉田源三先生
哲学(Philosophy),这一词汇在日语中是什么意思呢?就这样,我在没弄明白的状态下结束了谈话。我想可能我在讲公司各种事的时候,吉田先生有所感受吧。不过,当时我没搞明白哲学是什么,心里只想着源三先生为什么表扬我。

回来后琢磨“你有哲学”,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就马上查字典了解“哲学”(日语)这一词汇的含义。虽然哲学可以表述为我还不具备的成体系的东西,但我觉得也可以指出色的人生观,以及为达成目标的坚定理念和信念。我想,吉田先生一边听我的讲述,一边感受到我拥有坚定的理念和信念,这种相当于“哲学”的东西,因此他说“你了不起”的吧。

就是通过这件事,我与“哲学”这个词汇初次相遇了。

稻盛和夫与夫人同一年加入松风工业·一生的知己。

02只有坚实的哲学才是“Philosophy”
现在,京瓷在美国开展工作已经22年,拥有1万3千名美国员工。我留意到美国的当地人频繁使用“哲学”这一词汇。但是,美国人表达创意程度也是用“Philosophy”这一词汇。美国人所理解的“我的Philosophy”,并非我们所侧重的信念和人生观,也不是我们常用的“哲学”思想的含义,只是单纯用于“我这样想”,以及“我有创意”的场合。因此,美国人的“Philosophy”与我所思考的“哲学”相去甚远,他们非常随性地理解使用“Philosophy”。

但是,我猜想在吉田先生担任纽约支店长的时代,“Philosophy”这一词汇的含义或许不一样,那时的美国人应该很蔑视没有坚定人生观和坚实哲学的人,也就是说不会对没拥有“我的Philosophy”的人产生尊敬。正是因为吉田先生在与美国人交往的过程中留意到这一点,所以他才非常重视“Philosophy”。

吉田源三先生虽然不是三井物产的董事,但可以比喻他是大久保彦左卫门式的人物。因为吉田先生是战前的纽约支店长,战后也被开除了公职,虽然后来恢复公职,但终究未能成为董事。即便如此,当时的吉田源三先生也有着像大久保彦左卫门一样的影响力,以至于一提到吉田源三的名字,董事们都很害怕,连哭泣的孩子都会选择沉默。

稻盛和夫初闯美国

【译者注】大久保彦左卫门:本名大久保忠教,初期江户时代的旗本,虽然最终没有出人头地,却得到了德川家康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权御天下”。

在那次会谈之后,我辞掉了松风工业的工作,并于1959年创建了京瓷。吉田先生也在1960年左右撤出了松风工业的重建。后来,川崎重工接替三井物产继续进行松风工业的重建,在当时环境下重建没有获得成功。

在那之后与吉田先生时而有电话联系,也有机会在东京见面。吉田先生是明治时代的人,喜欢称我为“稻盛博士”。原本我并没有什么称谓,却被他经常问成“稻盛博士在吗?”

后来,吉田先生作为美国通用电气GE的顾问,频繁地往来于美国纽约州北部肯尼迪的GE研究所。我从GE的人员那里听到,吉田先生每次去都会以我为例感慨,“GE的研究,再不想个什么办法真不行啊”,这使大家感到束手无策。

吉田先生是明治诞生的“一刻者”(顽固不改变自己的人),可以说对我是“过度溺爱反害其人”,一旦我被他认定是好男人的话,那么就变成了不管什么都好。


与吉田先生相识,也是在我人生中与“哲学”这个词汇相逢的机遇。


03“一技通,万技通”
创建京瓷之初,由于我还年轻,请了年长者担任专务和社长。尽管我只是技术部长的头衔,但公司的制造、技术、销售各方面都管,是实际的经营者,担负着公司的全部经营责任。作为实际的经营者,立于公司最顶层,体验到了各种各样的辛苦,这才明白了“哲学”有多么重要。

以前在松风工业,工资迟发、没有奖金理所当然,自己无处可逃只能废寝忘食地投入研究。在那样的逆境中,为了真正做出出色的发明,需要怎样的心理状态,我有了一些感觉和感悟。把这些东西记在笔记本中,这构成了现在京瓷哲学的雏形。我相信,“一技通,万技通”,做到这样的“追究”非常重要。


所谓“追究”,我认为就是坚持做到彻底,也就是只要尝尽辛酸付出辛苦,去探究事物,就能做到万事皆通。


经常听人说,“我所做的工作虽微不足道,但我也能做出更伟大的事业”。也有人说,“我听过伟大经营者的出色演讲,非常受教”。实际并非如此,我认为:

对于自己目前正在做的事业,奉献全部身心,注入灵魂做到彻底,就能看清诸事万物的一切。“一技通,万技通”,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诸事万端也就通了。


事业多极化适用同样的道理,即把自己的事业做到极致,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打开多极化的道路。京瓷就是因为把精密陶瓷做到了极致,所有才有了现在出色的多极化。


“创意”也是一样,对一件事投入进去追求极致的话,就会从中产生新创意。只是在想“有没有什么好的生意?有没有好的选材?”,这样产生的创意就会很虚无缥缈。

探究自己的事业,并一再深入探究,将在那深处触发得到的灵感汇聚时,就会诞生新的创意。



04

哲学是向未知领域进发的路标


我说过,在拼命投入研究时,自己的人生观就会变得坚定起来。

我曾在旧制中学一年级时得了肺结核,有过战争时期濒临死亡的体验,在战前的日本肺结核被称为“绝症”。特别像我这种情况,战争在1945年8月结束,而我从1944年秋季就开始因病卧床,食物短缺造成我营养不良,我想自己会死吧。

当时邻居的夫人借给我一本名为《生命的实相》的宗教书藉,推荐我阅读。我猜测那位夫人的想法是“那个12、3岁的孩子真可怜,这么小就会死,至少帮他平和一下心境”吧,如此才借书给我。我贪婪地读了那本书,很理性地接受书中的知识,感受到心灵有所触动。

少年时稻盛阅读《生命的实相》
有过这样的经历,使我多少有了些宗教知识。这件事对于后来我投身研究,探究事物,构建自己的人生观,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创建京瓷公司时,我背负全部经营责任,如此重压下,我开始追问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活法?”。那时,我越来越理解吉田源三先生讲话的意义,此后我的哲学、人生观、信念与理念、价值观等等,这些开始逐渐成形,同时,也将其血肉化了。

如果问“血肉化”是怎么回事,那就是:想的事、说的事,和行动必须保持一致,这就叫“血肉化”。


作为哲学,如果只在头脑里构建,即使在员工面前讲的很出色,而实际做事不一致,这也仅仅是作为知识明白而已。将哲学彻底地落实到行动中,这样的做法成就了今天的京瓷。

“一项技艺做到极致,则万般皆通”。15年前,我开发出人造再结晶宝石、生物治疗人工骨・人工牙根、陶瓷芯片切削工具等新产品,接着又开展了太阳能电池事业。

对于做电子工业精密陶瓷的我而言,像宝石这样的事业感觉很陌生。虽然在技术方面是我的专业领域,但在营销上却完全不懂。

在切削工具领域,住友、日立、东芝这些大型厂家先行,采用金属加工制作的方式,而京瓷处于后发又后发的状态,所以采取了用精密陶瓷进行制作的方式。

在开展新事业,公司产品多极化之时,应该是我“一技通”的经验和思维方式发挥了作用,我建立起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信念。也就是说,向完全未知的领域进发时,成为路标的罗盘仪是“京瓷哲学”。只要哲学坚实,在未知的领域也可以通用。我正是按着这样的理念去做的。


花了15年的时间,经历了千辛万苦,京瓷才走到了今天现在这样,这实在是长期的艰苦奋战。刚刚所例举的人造再结晶宝石、生物治疗、切削工具,还有太阳能电池,目前这四项合计年销售额已经超过300亿日元。

这四项新产品,都是以我们的精密陶瓷技术为基础的。人造宝石采用矿物结晶的技术,这和精密陶瓷的结晶技术是一样的;太阳能电池也是硅的结晶技术,而结晶是我的专业;切削工具也是在这个范畴进行实用化的。

接下来要讲的是挑战第二电电的事情。对于在技术层面完全与精密陶瓷无关的情报通讯事业,第二电电则仅仅就是依靠“哲学”这一利器来进行挑战的事业了。正是为了证明哲学是多么的重要,也是发起第二电电事业的理由之一。

托大家福,第二电电的事业展开很出色。目前公司进入创建后的第六年,预计截止明年3月份的本期决算,销售额将达1500亿日元,经常利润将达200亿日元。



05如果有“先见性”,

就连突发的奇想都能实现


在开展第二电电事业的过程中,我先后创立了关西、中国、九州、东北、北海道、北陆、四国等七家蜂窝(通讯)公司。我之所以创立这些公司,就是想第二电电之后紧接着就开展蜂窝事业。为此,我去拜访邮政省(现在的总务省),申请允许成立蜂窝事业的公司,即面向车载电话、移动电话业务的公司。

当时,NTT的车载电话事业大幅赤字,美国、欧洲的车载电话事业也处于赤字状态,普遍认为那是非常困难的事业。第二电电的董事们一听说要开展这项事业,全体强烈反对说“第二电电才刚刚开始,就出手如此大幅赤字的事业,会出大问题的”。

我依然坚持道,“即使亏损也要干。全体董事都反对也没关系,我不跟你们这些家伙干”。

这时,有一位从邮政省过来担当部长的公司员工说“我认为正如会长所说,我相信这项事业绝对会增长”。见他如此说,我就回应道“你这家伙说得非常好,就咱两个人干吧,其它的董事可以不参加”,于是开始了这项事业。

当时,我设想了车载电话将以怎样的方式去开展事业,并预测“最初签约费用是多少,每个月的费用是多少,通话费是多少,如此以现在日本的经济状况,应该可以吸引到客人。”

有几位董事记下了我说的话。其中一个人,现在担任蜂窝事业本部长,他一边怀疑说“真的能是这样吗”,一边把我当时说的话记录在了日志里。

车载电话事业的收费属于审批费用范畴,需要邮政省的批准。为此,要以所谓“总成本方式”进行计算,即设备投资是多少,减值折旧是多少,所以制定收费必须以这种方式计算出来。六年前开展车载电话事业时,我当然不知道设备投资是多少,完全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当时所进行的费用谈话也仅仅只是想象而已,并没有什么根据。

六年后向邮政省申请批准时,实际按总成本方式计算,正是如我所说的价格。签约费用、每月费用、通话费,这些竟然都是1日元不差。刚刚谈到的那位本部长拿出六年前的日志一看记录,申请批准时的收费与我当时所说的收费完全一致。对此,大家都惊呆了。我没有计算的根据,竟然靠直觉就能将所有的费用都预测一致,就连我自己也感觉到不可思议。

另外,在创建七家蜂窝公司时,资本金定多少没有先例可以参考,设备费需要多少也不知道。最初,设立关西蜂窝时,我直接说“资本金20亿日元”,以此而设立。于是,负责担当的董事们也想以这个标准设立其它公司,而我又提醒注意说“请等一下,关西是20亿日元,九州10亿日元就可以”。之后类似的争论时有发生,有人说“之前会长不是说是要以20亿日元决战蜂窝吗”,反对者说“不是,会长说的是关西蜂窝20亿日元,九州10亿日元就可以”。有董事说“九州10亿日元这个金额,不会太少了吧?”,我说“就这些,够了”,这也是直觉。

这件事到今天一看,又令人惊呆了。从关西蜂窝事业开始,到目前为止创立的所有蜂窝公司的累积赤字,正好等于资本金。

关西蜂窝事业,以与资本金相等的约20亿日元累计赤字开业;九州蜂窝,以10亿日元的累计赤字开业;北陆蜂窝,资本金7.5亿日元,累计赤字7.76亿日元,在八月末债务超出2600万日元,在这个月开业以后就有收入进来了。就这样,投入的资本金弥补了蜂窝事业开展以来的亏损,刚好平衡。因为是靠直觉开出的数字,连我自己都对这样的事实感到可怕。

今天的董事会上,我对从通产省(现在是经济产业省)来的常务董事说:

“之前我说要开展蜂窝事业的时候,董事们都反对,但我仍然说干。那段日子里,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按时间序列整理一下,这绝对是非常有趣的东西。既可以用于培训教育,也可以从中找出应该学习的东西”。


进一步深挖哲学,提高心性,并不是只改变自己的人生,就连“先见性”都会具备起来。所谓的先见性,并非说的是“能看见”这样的事。


就像刚刚所说,我本人突发奇想,但并不就是想想而已。“有先见性”,也不是指“能看见前方、预知命运”等具有特殊能力的事。普通人的突发奇想,仅仅是有所创意这种程度而已。

不可思议的是,具有先见性的人的突发奇想,会与未来发生的事实相契合,会发生梦想现实化这样的事情。如此,人生的命运也会发生改变。



06

向前看·拼命努力·改变命运


小时候的我就有向前看的思维方式。小学1年级时我的成绩全都是5分,而小学毕业时成绩却全部成了“乙”。当时的旧制中学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我想报考全鹿儿岛最好的高中鹿儿岛一中,结果老师说“就你连一个‘甲’都没有的家伙,怎么能够报考一中呢?”

我在孩提时代最注重的价值观是:与学习成绩相比,打仗的强劲性更重要。


所以,我坚持说“打仗比我弱的家伙,班级里的爱哭鬼都能报考鹿儿岛一中,我也能报考”。当然,结果是没有被录取。第二次报考,还是没有合格。

还有,我小学的时候是战争期间,经济被管制,衣服买不到,即使变成了配给制也是数量不足,需要抽签。虽然中签的孩子下次就会排除在外,我也没有感觉能中签。也就是说,我认为幸运的事总是与我无缘。

到了战后,报考大阪大学落榜,只能去了被录取的鹿儿岛大学。就职考试时,应聘了很多家公司都没有成功。我悲愤感慨地想“这个世界错乱了”,没有办法,就想着在鹿儿岛做个室内装饰师吧。

之后,我在穷困潦倒的破败公司里,一边非常辛苦地工作,一边钻研技艺而埋头研究的日子里,遇到了吉田源三先生,并与“哲学”这个词汇相逢了。随着自己哲学的构筑,命运开始好转,从那开始就演变成了京瓷的历史。


大家经常会问“从创建京瓷开始,到今天公司集大成为止,您非常辛苦吧?”,我回答说“什么辛苦都没有”。没有辛苦这话似乎有些自傲,但对我来说,“不辛苦”就是真实的表达。在一般人来看,从早到晚的工作,也许会认为那是怎样程度的辛苦呀。但对我来说,因为是自己喜欢做的,所以就感觉不到辛苦。

“今天没钱支付,开支票没钱,为筹款而奔跑”之类的事情,在我这里一次都没有发生过。京瓷从创业开始就一直保持赢利,一次赤字决算都没有过。与其担心经营赤字而东奔西跑,还不如在形成赤字之前就拼命努力。我就是这样思考的,如此而已。

对待工作茫然不知所措或嬉戏不认真,所以才会发生筹款卡壳的状况。

我是一个有紧张强迫症的人,为了不遭遇困境,总是先行辛苦,所以也就没问题。像破产危机之类的事,京瓷走到今天,一次都没有遇到。


经常被问及“请跟我们讲一讲,京瓷在极度困难状态下,您是怎样经营过来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辛苦?以便我们参考”。我的回答是“没有”。

结果又被追问“真的没有吗?不可能的事儿吧?”,真的没有,我认为京瓷非常顺利地走到了今天。第二电电也一样,真的没有消极的、唉声叹气的辛苦。

向前看,拼尽全力,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到辛苦,达到这种程度,就连命运都会发生改变。想要学习这样的东西,就在“盛和塾”。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07

掌握“提高人格的哲学”
今后,大家继续认真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血肉化,使其成为自己的东西很重要。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大家的人生观会发生改变,事业也会发生改变。大家发生改变,最感到喜悦的是大家公司里的员工。看到公司有如此出色的经营,良好的事业发展势头,再持续产生利润后,员工们就会非常安心。安心的员工将来也会在公司里拼命努力,我想不仅仅各位经营者会快乐,员工也会非常快乐。

今天,在开始听到大家的讲话时,感觉到大家全都是持有“想要学习”诚恳心态的人,所以,我也变得斗志昂扬。“盛和塾”是大家在一起学习哲学的道场,并非交流经营技巧的地方。所谓“哲学”,就是塑造自己第二人格、性格的东西,具有震颤灵魂程度的感动,接受它就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格。

一个人,如果掌握了出色的哲学,那么他的人格就会发生改变,就连他的命运都会改变。今后,我在盛和塾还会重复这样内容的讲话。谢谢大家。


来源:瞄准日本财团

注:日文原文刊载于日本盛和塾《机关誌》第151期,中文翻译由嘉盛图模架盐野德江担当,任强审阅

大成就者是怎么炼成的

精选阅读:
稻盛和夫:答案永远在现场

稻盛和夫的灰度意识

稻盛和夫:带着爱去工作

挫折是进化的契机:稻盛和夫“柿子树悟道”

王育琨: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稻盛和夫90岁:人生精进的十个体悟

稻盛和夫: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造物者稻盛和夫的气质

稻盛和夫:穿越巨大不确定性的不二法门




2022年跨年演讲:
任正非|至暗时刻 我心光明 用痛苦创造欢乐



跨年演讲:造物者的信仰!

任正非的野望:磨好豆腐给最亲的人吃,开启人人天赋潜能,以生命铸成技术大美绝活,为人类创造价值。任正非三个法宝:1. 敬畏团队创造的无穷性,连接无穷性;2. 一切都在反转,一切都在生成,以无穷性的未来拿捏当下的动态平衡;3. 从未来前进到当下,以当下拿出大美绝活的确定性,穿越未来的不确定性,把自己铸造成器。无论怎样不被理解,都要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世界!

在浮躁的尘世,打下一根坚实的桩!


对话耿一诚:“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战疫决定性胜利后 不傲娇 不自是
恪守大美绝活的原点思维
保持敬畏之心 保持空杯 保持开放
韬光养晦 稳住阵脚 有所作为 决不当头


王育琨:任正非的造物者精神
大美绝活就是一种信仰
恪守企业经营的原点思维
以生命铸成大美绝活
解决人世间的痛点
弥补天地演化生命的缺憾

王育琨:稻盛哲学在中国 2020.12.20
一刹那接一刹那触动您柔软的心


让我们跟着任正非一起走一个过程
打开思维,打开心灵,打开意志

王育琨频道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QQ:2116117593

投稿:2116117593@qq.com


2020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专注{死磕}×做好{绝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