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香辽宁⑦|顺应四时养生,感受中医药智慧

辽宁日报 2024-05-08
荐书人: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吕晓东


推荐书籍:
《黄帝内经》
诵读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文:
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万物生长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床,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情志舒发,精神愉快,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肝气,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人们应该夜晚睡眠,早早起床,不要厌恶天长,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像万物开花成秀那样旺盛充实,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季时令,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心气,提供给秋收之气的条件不足,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季的三个月,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们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荣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是适应秋季时令,保养收敛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肺气,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
冬季的三个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水寒成冰,地冻开裂。人们应该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太阳升起时起床,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要使精神情志内守伏藏而不外露,好像有个人的隐秘而不外泄,又好像得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而秘藏起来,要远离寒冷,靠近温暖,不要使皮肤汗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时令,保养人体闭藏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肾气,提供给春生之气的条件不足,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一类的疾病。
推荐理由:
传世本《黄帝内经》是我国流传至今最早的医学典籍,集中反映了我国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医学典籍。今天,为大家朗读《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启示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以调摄精神情志,适应自然界生长收藏的规律,保持机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达到养生防病、身体健康的目的。
鸣谢: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陈琳琳 窦芳平 王歆瑶

编辑:辛垚  检校:冰晶

责编:王德坤  审核:李德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